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的重要性及实用技术方法

2020-12-16 00:54罗宏梅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盛果期树龄果枝

罗宏梅

(临夏州科学技术局,甘肃临夏731100)

近年来,伴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果树种植产业正朝着生态化、规模化及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果树栽培技术水平、栽培质量、结实产量以及生长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要想实现上述要求,需充分把握果树修剪环节,运用科学合理的修剪技术使其作用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果树修剪的重要性

1.1 确保果实产量

在果树生长期间,通过对其进行合理修剪,可使果树更好地生长与结果,从而促进种植效益的提升。在幼苗期间,通过修剪作业可促进树冠生长,在短时间内增加树枝数量,为果树提前结果、多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通过修剪作业还可使果树接受更多的光照,使果实产量及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盛果期,通过运用修剪技术可以保持良好的树体结构,使结果与树冠生长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使盛果期得以延长。

1.2 强化光合作用

通过对果树进行合理修剪,可使骨干枝数量、树体高度以及树叶厚度得到合理控制,同时使干枝的开张角度变得更加合理,从而使果树的光照面积获得大幅提升,最终使光合作用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甚至可实现光合作用效率最大化。另外,果树修剪后,配以肥水、浇灌等作业,可更好地提高叶片光和效能,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的同时,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使果肉变得更加丰满多汁,果实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3 提高代谢能力

果树经过合理修剪后,可呈现出更强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使树木中的营养分布结构变得更加合理[2]。以盛果期为例,由于这一时期是果树结果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光合作用、树木营养分布以及光合产物运输速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对果树进行合理修剪,不仅可一定程度上满足上述要求,还可有效提高酶活性,保障果实品质。例如,通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可有效降低甚至消除树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氢,从而降低这种物质对树体本身的影响,促进树体新陈代谢水平的提升。果树修剪技术的合理应用,能维持整体果园的生态平衡,为果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每棵果树的生产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 果树修剪的基本原则

2.1 统筹兼顾,长短结合

在对果树进行修剪时,既要考虑果树的长势情况,又要考虑结果质量,在此基础上合理对树枝进行整形修剪,切莫操之过急。必要时,可结合实际工作量,分别列出短期工作安排和长期计划,并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完成要求、质量标准、起止时间等相关事项[3]。对幼树进行修剪时,不仅要修整树型,而且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结果,做到生长、结果两不误;对盛果期果树进行修剪时,同样要在保证高产、稳产的前提下,考虑如何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并适当延长盛果期,从而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2.2 以轻为主,轻重结合

首先,在保证果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树枝的修剪量,避免因过度修剪对果树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尤其对幼苗而言,要做到多留枝、少修剪,避免对树冠、树枝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其早结果、早丰收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修剪量又不宜过轻,否则会减少长枝及分枝的数量,反而不利于树型修整。因此,在实际修剪过程中,要在保证树体骨架的基础上,逐步对各级骨干进行修剪,如此才能达到促进其生长、提高结果质量的目的。

2.3 因树修剪,随枝修形

不同品种的果树在树体结构上具有不同的要求,修剪人员要根据果树品种选用适合的修剪方法。另外,即使同一品种的果树,修剪时也要依据树体形状采用适当技术对其进行修剪,以确保果树修剪作用的有效发挥。

3 果树修剪的实用技术方法

3.1 合理控制花芽量

果树花芽量直接关系到果实的最终产量,因此对不同品种的果树进行修剪时,需科学有效地控制花芽量。首先,工作人员在对果树进行修剪前,要仔细观察果树的花芽情况,再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修剪方案,合理选用修剪技术。以我国北方地区的高丛果树为例,这一类果树的花芽量较多,其果实产量也较大。在对其进行修剪时,要结合花芽的分布情况,对果枝数量及长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修剪过程中,要优先清除无花的枝条,为有花枝条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修剪向内生长的花芽枝条时,要尽量保留向外的花芽枝条[4]。同时,工作人员要调整好枝条之间的距离,确保每个果枝均拥有较大的生长空间,从而保证果实健康生长。

3.2 优化树体结构

即使同一类果树,其树体结构也难免存在一定差异,对果树修剪工作而言,需基于树体结构的差异对其进行修剪。首先,修剪前,工作人员要认真查看果树的树体结构,同时清理病枝、枯枝;其次,对徒长枝、障碍枝进行清理;最后,根据树体结构选择适合的修剪技术。例如,要彻底剪掉果树上的枯梢及枯枝,一方面避免日后引发病虫害,另一方面可增加果枝的生长空间及透光面积,从而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此外,对于果树底层的弱枝与老枝,也要及时进行清理,以进一步提高树枝的通透性及光合作用,促进树木营养吸收,提高果实质量。

3.3 根据树龄选择修剪技术

不同树龄的果树,要采用不同的修剪技术。因此,在对果树进行修剪前,工作人员要了解果树的树龄,并根据树龄对修剪部位进行精准定位,以确保修剪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促进果树生长能力与繁殖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对幼苗进行修剪时,要以促进其生长为主;而成年树则要以促进其结果为主;对于衰老树而言,则要以复壮为主。在对幼苗进行修剪时,要同时将果树上方生长较弱的树枝和果树底层长势较旺的树枝清理干净,对长势良好的树枝,则需对其去留问题进行反复的分析与论证,确认有修剪的必要后再进行实际操作。另此,除了要尽量去除树枝末梢的花芽外,其他花芽则要根据果树的实际生长状况决定其去留。对成熟果树进行修剪时,要做好疏枝工作,尤其要将那些生长过密的枝条、老枝以及无花枝清理干净;修剪老果树时,则要根据其实际树龄决定采用何种修剪技术[5]。如果一棵果树的树龄已超过25 a,则需将果树上方的衰老树枝裁剪掉,再通过其自身的新陈代谢促进底层树枝的生长,从而实现果树结果能力的提升。

3.4 综合考虑果树生长特点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会逐渐暴露出一些自身特点,对其进行修剪时,需充分了解每棵果树的生长特点,再决定选用何种修剪技术。例如,当树冠过大时,则需针对树冠部位进行有效修剪,为避免过度修养,可将剪掉长度控制在果枝总长的15%左右。对于那些生长能力较为旺盛的新梢,或者花芽量较多的果树,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疏重减;对于那些生长能力稍弱的果枝,或者花芽量较少的果树,则要轻疏轻剪。如果树体较高,可以考虑对其进行重截,使树体高度得到合理控制;对于树体较矮的果树,则要适当进行轻剪甚至不剪,以此保证果树健康生长。

3.5 合理把控果树修剪时机

对于落叶果树而言,果树落叶后便进入休眠期,直至果树树液流动前这段时间内均是比较理想的修剪期。冬季进行剪枝,树体养分损失相对较小,可有效促进树木花芽发育。果树发芽后的生长期内进行修剪,可合理选择摘心、抹芽、除副梢、扭梢、环剥、拉枝及缚枝等修剪技术,以达到改善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发育、防范病虫危害等目的。采果后至落叶前,适合对全树进行优化调整,如截锯矛盾突出、影响采光的大枝,并在锯口涂抹保护剂,以防范发生病菌侵染。

4 结语

果树栽培过程中,果树修剪是一项具有较强必要性和技术含量的养护工作。修剪质量及其采用的修剪技术,直接影响果树、果实的生长情况。因此,果农除了要对果树修剪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外,还要认真钻研和学习各项修剪技术,以不断积累和总结相关经验,将修剪技术合理应用到果树栽培及养护过程中,从而为果园的增产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盛果期树龄果枝
北美洲树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黄桃树形及整形修剪
阿克苏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
高接改优对不同树龄枣树嫁接成活率与生长量的影响
油茶盛果期施肥技术研究
阅读花瓣雨
花椒盛果期丰产管理技术
杏树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桃树冬剪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