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主题阅读攻克学生写作畏惧心理

2020-12-18 17:58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小学梁杏芳
小学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比尔盖茨心理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小学 梁杏芳

写作,一个学生永远畏惧的内容。深究其原因,可概括为:心理暗示,缺乏兴趣;生活阅历少,缺乏素材;阅读积累少,缺乏思维;指导不足,缺乏方法;屡受挫败,缺乏自信。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主题阅读教学”,探索“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目的就是要激发兴趣,多读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恰好说明如果我们把主题阅读运用得当,便可攻克学生写作畏惧心理,助其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一、何为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根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进行拓展延伸,寻找与其相关的系列题材读物进行系统阅读,重点是把课内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在主题阅读中,学生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养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如何运用主题阅读攻克学生写作畏惧心理

1.及时阅读,激发兴趣

学生畏惧写作普遍原因是心理暗示,缺乏兴趣。他们一听见写作就怕,觉得写作很辛苦,畏难情绪作怪,提不起兴趣与精神,于是马虎对待。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所在事半功倍,兴趣不在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攻克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写作兴趣从何而来?应该从阅读中来,而且要及时阅读。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名人小故事,从小事中感受名人的不平凡,学会以事写人的写作方法。我教完《灰雀》后,引导学生阅读《剃光眉毛的比尔·盖茨》。学生好奇比尔·盖茨为什么要把眉毛剃光,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经过阅读他们明白了比尔·盖茨为了写好关于人体器官作用的作文,把自己一边的眉毛给剃光了。最后得知眉毛不只是好看,真正的作用是阻挡汗水,不让它直接流到眼睛里。学生为比尔·盖茨的探究精神所折服,异口同声地用“实践出真知”来称赞比尔·盖茨。及时的阅读能更好地顺势利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

接着,学生如饥似渴地继续阅读了《曼德拉的惊人之举》《苹果落地的故事》等文章,有趣的名人故事引人入胜,学生们看得热情高涨,欲罢不能。《灰雀》的主人公是列宁。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朗诵列宁的《朋友,何必为年龄发愁》,这首诗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这样的主题阅读深受学生喜爱,阅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延伸,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真正有阅读需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读者。

2.阅读分享,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出好文章先得有好素材。但是学生生活圈小,阅历更少,缺乏素材。要打破这困境,就得借助团队的力量。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对老夫妇得到一盒巧克力,每种口味只有一块,这对夫妇便把巧克力分成两半,每人吃一半,相互扶持。后来,老爷爷生了大病,他们获得了一只鲍鱼,但是老爷爷不肯吃,妻子便把鲍鱼咬了小小一口,剩下的送进他嘴里。不久,老爷爷安详地与世长辞。我们从故事里读懂了:分享,是给予别人快乐。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自己会更快乐。分享,是一种1+1>2的模式,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乞巧》时,我为了让学生对七夕节这一民间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预习时要求学生收集七夕节的相关资料。我也制作了微课供学生预习所用。课堂交流研学环节,学生个个准备充分,自信大方地跟同学分享,真正做到了1+1>2。我还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好书推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收获,在收获中丰盈。

3.阅读积累,锻炼思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积累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典片段的背诵与积累尤为重要。此外,充分利用主题阅读资源,熟记经典句篇,定期举行“经典片段背诵”等专题阅读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因为本班学生平时善于积累,我在教学《乞巧》中的“牵牛织女渡河桥”时,学生联想到了孟郊的《七夕·河边织女星》。当我问及学生:“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七夕节诗歌?”学生异口同声地吟诵起白居易、杜牧等多位诗人的《七夕》来。当我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诗歌是描写节日的吗?”他们又摇头晃脑地背起了《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清明》,这都赖于阅读的积累。

4.仿写实践,指导到位。很多老师的写作课是让学生看《名师作文》《同步作文》等作文辅导书,普遍存在指导不足,缺乏方法指导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我们要找准每单元的写作切入点,进行仿写实践。例如教学《观察日记》时,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观蚁》《植物的运动》等文章,尝试用一个猜测的开头拉开这一篇观察日记的序幕。

我给学生设计了以下的读写联动练习:“有很多观察日记都是用一个猜测开头的。例如《观蚁》的开头:听说蚂蚁的力气可真大,能搬动比自身体重多倍的重物。我想做个试验,请你把自己听说过但不确定的,或者把自己不太明白的事,开门见山地写出来,然后慢慢观察。边观察边写日记,观察的过程中要有思考。快行动吧!”学生脑袋里本来就有无数个为什么,我一引导,思绪就像涌动的山泉,纷纷提笔写下自己的小疑惑,回家开展观察研究小实验……这种写作练习没有任何压力与负担,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在学中收获,谈何畏惧?

5.创设平台,成果展示,获取成功,建立自信。面对写作这一“苦差事”,没有天生就愿意写的孩子。如果他们的作品经常得不到认可和欣赏,屡受挫败,没有成功感,缺乏写作自信。久而久之就更加畏惧,因此树立学生写作自信尤为重要。有了自信心,学生才不会畏惧,更乐于写作。

为了给学生树立信心,我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开展“美文读写分享会”、“我的作品发布会”等活动。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赏后,获取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形成良性心理暗示,从而乐于写作,爱上创作。

一个学期下来,他们为自己的习作配插图,编目录,编辑成精美的作品集,在班上互相传阅,尝到了创作的甜头,后来萌发了要当小作家的美好梦想,纷纷表示要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于是,他们收集个人生活照,撰写自我介绍,选座右铭,选取优秀作品……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期盼着与同学分享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就这样,他们圆了一场作家梦。

与此同时,我每周定期赠送获得“创作之星”的学生一本他们喜欢的书,激励他们继续阅读,平时鼓励他们参加各项征文比赛,向报纸、杂志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一沓沓奖状,一篇篇佳作见报,一张张稿费单如约而至。

写作,是兴趣;写作,是习惯;写作,也是心灵的营养师。主题阅读是攻克学生写作畏惧心理的有效灵药,让学生爱上写作,形成习惯,愉悦心灵。主题阅读能让每一位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真正的读者;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爱上写作,成为真正的“小作家”。

猜你喜欢
比尔盖茨心理
比尔·奈谈支持科学论证:疫情本该已经结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乔致庸的退与比尔·盖茨的让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