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2020-12-16 22:34福建省德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林秋芳
小学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习惯

福建省德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林秋芳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一切源于习惯,而习惯却不是源于自然。幼儿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师长的正确引导。注重园内园外,加强家校联系,及时发现、解决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烦恼,抓住契机,寓教于乐,有助于幼儿在快乐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生活点滴,把握培养时机

幼儿的很多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该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引导幼儿,使幼儿拥有意识形态。一天,我发现班里有一名幼儿在洗手时,一边洗一边玩水,把水弄得到处都是。我留意了一段时间,发现他每次都是最早进去洗手的,却是最晚出来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案例,于是我把全班幼儿分成了四组,带到水池边,在他们面前关严水龙头。我先向幼儿们讲解水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让他们真正理解了节约用水的含义。然后我又向孩子们示范了正确洗手和使用水龙头的方法,并引导孩子说出了许多节约用水的好办法,还播放了一些缺水地区孩子们是怎么节约用水的纪录片。与此同时我也不忘孩子们有爱玩水的天性,在活动区设置了玩水区,准备了塑料玩具和大盆,正确地引导他们尽情地玩耍。

二、运用合适方法,重视正确教育

在幼儿知道了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时,就需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五大领域的教育知识,用适合的方法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在游戏中学习。孩子最喜欢玩游戏,但是孩子就在游戏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玩游戏。这时候老师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玩,孩子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

2.在常规中学习。一日生活中常规很重要,孩子们不是忘记了就是顺序弄错或者达不到要求。一般我们都是小便、洗手、喝水,但是有的孩子经常先洗手再小便,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用各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记住小便洗手喝水的顺序,可以编成儿歌,这样可让孩子既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以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3.在教育中学习。从心理学上分析:愉快的心情能促进大脑皮层的发育,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教师要让幼儿每天对自己因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感到开心,从而让幼儿一直保持好心情,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

三、多鼓励,少惩罚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很多幼儿园都在班上设置了“花儿朵朵”的评比栏,对于按时入园、独立进餐、安静午睡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鼓励并奖励小贴花。针对个别特殊的幼儿,教师对于他们进步的点滴也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如果批评他惩罚他,他就会越来越不听话,甚至还故意造反,所以说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能使他们不断进步。针对一些不好的现象,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活动,这样不仅能使他们进步,也能培养他们有集体荣誉感;或者在离园回家时,跟家人说一下他今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要多鼓励他,让孩子觉得他真的很棒,让他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家园携手有效互动

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光靠幼儿园监督是不够的,要家园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游戏的内容和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比如: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家访、家长参观等等,让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行为达成一致,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从平时抓起,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和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及其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或是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经常鼓励,多表扬,少惩罚,多采取正强化的手段,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上课好习惯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