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花用黄秋葵栽培技术

2020-12-16 00:54朱景娟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黄秋葵真叶粉剂

朱景娟

(绩溪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安徽绩溪245300)

黄秋葵,属于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羊角豆、洋辣椒,原产于非洲。鲜嫩黄秋葵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由果胶与多糖等组成的黏性物质等,目前在印度、日本、美国、巴西以及非洲、中东、东南亚国家种植广泛。根据我国古代著名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记载,黄秋葵根、茎、花、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寒滑,入心、肺、胃、肝及膀胱经,可治脾虚乏力、肠燥便秘等病症。现代研究发现,黄秋葵花中富含黄酮,黄酮含量比大豆子叶高300倍,在调节内分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功效。安徽省绩溪县自2015年探索黄秋葵花生产技术以来,先后在临溪镇、上庄镇、长安镇、伏岭镇、扬溪镇和赢洲镇等乡镇推广应用,已成为绩溪县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黄秋葵发展面积逐年增加,并总结了一套适合绩溪县山区种植的生产经验。

1 黄秋葵的特性

黄秋葵喜温暖光照,怕严寒,耐热力强,能耐35℃以上高温。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为25~30℃,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为26~28℃,温度较低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8℃以下停止生长,月平均气温低于17℃时影响开花结果。黄花秋葵属短日照作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下喜强光,要求光照充足。

黄秋葵耐旱但不耐涝,受涝后叶黄根烂,开花结果期要保证水分充足。整个生长期内要保持充足的肥水资源,要求氮磷钾肥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磷钾多元素配合施用可促进花芽分化。黄秋葵易出现缺镁症,缺镁会抑制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脉周围尤其是主脉周围变黄。

2 山区黄秋葵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花用黄秋葵栽培以采摘鲜嫩的花朵为主,要选择适合皖南山区的黄秋葵,一般要求选用分枝性强、开花数多、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经过近年来的筛选,皖南山区应推广五角、南洋等优良品种,上庄镇瑞川村种植的千亩五角、南洋品种年年获得丰收。

2.2 地块选择

黄秋葵为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水分和土壤养分能力较强,对土壤适应性广,对土质要求不高,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不积水的壤土或沙壤土环境下产量高、品质好。选择通风向阳的良好地块种植,光照充足有利于黄秋葵生长发育。黄秋葵忌连作,应避开前茬为果菜类作物的地块。黄秋葵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pH值为5.8~7.3,以6.0~6.8为最佳,在此环境下其开花多、产量高。绩溪县地处皖南山区,山间沙壤十分适宜黄秋葵生长发育。其中,上庄镇瑞川村种植的千亩黄秋葵的土地pH值为6.4,最适宜五角、南洋品种生长发育。

2.3 播种育苗

根据上庄镇瑞川村的种植经验,绩溪县适宜在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667 m2用种量在150~200 g。绩溪县山区雨水多,早晚温差较大,可采用小拱棚或塑料大棚保温育苗。营养钵、营养土块或穴盘育苗均可。播种前,需将种子在20~25℃温水浸泡12~24 h,之后置于25~30℃潮湿环境下进行催芽,保持潮湿环境;催芽3 d左右,待6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每个营养钵内平摆发芽的种子一两粒,并覆盖1.0~1.5 cm厚细土以利出苗,再于畦面覆盖白色地膜保温保湿,确保齐苗。待苗出土后,揭去覆盖畦面的地膜,保持钵中水分充足,及时去除弱苗、病虫苗和杂草,待长至1片真叶期进行定苗,以免秧苗过密拥挤,从而形成高脚苗,应每钵选留1株健壮苗,间苗齐钵土面剪除即可,以免拔除伤及保留秧苗根系。出苗前床温控制在30~35℃为宜,苗出齐至长出第1片真叶时床温应控制在25~30℃,黄秋葵一两片真叶时床温应控制在19~20℃,2片真叶后气温应控制在18℃。正常情况下,移栽前5~7 d揭膜炼苗。

2.4 整地施基肥

黄秋葵根系发达,入土深,种植田块要进行深耕。年内收获前茬作物后,深翻20~30 cm,可利用冻土防治越冬病虫害。一般在定植前20 d左右,翻耕耙细大田。酸性土壤,结合翻耕667 m2施新鲜石灰粉100~150 kg,调节土壤pH值。黄秋葵整个生育期时间长、需肥量大,要多施、深施基肥;黄秋葵比较耐肥,增施氮肥可获得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在定植前两三天,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鸡粪用量减半),加碳酸氢铵5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 kg、硫酸镁12.5~15.0 kg,农家肥和化肥混合均匀后全田撒施,之后翻耕整地。高畦栽培,畦边沟宽1.6~1.8 m,沟宽40~50 cm,沟深25~30 cm,畦中央略高,两边稍低呈“龟背形”。

2.5 大田定植

当幼苗长至两三片真叶、苗高10~12 cm时,可带土移植到大田。要选择暖头冷尾定植。定植前1 d用薄肥液浇透苗床,以利起苗。每畦栽种2行,行距70~80 cm,株距60~70 cm,667 m2栽植1 000~1 200株。开穴后,每穴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7.5 g,然后定植,复合肥距钵土5~7 cm,保持钵土面稍低于畦面即可,种植不宜过深。定植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

2.6 田间管理

2.6.1 查苗、补苗。定植后两三天内,要全面检查一次,把歪斜的秧苗扶正,种植过深的秧苗除去部分泥土,发现弱小、有病虫害苗时及时进行更换。定植5~7 d后全面检查一次,发现死苗要及时进行补栽,确保全苗,为获得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2.6.2 中耕除草和培土。定植后20 d左右,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视田间杂草情况,以后每15 d左右再锄一次。黄秋葵封行前,结合中耕壅土培根,防止植株倒伏。封行后不再锄草、培土。

2.6.3 肥水管理。定植后20 d左右,结合第1次中耕除草,在畦中央条施过磷酸钙20~25 kg。摘心后立即追肥1次,667 m2施尿素20~25 kg、三元复合肥10~15 kg,肥料穴施于两株之间;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分别追肥一次,每次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20 kg、尿素10~15 kg,肥料穴施于四株中央,或结合浇灌施入。黄秋葵为耐湿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较多,开花坐果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7—8月高温天气正值黄秋葵花收获期,需水量大,更应保持水分供应。如缺水,可于傍晚沟灌“跑马水”。雨季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死苗。

2.6.4 摘心、整枝、去老叶。当黄秋葵七八片真叶展开时,摘心,促发侧枝。侧枝萌发后,每株选留健壮、分布均匀的侧枝4~6条,及时删除弱小、过多的枝条。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花朵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虫害蔓延。

2.6.5 植株矮化。侧枝长40~50 cm,667 m2用15%多效唑10 g兑水喷施,促进植株矮化,防止植株徒长。

2.7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主要虫害有蚜虫、叶螨、斜纹夜蛾、白粉虱和菜青虫,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疫病、白绢病、菌核病等。

2.7.1 蚜虫。其一年发生多代,预防为主,后期根据虫情进行防治,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辟蚜雾等农药进行防治,兼以控制病毒病发生蔓延。

2.7.2 叶螨。在叶螨幼虫期,选用哒螨灵、菊酯、阿维菌素、康宽等农药进行防治。

2.7.3 白粉虱和菜青虫。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用吡蚜酮加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2.7.4 斜纹夜蛾。黄秋葵易发生斜纹夜蛾,可选在卵孵化高峰至3龄前幼虫盛发期用药,效果最好,药剂可选用康宽、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亮泰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开花盛期和采摘期间,斜纹夜蛾虫龄偏大且危害严重时,选用速杀型农药,如15%安打悬浮剂3 75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0%以上。喷雾要求雾点要细,喷施要均匀周到。

2.7.5 猝倒病。黄秋葵苗期,因绩溪县气温较大低、湿度高,易发猝倒病。苗床播种前1 d,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5%霉灵可湿性粉剂或霜霉威盐酸盐、霜脲氰、福美双等农药进行防治。

2.7.6 疫病。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疫病,发病初期选用72%锰锌、雷多米尔、霜脲氰锰锌、烯酰吗啉和三乙膦酸铝等,兑水隔7~10 d喷雾1次进行防治。

2.7.7 病毒病。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成株期比苗期发病重。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细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植株矮力、结实少或不结实。可选用抗病品种增加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选用5%菌毒清400~500倍液或15%植病灵1 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防治3次,隔7~10 d防治1次。

2.7.8 黄秋葵菌核病。主要在黄秋葵幼嫩时期发生,整株均受害。叶片成黄褐色或灰褐色大型坏死斑,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会产生少许白霉,最后形成黑色菌核,叶片腐烂,干燥环境下病斑易破裂脱落。茎秆、叶柄和果荚染病,初呈水渍状暗绿色,逐渐变灰绿色坏死,迅速向各方向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在病部产生浓密白色絮状霉层,最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发病初期,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 d喷雾1次,连续防治两三次,效果较好。

2.8 鲜花采摘

黄秋葵花朵7月上旬至10月为收获期,其中8—9月为盛收期。每天09:00前(露水干之前)采摘开放的花朵,采摘时要保留部分花柄。采摘后的花朵要轻装快运,及时运到室内晾开,厚度10 cm左右,切莫堆沤,以免发热。同时,及时进行烘干处理。

猜你喜欢
黄秋葵真叶粉剂
再现鲍森·詹森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究
黄秋葵对肉兔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环青海湖地区小油菜生育期变化及其气候驱动因子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海南儋州黄秋葵畅销京粤沪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