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大棚草莓套种水果玉米”高效茬口模式的栽培技术

2020-12-17 22:00陆方燕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99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闷棚茬口上海地区

李 丹 陆方燕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99)

徐莉莉 陆雪珍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闵行区 201103)

近年来,大棚草莓在上海郊区的发展势头良好,全市种植面积达1 733.33 hm2,吸引了大量市民自驾去郊区采摘草莓,有效带动了上海郊区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海地区大棚草莓每年于9月移栽,12月开始采摘,翌年4月下旬采收结束,5月—6月大棚空置,7月高温闷棚,8月整地。其中,高温闷棚需要秸秆发酵辅助,而若在草莓大棚中套种矮秆玉米,玉米采收结束后,其秸秆正好可以还田进行发酵辅助高温闷棚,可有效提高大棚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在此背景下,笔者连续两年实践了大棚草莓套种水果玉米的栽培模式,最终取得了成功。现将上海地区“大棚草莓套种水果玉米”高效茬口模式的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1 品种选择

草莓品种选用“章姬”;水果玉米品种选用“金银208”。

2 栽培技术

2.1 草莓栽培技术

2.1.1 整 地

8月中旬揭除大棚膜,进行灌溉使土壤湿透,8月下旬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50 kg,并开沟作垄,垄高0.25 m,畦面宽0.6 m,沟宽0.3 m。

2.1.2 移 栽

9月上旬,草莓苗移栽至大棚,栽植行距0.4 m、株距0.3m,移栽后浇透水,以促活棵。

2.1.3 覆盖大棚膜

10月下旬,气温低于15 ℃时,覆盖黑色地膜和大棚膜。

2.1.4 覆盖内棚膜

11月下旬,气温低于0 ℃时,覆盖内棚膜。

2.1.5 摘除老叶、病叶

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每株草莓苗保留4~5张叶片。

2.1.6 疏花、疏果

每个花序留3~7个草莓果实,及时疏去高级序花和畸形果。

2.1.7 植保防治

草莓病害以预防为主,如需化学防治,宜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1.8 采 收

待草莓成熟后,及时进行采收。

2.2 水果玉米栽培技术

2.2.1 育 苗

2月上旬在大棚内进行穴盘育苗。

2.2.2 移 栽

3月上旬将玉米苗移栽至草莓大棚,每个草莓畦中央种植1行玉米,玉米和草莓呈梅花状分布,以玉米为中心,玉米间种植株距为0.3 m。

2.2.3 追 肥

采用追施液体肥的施肥方式,即玉米活棵后每667 m2施迈立速缓释液体氮肥1 L,小喇叭口期每667 m2施迈立速缓释液体氮肥1 L,大喇叭口期每667 m2施迈立速缓释液体氮肥2 L。

2.2.4 植株管理

玉米6叶期及时剥除分蘖,最上部穗授粉完成1周后及时剥除其他穗,确保一株留一穗。

2.2.5 病虫害防治

若出现蚜虫为害,应酌情使用苦参碱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2.2.6 采 收

待5月下旬玉米成熟后,即可进行采收。

3 经济效益

3.1 草 莓

草莓平均每667 m2产量为1 000 kg,按平均批发单价为25元/kg计算,每667 m2产值可达25 000元,去除每667 m2成本15 000元,种植草莓每667 m2净利润可达10 000元

3.2 水果玉米

水果玉米平均每667 m2产2 500个商品穗,按平均批发单价为3.5元/穗计算,每667 m2产值达8 750元,去除每667 m2成本750元,种植水果玉米的每667 m2净利润可达8 000元。

4 结 语

采用“大棚草莓套种水果玉米”高效茬口模式能高效利用大棚资源,提高套种指数,增加套种效益,且该茬口模式的经济效益高,种植难度低。因此,上海地区可对“大棚草莓套种水果玉米”高效茬口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闷棚茬口上海地区
上海地区居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及参与行为研究
“闷棚”里面门道多
蔬菜大棚石灰氮高温闷棚技术
上海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与分析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茬口的熊
河南省新野县主导蔬菜品种优势分析及其茬口安排
5月上海天然橡胶行情
大叶冬青在上海地区的养护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