新形势下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有效对策

2020-12-16 00:54欧阳楚田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农村

欧阳楚田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农村产业的发展伴随脱贫攻坚而诞生,初衷在于实现农村经济由“输血”向“造血”转型,主要是让贫困户靠自身技能实现脱贫增收。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农业产业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就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而言,仍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农村产业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农村产业发展特征

1.1 农村产业发展具有地区差异性

农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边缘化的角色,劳动力外流、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均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是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资源、土壤、技术差异等所形成的经营内容、发展模式和方式的差异;二是由当地的生产与消费特点决定。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特征[1]。

1.2 农村产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新农业转型

经济水平的提高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多种选择。一是旅游业带来的家庭农场、农家乐等新型模式支撑产业发展并推动乡村新型服务产业不断壮大;二是农村行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建立,不但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农民提供了稳定收入;三是乡镇产业园区的建立,推动了优势产业链形成,促进优质农产品的原产地化创新;四是农业企业的建立,推动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五是新型农业的创建,使农业由生产导向单一的业态转向由市场导向的多元融合发展[2]。

1.3 农村产业发展具有就业吸纳能力特性

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能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问题,为外出务工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也可为城市减轻承载压力。农村产业发展能为从业人员带来劳动报酬,家门口就业的方式能为从业人员提供“只入不出”的存款,减轻家庭负担,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1.4 农村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存在“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

产业经济学中的“集群理论”指出由市场经济引起的自由竞争,会导致企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形成了“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由于呈散点图状分布导致大分散的局面,因此农村产业布局相应小规模化,小集中导致产业发展根据小型农业分布区而聚集[1]。

2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则需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采取解决策略。

2.1 对产业资金、资源缺乏合理利用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给予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加大了财政倾斜力度,但资金多数用于农民的补贴上,对农业设备的完善、农村人才的培养以及农村各方面技术的研发缺乏一定的支持力度以及有效措施,导致产业资金、资源利用效果不太明显[4]。

2.2 产业融合发展不够

目前,农村三产融合初步呈现良好势头,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配套条件较差,且农村产业和人口布局呈现大分散的局面,这种分散情况导致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等,加剧了一二三产业结构不优、特色产业不特、品牌效应不明显的现象。此外,培育乡村主导产业较难,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又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因此难以有效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等数量较少,导致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还未规范建立[3]。

2.3 人才聚合流动和乡土人才发挥作用不足

乡土人才是指生活在农村、视野开阔、有一技之长的农村能人,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有突出能力。例如,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大户,以及返乡创业的毕业生、知识分子、退役军人、外出务工者等。他们身份不一,带动力强,能起到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能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对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本地能人、乡土人才能展示用武之地的舞台较少,部分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领头雁”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带动示范引领效果不明显、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荣誉感不强,可提供的智力支撑不足[3]。

3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举措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应将科学技术与农村产业相结合,促进新形势下农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3.1 强化政府职能作用

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为农民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积极地制定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农民解决相关问题。当地政府要不断加强与农民的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需求,以此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4]。

3.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需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业结构。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深入农村调研,制定合理的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以进一步改善农村产业布局。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宣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观念,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产业发展服务,以此适应新形势下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要求[4]。

3.3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转变现有产业发展的固有模式。一是要注重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并结合互联网,转变产业营销模式,拓宽产业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要利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3.4 培养农村人才队伍

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应不断推进人才强农战略,不断强化农村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相关农业部门要就近引进土专家、田秀才等对农民进行基础培训,更新农民理念、知识和技能;要引进专业机构专家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使农民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此外,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留住农村人才,进而推动正向发展激励作用,以及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同时,要注重在农村人才队伍中发展党员,以便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5 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或现有的资金渠道,很难推动农村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因此需多措并举、多方着力筑牢农业产业基础。首先,要把农村作为金融和财政优先保障的服务领域,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总量持续增加,以夯实农村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农村各项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以此来激活农村隐藏的各类市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互补、共享共赢的新局面。最后,要引进社会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引导其把当地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同时,政府要做好监督作用,要防止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快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为农村产业发展筑牢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