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体验,获得情感真正理解

2020-12-16 22:34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沈依依
小学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苏教版公式数学知识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 沈依依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更需要深刻体验数学艺术文化的不断变化,情感与态度是数学教学体系结构中的一个子课程目标。在学习几何数学时,学生要完全理解公式,所谓公式理解就是需要知道这个命题公式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知道它的定义数学意义到底是什么,怎么通过推导计算出来的,能用它来计算什么,又是怎样起作用的,根据这个命题公式所给出的数学题目又应该有哪些问法。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

要让更多学生真正获得“体验感”,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从最适用的一个教学内容出发。教材中的许多活动源于实践,教师应让更多学生亲身体验。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结构化和高效化,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和创新活动意识,使其自己动手参与实践,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如圆形、正方体、球体、椎体等),自己观察并记录。这样,学生更能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中的综合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老师建议每个学生自己提前准备一个七巧板,上课时,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依具体图形的排序,先找出已知的每个具体图形,再按照顺序列排。这样,学生就真正深刻体会了应用数学的巨大乐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因此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二、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情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合作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这种交流进行合作,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主动,人人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合作与公平竞争意识及自主创新实践意识不断增强。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尝试计算,大部分学生不太会做。此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小组展开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终于有了多种解法。这样,同学们都有了成功的喜悦感,对学数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老师的课堂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实现高效课堂。

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理解

小学的数学基础教育往往都是从我们的生活出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结合生活,我们能对数学了解更加透彻,从而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时更加轻松。我们要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了解数学,而不是死记硬背,刻板地去学习数学。

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的三年级下册第六个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中,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教室的地面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就可以用长来计算,我们就只要量出一边的长和一边的宽,这样就可以求出教室地面的面积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更多地在我们的生活中被使用,比如超市里买菜的时候,买白菜花了10 元,买胡萝卜花了3 元,那么总共是10+3=13 元。再如买一盒巧克力需要45 元,你给收银员50 元,那么他就要找钱了,员工就要找50-45=5 元。把数学知识用在生活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也能轻松地教学,学生的成绩也能取得期望结果。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是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常用方式,因为这是更切实际的理解。

数学赋予人类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论、建立模式和精确的计算能力。这些能力才能使人们终身受益。经验是数学的根本,问题就是数学,思考就是数学的中心,发展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育学生思维良好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苏教版公式数学知识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