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蓝莓栽培中需冷处理及栽培技术

2020-12-16 00:54周妍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暖棚冷量冷处理

周妍

(长春市长春现代农业示范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00)

蓝莓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水果之一,其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因此,为满足市场需求,积极推广蓝莓规模化栽培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设施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国蓝莓栽培的一大特点,在设施蓝莓栽培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技术方法对蓝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对此,在实践中需总结蓝莓栽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方法,以促进蓝莓高产优质栽培。

1 需冷处理

需冷量是蓝莓正常开花结果需要的有效低温时间,一般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计算[1]。蓝莓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需冷量后才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在设施蓝莓栽培实践中,如果需冷量不足,蓝莓的花芽分化情况会大受影响,在此影响下,蓝莓开花坐果率会严重下降,蓝莓栽种产量也会大受影响。在栽培实践中,为有效解决需冷量处理问题引发的坐果率不良等情况,需基于现代化种植技术进行需冷处理。

1.1 暖棚

利用暖棚进行蓝莓需冷处理有突出的现实价值[2]。从实践研究来看,暖棚棚内温度有着极高的可控性,就暖棚的具体使用来看,塑料棚膜盖扣后,白天可遮盖草帘,夜晚揭开,这样可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7.2℃,这个温度对于蓝莓的生长而言具有积极的作用。从种植实践来看,为实现科学的需冷处理,需对需冷量进行监控,一般需冷量的监控需基于当地的气候进行确定。在监控过程中,暖棚内需悬挂温度自动记录仪,温度自动记录仪的温度数值记录频率一般设置为1次/h,一段时间后可进行温度的调取,然后筛选符合0~7.2℃的温度,符合条件的温度数量便是已积累的需冷量。以栽种蓝丰为例,其需冷量需在750 h以上。

1.2 冷棚

在需冷处理实践中,冷棚的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但和暖棚相比,其温度可控性要明显偏弱。在应用实践中发现,冷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冷棚需冷处理时会进一步放宽温度范围。从实际应用来看,一般在扣上塑料膜后要打开边膜,以便确保白天温度可控制在16℃以下。当棚内温度较低时应放下边膜,通过调整放风口的大小进行温度控制,这样可以达到蓝莓生长所需的需冷量。同样以蓝丰为例进行分析,其需冷量要在750 h以上,关于冷棚使用中的需冷量监控,其监控方式和暖棚一致。

2 蓝莓栽培技术

2.1 科学选址

就蓝莓栽培来看,选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蓝莓生性喜光照充足且温凉的地方。吉林省长白山低坡度地带非常适宜蓝莓生长,因此长白山附近分布着大片的蓝莓种植基地。此外,在设施蓝莓栽培过程中,选址时需强调园地所处位置的交通情况、水质情况、电力情况等。需要注意的是,蓝莓栽培时一定要规避污染问题,因此在栽种选址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污染分析,以确保蓝莓健康生长。

2.2 合理栽植

选址结束后即进行蓝莓的栽植,设施蓝莓栽植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苗木质量。苗木质量影响栽植的具体效果,因此在栽植过程中需基于科学的苗木选择原则进行苗木质量判断,从而选择茁壮的苗木。②品种配置。从目前研究来看,为实现丰产,在同一块地中至少需要种植同一类型、花期较为一致的2个以上的品种,这样品种相互授粉会显著提升坐果率。③强调植苗。在植苗过程中,需科学确定植苗时间、行距和移栽方法等。基于目前掌握的资料,兔眼类品种种植株行距一般为(1.6~1.7)m×2.0 m;高丛类品种种植株行距为1.2 m×2.0 m。

2.3 田间管理

2.3.1 土壤管理。设施蓝莓栽种实践中,土壤管理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进行土壤管理,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促进蓝莓正常生长。

2.3.2 水分管理。蓝莓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但其根系较浅,在过度干旱的情况下,其生长会大受影响,严重时会出现植株枯死的情况,因此需关注蓝莓的供水。同时需要注意,过多的水分易导致蓝莓根系腐烂,因此在实践中要避免浇水过勤。一般情况下,蓝莓栽种过程中要实现科学供水,需强调两方面。①重视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析。通过积极地分析土壤水分含量,了解土壤中的水分状况,能为蓝莓供水提供科学依据。②重视灌水时间。科学掌握蓝莓的灌水时间,使灌水的整体质量达到最佳,这样能使灌水的综合价值表现更加突出。

2.3.3 施肥。就设施蓝莓的具体栽种来看,肥料供是其高产优质的重要举措。施肥的具体原则是要充分地满足蓝莓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在施肥过程中要尽可能施加有机肥。就实践来看,施肥过程中,肥料种类主要有沼液肥、绿肥、饼肥、堆肥等。就具体的施肥量来看,幼树和结果树的具体施肥标准不同,因此需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施肥量和标准的确定。就施肥方法而言,主要采用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穴状施肥等。

2.3.4 除草和修剪。杂草生长会汲取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进而影响蓝莓正常生长,且杂草的生长会造成病害和虫害的发生,因此在蓝莓栽种实践中需积极进行除草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在除草实践中可采用以非化学除草为主、化学除草为辅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①覆盖防草布防草。防草布也叫园艺布,覆盖后可防止杂草生长,因其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保持防草布下土壤的空气交换。防草布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 a。②垄面覆盖有机物防草。蓝莓栽植后在以根际为中心的地表附近,可覆盖有机物对杂草进行防治。③除草剂除草。在蓝莓园杂草失控时可适当选用除草剂防草。蓝莓园以选用触杀型除草剂为主,如草铵膦等。

在蓝莓栽种实践中,不仅要强调除草,还要强调修剪。就具体的修剪工作开展来看,主要可分为2大类:一是幼树修剪,从具体的栽种来看,幼树的修剪主要以培育树势为主;二是结果树修剪,结果树的修剪对于植株的生长及蓝莓的丰产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需基于科学理论进行分析与讨论[2]。

2.3.5 病虫害防治。在蓝莓栽种实践中,病虫害防治非常必要。从现实情况来看,蓝莓种植区一般无病害或病害不严重,虫害主要有毒蛾、刺蛾以及毗邻果园侵入的其他害虫如梨桃食心虫、天牛等。基于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来说,一方面需注意有效的防治期,另一方面需强调防治方法。实践表明,最为稳妥且效率突出的方法是药物防治法。因此,在蓝莓栽种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进行药物喷洒,这样能显著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据资料显示,果蝇和金龟子等虫害对蓝莓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每年4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可重点防治这2种虫害。

2.4 采收

在蓝莓栽种过程中,科学采收对于提高蓝莓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显著的价值,因此需掌握科学的采收方法。目前,蓝莓的采收主要有人工和机械2种,其中鲜食蓝莓的采收主要利用人工采收方法。在采收过程中,采收人员需佩戴手套,这样可有效避免果实损伤及抹去果粉,从而影响果实外观。就鲜食蓝莓采摘而言,需轻拿、轻放。我国蓝莓主要成熟季节是每年6—8月,且蓝莓的成熟期明显不一致,因此在采收过程中需强调分批采收,一般是盛果期两三天采收1次,始果期和末果期三四天采收1次。采摘时间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中午高温之前,或在傍晚气温下降后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雨天、高温或果实表面有水时不宜采收。

3 结语

设施蓝莓的栽种技术和方法对于蓝莓的种植效益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设施蓝莓的栽种,需对其需冷处理进行分析,并就栽培实践中的要点进行讨论,这对于蓝莓栽培实践工作的开展意义显著。

猜你喜欢
暖棚冷量冷处理
第一、二、三代轴承钢及其热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十九)
液化天然气冷量综合利用改造
南高丛蓝莓在柳州市近郊的引种试验
冬日暖棚
探析数据中心机房的冷通道技术
暖棚冬春茬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低温甲醇洗系统冷量优化研究及应用的探讨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对学生“冷处理” 更要“热应对”
“冷”处理带来的“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