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21 08:51刘江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普外科开腹微创

刘江

(武威市中医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在急诊普外科手术中,急腹症是常见的临床病症。急腹症是一类以腹部急痛为特征的疾病总称,种类很多,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甚至恶化,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患者起病时一般无先驱症状,通常因腹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紧急入院,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空腔器官穿孔等。患者入院后,需紧急处理,通过体格检查、B 超、CT 或MRI 影像学辅助检查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及严重程度后,才能制定手术方案[1]。但是,对于病灶较为隐匿或病情复杂的急腹症患者,需要开腹做进一步探查,明确病因。微创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腹腔镜微创技术广泛开展后,诊疗水平迅速提高,使患者获益[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探讨了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急诊普外科收治的54 例急腹症患者,将其纳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 例。实验组男15 例,女12 例,年龄38-61 岁,平均(49.5±2.2)岁,腹痛发作时间1-4小时,平均(2.5±0.2)小时,其中急性炎症感染12 例,空腔穿孔9 例,妇科疾病6 例;参照组男13 例,女14 例,年龄35-60 岁,平均(49.2±2.1)岁,腹痛发作时间1-5小时,平均(2.6±0.3)小时,其中急性炎症感染15 例,空腔穿孔8 例,妇科疾病4 例。两组一般资料在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组对象均确认为腹膜炎体征,符合急诊手术指征;②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③本次研究已取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存在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②有麻醉禁忌症者;③严重心肺功能损伤者,无法耐受CO2气腹;④已发生中毒休克者[3]。

1.2 方法

两组均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操作。参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根据术前检查以及疼痛位置,在腹部作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进入腹腔,对可能发生病变的器官进行探查,明确病灶后,进行手术治疗,术毕,逐层关闭腹腔[4]。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脐轮下缘作一个约1cm 的切口,将气腹针刺入腹部,开启气腹机,注入CO2,形成人工气腹。将腹腔镜自套管插入腹腔,在摄像系统辅助下,依次探查肝脏、胆管、十二指肠、阑尾等组织器官,怀疑妇科疾病者,还需进一步探查盆腔,确认病灶后,根据手术需要,在腹部再作2-3 个手术操作孔进行治疗。操作完毕后,退出腹腔镜,缝合切口。两组术后均予以抗生素治疗,积极控制感染[5]。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②观察并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疼痛、腹腔出血和电解质紊乱,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实验数据,以(n/%)的形式表达计数数据,用χ2检验;以()的形式表达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P<0.05 作为统计值差异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从表1 可知,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效果更加显著。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从表2 可知,实验组并发症仅1 例,占3.70%,参照组共8 例,占29.63%,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诊普外科的急腹症患者起病急,病情重,需要及时作出诊断,开展手术治疗。由于急腹症起病可能是由于急性炎症、穿孔、梗阻、出血等造成,涉及到腹部多个不同的组织器官,表现形式多样,在手术方案拟定前,必须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及病情发展状况,特别是一些复杂病例,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灶时,必须开腹作进一步探查[6]。传统的开腹方式由于切口大,在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且出血量多,导致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严重,不利于术后康复[7]。

通过对本次研究工作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对两个小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中,参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63,%,而实验组的发生率仅为3.7%。从这一数据的对比上,可以直观看出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所在,以及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该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能够促使其身体尽快得到恢复。另外在手术时间等指标上,基于腹腔镜微创技术所开展的手术同样具有优势[8]。

在腔镜种类和功能日益丰富的背景下,腔镜微创技术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腹腔镜微创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可完成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溃疡病穿孔修补术等。在急诊普外科中,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急腹症患者的诊疗时间,有利于疾病的及时确诊,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同时,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有利于降低手术引起的机体局部创伤和全身反应,明显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对身体的生理干扰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另外,由于术后留下的瘢痕小,更符合人们对美观的需求[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下,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普外手术中,腹腔镜微创技术对患者的创伤小,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提高了手术效果,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而作为医护人员,在借助腹腔镜微创技术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还需要严把手术流程:一方面应当从术前准备入手,医生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缓解患者的恐慌心理;另外一个方面,术中医生应严格规范开展手术,并注意动作的舒展性,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0]。此外,术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旦检测到异常应及时确定原因,保证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较低。当然,医护人员要按时对病房进行消毒,避免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症状。

猜你喜欢
普外科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