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管护措施

2020-12-16 00:54巨友娟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种苗管护林木

巨友娟

(互助土族自治县林木种苗站,青海互助810500)

林业建设对于优化环境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而在整体林业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有效提升林木种苗成活率,因此,积极地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林木种苗培育意义重大。

1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1.1 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与传统育苗技术相比,无土栽培技术不再需要依靠土壤条件,其可利用专门的营养液为后续苗木的生长提供保障。无土栽培技术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有效缩短育苗所需时间,进一步加速植株根系的生长速度[1]。目前,机械化种植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应用,因此在进行林木种苗无土栽培的过程中也可合理地加入机械化措施,以真正实现精量播种,减少人工误差,特别是面对较大范围的种苗培育任务,机械化设备将发挥重大作用。

1.2 营养杯育苗

科学地使用营养土以及营养杯也可以很好地实现林木种苗的科学培育,即营养杯育苗技术,该项技术是最近几年新兴起的育苗技术,且正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利用营养杯培育林木种苗时,一定要提前对整个种苗的特点和各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控,然后做好各个成分的合理配比,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种苗培育的稳定性,保证种苗能够充分地吸收所需的养料、物质等。

1.3 科学控根育苗技术

控根育苗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育苗所需时间,结合相关实践数据分析来看,该项技术可缩短近1/2的育苗时间。此外,利用这一育苗技术可以减轻后续种苗管理的压力和难度,能节约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并提升种苗培育效率。在应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要科学搭配相关的育苗基质,与此同时,还要有效地选择辅助控根技术,应安排专业的技术工作者,结合种苗的具体状况科学把控种苗根系生长情况,从而提升育苗成效。

1.4 播种育苗技术

结合实际育苗工作来看,播种育苗是整个林木种苗培育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和常见的育苗措施,与其他育苗模式相比,播种育苗技术所需时间较长,且会耗费诸多的人力、物力等。具体操作中,播种育苗技术需提前选择好将要播种的种子、苗圃、土地等,根据种子的具体类型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育苗措施,以确保种子可以顺利萌发、生长。播种育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以下3个问题:第一,科学选择有效的种源,全面了解育苗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土壤特点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更好地保障种苗培育水平;第二,要科学把控种子的收集过程,这是提升培育成效的基础和核心,这一环节中需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时间、工具等。当完成采集后还需积极进行有效的检验分析、温湿度调节,以最好地对种子进行及时贮存[2]。

1.5 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育苗技术能进一步提升种苗存活率,有效缩短种苗培育所需时间。与传统的播种模式相比,利用嫁接培育方式生长的种苗质量更加稳定。但嫁接育苗技术难度较大,在应用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有效嫁接时间,进行砧木选择中要优先选择强壮、抗病强的树木,积极构建健康的生长环境,保障完成嫁接后的育苗可以健康生长。此外,在嫁接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地处理目标育种苗木母树上剪下的接穗,再将接穗和砧木进行紧密的对接,最终完成操作实践。

2 林木种苗的培育管护措施

林业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基础的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外,还需进一步做好各项管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育苗整体成效。在种苗管护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育苗的整体进程,以保障最终的培育效果。

2.1 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管控

在林木种苗生长的过程中,土壤作为较为关键和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整个种苗的生长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培育管护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科学地分析土壤状况,以保障种苗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3]。无论选择使用哪种育苗模式和技术,均需科学做好土壤管控。

2.2 合理施肥

林木种苗生长过程中需供应充足的养分,以保障其健康生长,营养物质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种苗是否可以正常生长。因此,在整个培育和管护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种苗各个生长阶段特点及生长情况,还需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科学进行养分配比,以便为种苗的健康生长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保障。

2.3 提供充足的水分

种苗在快速生长期对于水分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要确保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需结合土壤水分含量、所在区域气候特点以及苗木自身生长特性进行浇水,科学选择浇水时间以及浇水量。一般情况下,在育苗阶段浇水次数应控制在五六次。浇水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幼苗高度小于30 cm时即可开展第1次浇水,禁止大水漫灌,防止土壤发生板结;②6月下旬,每间隔10~15 d可以进行1次大水漫灌,以保证土壤不会出现水分缺失的情况;③8月后则不再进行浇水,以促进苗木木质化生长。

2.4 保障光照充足

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支持,对于种苗的培育而言更是如此,只有保证种苗生长过程中可以得到足够的光照,才能确保其茁壮生长。在进行林木种苗培育时,相关技术人员需严格把控光照时长。干旱期,光照会对林木产生明显的影响,此时技术人员应合理应用技术手段对光照进行调控,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2.5 做好病虫害及杂草管控

病虫害问题是种苗生长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夏季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为病虫害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此时需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进行处理。此外,种苗周围杂草的存在也会对种苗的健康生长产生较大影响,杂草过多易和幼苗抢夺养分,不利于后续幼苗的健康生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选择松土的方式处理杂草,要秉持细致认真的工作原则,避免损伤健康幼苗。当幼苗生长高度达30 cm后,如果杂草量依旧很多,难以控制,则可选择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合理搭配药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4]。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不断完善,加之国家以及相关单位部门的支持,种苗培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种苗整体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林木种苗培育技术丰富多样,在选择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培育效果,确保育苗工作成效。除此之外,当完成基础的育苗工作后要科学做好后续的维护管控,如及时除草,提供充分的养料、光照、水分等,为种苗的健康生长提供更加全面稳定的保障。

猜你喜欢
种苗管护林木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