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20-12-18 17:58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李菲菲
小学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验式文本情感

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李菲菲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存在学生阅读效果不佳的现象,学生无法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究其根本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复杂的理解过程,过于强调阅读技巧和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为了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让文本发挥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的价值,教师就应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使得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有效体验。

一、介绍创作背景,引导整体把握

天下文章千千万,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背景。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文章的创作背景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助力学生发展。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创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适时地向学生进行创作背景的介绍,感悟语文的魅力。

《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是由鲁迅先生所写。课堂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等,使学生在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中更好地感悟文章的内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一生创作出了无数的作品,并将思想渗透在文学作品中,抒发了对社会境况的感慨,本篇文章选自小说《故乡》,描写了作者在1919年回到故乡期间的所见所感,写出了当时社会的悲凉沉郁,以及作者对未来的希冀等。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上述内容后,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更深刻的体会。

显而易见,教师为学生介绍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常识,从背景出发理解文章中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创建生动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相比于抽象的内容来说,生动的教育情境能够给学生更加强烈的刺激,营造感性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由此可见,情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体验十分重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情境塑造的方式,学生很难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移到主动的情感体验状态。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视听功能给生动情境的创建打开了突破口。

以《荷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促进直观情境的创建,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伊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段介绍荷花的视频,学生跟随镜头细致的介绍了解荷花。随后,教师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姿态的荷花,在直观的景色中进一步体会荷花的颜色和形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技术将文本中的抽象语言转化为可视化的影像,帮助学生在形象化的图片中体会“挨挨挤挤”“大圆盘”等词汇的含义。课堂结束前,教师再次播放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塑造直观的情境能够增强学生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的体验,使学生切身体会作者笔下的事物,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反复诵读文本,领悟文字内涵

每篇文章都是由大量文字组成的,学生的文字领悟能力会影响文本的理解效果和学习质量。诵读是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常见且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整合文字,理解文章意思,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深入文章字里行间,体会游走在文字中的文学魅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当有效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诵读,领悟文字内涵,助力学生高效率学习。

比如,在《观潮》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在“读”中增强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指导学生通读文章,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有一个浅层次的认识。随后,教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本节课的范读音频,在配乐范读中进一步体会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恢弘气势,认识到作者对钱塘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赞赏之情。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为自主诵读奠定基础。解决生字难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朗读文章,通过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表达学生对钱塘江潮景色的钦佩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最后,开展配乐诵读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诵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体会,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体会文字之间的情感。

四、自主思考讨论,升华体验效果

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已经有一定的知识认知经验,并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时,应当摒弃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主张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讨论的空间,升华学生的想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体验式阅读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学生的阅读学习指明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进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描述的老虎的样子,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首先,为学生播放一组老虎的图片,学生先通过图片了解老虎的不同状态。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作者笔下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明确阅读的方向,自主思考,从而展开有效的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与大家分享讨论结果。

从上述案例可知,体验式阅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讨论,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地把握阅读教育的作用,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灵体验,深刻认识阅读的创造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猜你喜欢
体验式文本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