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探讨

2020-12-21 08:51孙巳茵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溶栓

孙巳茵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0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又称脑缺血性疾病(ischemic cerebral diseases),是不同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该病病理机制复杂,发病原因繁多,但临床常见病因为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该病患者常出现症状为口角歪斜、语言笨拙,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1-3]。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本文重点观察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病例尾号单双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 例,观察组患者15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男9 例,女6 例,年龄为45-75 岁,平均(53.25±2.75)岁;观察组男7 例,女8 例,年龄为50-80 岁,平均(55.15±1.45)岁,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其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15 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案。

观察组15 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方案: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10%(1min),其余90%剂量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中连续静脉滴注,60min 滴完(最好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结束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确保药物剂量准确。24h 无禁忌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共21 天,以后改为维持量100mg/d。

溶栓后注意事项:①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在静脉滴注过程中15min 一次,6h 内30min 一次,此后60min 一次,直至24h。②患者出现严重头痛、血压急剧增高、呕吐等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CT 检查确认是否颅内出血,进行紧急处理。③给予血压、血氧、体温监测,出现特异性变化酌情处理。④溶栓结束后24h 严格卧床休息。⑤溶栓后24hCT 检查,观察有无出血。⑥注意溶栓后24h 内不使用肝素及抗血小板药物。⑦病情无特殊变化,溶栓24h 后、第1、3、7 天常规复查头部CT。⑧溶栓后1、2、3、7、14、30、90 天记卒中量表NIHSS,90天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双人核对双人录入的方式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 软件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数据以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采用频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行多组间比较,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NIHSS 评分,观察组为(8.56±2.35)分,对照组为(16.34±3.6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ender Index 量表评分,观察组为(76.45±1.85)分,对照组为(39.23±0.7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缺血性的脑血管病比较常见和多见,往往发生于中年以上,中老年人在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基础上,发生脑动脉血管的闭塞、栓塞、血栓形成等造成大脑供血缺失,相应脑细胞功能损害、细胞的坏死缺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病灶[4-6]。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坏死造成的一种疾病,该病的主要原因便是脑血管阻塞或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迅速,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在短时间内破坏,致使正常生活、工作受到影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便是溶栓,患者在发病后及时接受溶栓治疗不仅能够避免脑血管阻塞,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是目前神经内科常用的两种溶栓方式,二者均能够控制患者病情,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则是临床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治疗时利用溶栓药物通过静脉来达到溶栓目的,操作简便,且治疗花销较低,不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rtPA 对纤溶酶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特异性局部溶栓,因此,在为了提高溶栓效果,且患者有能力负担治疗费用时,rtPA 可作为静脉溶栓的首选药物。

本次的研究结果简述: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照两组患者溶栓后NIHSS 评分,观察组为(8.56±2.35)分,对照组为(16.34±3.65)分;Bartender Index 评分,观察组为(76.45±1.85)分,对照组为(39.23±0.7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观察两组住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6.66%,低于对照组的66.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恢复起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安全可靠,临床疗效较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脑血管病知多少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