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比较

2020-12-21 08:51谢志杰柳秋羽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椎板开窗腰椎间盘

谢志杰,柳秋羽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国临床中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且该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属于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诱发患者腰腿疼痛的主要骨科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劳动强度和外伤程度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依然无效的患者需及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往多通过椎板开窗术治疗,然而疾病复发风险较高,并且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术后的并发症率较高,且手术后的恢复进程缓慢。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微创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1]。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是近年来临床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案,该手术的应用具有手术疗效确切,对于患者脊柱稳定度产生影响较小,手术创伤较小和术后康复进程较快等一系列特点,因此也受到学者、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然而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还尚未达成统一意见,鉴于此,以下将着重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或者PELD 术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 年8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7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依据术式差异分组,即观察组:35 例,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4-57 岁,平均(39.2±0.5)岁;体质量指数18.7-24.6kg/cm2,平均(22.06±1.35)kg/cm2;疾病类型:中央型突出患者共计11 例,极外侧型突出患者共计5 例,以及旁中央型突出患者共计19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时间4 个月至13 年,均值为(4.2±1.3)年。对照组:35 例,男18 例,女17 例;年龄22-58 岁,平均(38.9±0.6)岁;体质量指数18.5-24.5kg/cm2,均值为(22.07±1.33)kg/cm2;疾病类型:中央型突出患者共计12 例,极外侧型突出患者共计6 例,以及旁中央型突出患者共计17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时间5 个月至13 年,均值为(4.3±1.1)年。2 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由腰椎正侧位X 线片或者腰椎CT 及MRI 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并且伴随不同程度的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等情况;②患者经过保守治疗>3 个月仍然无效或持续复发者;③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患者。排除标准:①具有手术应用禁忌症者;②合并双侧或存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者;③存在腰椎间盘感染性疾病者;④存在认知、语言、听力或精神等功能障碍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完善或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观察组行PELD 术治疗,术中保持俯卧体位,应用“U”型垫使患者腹部保持悬空状态,利用C 臂X 线明确皮肤进针点,并进行体表标记。完成消毒铺巾准备工作后,应用0.5%利多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之后依据患者的体表标记点进行穿刺针刺入,并于X 线辅助下确保穿刺针的进针位置准确,拔出针芯后顺穿刺针注入适量美蓝溶液,确保能够浸润患者椎间盘。顺导丝在皮肤做小切口,长度约7.0mm,置入导棒并实施扩张导管,确保手术通路能够逐步扩大。运用环钻及磨钻对上关节突前上侧进行打磨,之后使椎间孔和椎管进行逐级扩大,放置人工管道,并经由工作套管置入椎间孔镜。通过髓核钳将发生突出或者脱出的髓核组织充分切除,观察并对神经根进行松解,完成后纤维环撕裂口需要皱缩成型并彻底止血,后取出操作设备,对伤口进行缝合与包扎。同期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术中为俯卧体位,应用“U”型枕确保腹部能够悬空,在C 臂X 线辅助下明确椎间盘并进行标记,结合术前的定位标记,将患者病变的椎体棘突作为操作中心,在背部的正中处做长度4.0cm 的切口,之后对皮肤筋膜和皮下组织进行逐层切开,对于棘突以及椎板后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使病变一侧椎板得以充分显露。再利用咬骨钳对于部分椎板进行咬除实施开窗,针对硬膜外黄韧带进行去除,以便使硬脊膜和神经根得以充分显露。对于后韧带和纤维环进行切开,并对突出髓核与髓间隙中的游离髓核进行充分摘除。

1.3 评价标准

①比较2 组的常规围术期指标,如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后的离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的住院天数等。②参照MacNab 标准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分为优:即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肌力水平恢复正常,能够直腿抬高>70°,良:即存在轻度的临床症状表现,然而未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患者直腿抬高较术前提升>30 度,且术后肌力水平达到4 级。中:即症状缓解,直腿抬高不足30°,肌力水平达到3 级。差:即症状未改善,同时仍需应用止痛药物治疗。③应用VAS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分别在患者手术前、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以及术后6 个月对其腰椎局部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该评分法中得分为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④观察2 组手术后发生的患肢感觉敏感、椎间隙感染以及硬膜撕裂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以SPSS 19.0 分析,数据标准差以()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均少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2.2 手术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4.29%,对照组为82.86%,且P<0.05。

表2 2组手术优良率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发病趋势,虽然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然而仍有部分患者运用保守治疗方案症状仍未改善,还需接受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及更新,PELD 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发现[2-3],该手术中麻醉风险能够显著降低并缩短患者的手术切口,并且有利于缓解术后的疼痛度,许多患者在数日或当天便可恢复适当的离床活动;同时PELD 手术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康复训练。PELD 手术的运用则经由患者三角区域放置工作通道,能够对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可确保脊柱结构恢复稳定,有利于尽可能降低患者脊髓损伤情况。除此之外,在内窥镜的辅助下能够直视操作,可对纤维环神经根和椎间盘等组织进行清晰的观察,有利于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因此更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治疗价值[4-6]。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采用PELD 的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前者更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降低手术创伤,同时有利于提升术后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椎板开窗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基于3D打印配准模板的脊柱机器人系统在椎板切除中的应用
颈后路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人工椎板的研究进展 *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腰椎后路微创手术的相关解剖研究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