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12-21 08:51潘鑫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周牙周炎

潘鑫

(河北省涉县医院,河北 涉县 056400)

0 引言

牙周炎是口腔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后患者的牙龈、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等都会受到侵害,其特点在于病程及侵害均发展缓慢,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多种,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以控制病情,以免不断恶化引发严重后果[1]。临床对牙周炎患者常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但随着其应用频率的提升,局限性逐渐呈现出来,牙齿畸形得不到改善不但会影响口腔使用,同时也破坏美观,有鉴于此本院近年尝试对牙周炎患者在传统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配合其它治疗措施,最终采取联合口腔正畸干预手段,取得了突出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来自本院于2017 年至2019 年间收治确诊为牙周炎患者群体临床数据,在其中随机抽取80 例。患者中男37 例,女43 例;年龄在19-39 岁,平均(25.1±4.7)岁;病程在1-17 个月,平均(8.2±2.0)个月。纳入标准:患者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炎出血指数在计算后均不超过25%;有咬畸形情况存在;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有精神异常难以正常沟通。入选后对患者进行数字编序,通过盲目均等排列方式完成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40 例,在完成分组后为确保组间数据差异程度不会影响对比研究的有效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后提示上述相关数据均为P>0.05,并无意义,可做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手段治疗,在手术治疗前便对患者进行专业的牙龈清洁处理,刮治存在于牙龈之下的化脓组织,对压根进行平整治疗,能够更好的抑制并消除其菌斑。对于牙骨收到严重损害且确认存在已经恶化出现有深牙周袋的换牙应用牙周翻瓣术进行治疗,在完成妥善修复治疗后,牙周骨缺损区域相对较低的牙槽嵴边缘置入人工骨,然后缝合粘骨膜瓣,将受到损伤的牙龈组织彻底清除。

观察组患者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联合手段治疗,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操作手段和对照组相同,而后联合口腔正畸,对口腔应用磨牙粘接颊面管进行固定,对于出现移位的牙齿段将直丝弓矫正器置入,对相应的牙齿应用0.25mm 镍钛丝进行排列固定,保持整齐,将镍钛丝移动以达到关闭牙间隙的效果,为后续操作提供便利和坚实基础。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每间隔3 天为患者牙齿进行1 次清洁治疗,每间隔1 周检查患者的牙周恢复状况。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以下牙龈指标进行检测:GI(牙龈指数)、PLI(菌斑指数)以及SBI(龈沟出血指数)。

在力量足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应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价,分数在0-10 分间,分数与疼痛感呈现正相关联系[2]。

疗效标准: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牙周炎相关临床症状诸如疼痛、红肿等消失,牙周的附着水平有所下降,同时检测牙周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以及牙周可触及深度等均恢复正常,牙周外观发现无异常,为显效。患者完成治疗后其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牙周附着水平有所改善,同时牙周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以及牙周可触及深度等有所改善,牙周外观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牙周上述相关症状、体征等均无改善甚至发生恶化,为无效[3]。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说明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 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卡方检验,并通过()与[n(%)]做描述,如提示P<0.05 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牙龈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相关牙龈指数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疼痛程度

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在完成疗程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所得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下牙龈指数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下牙龈指数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种治疗方案下疼痛程度评价比较(,分)

表2 两种治疗方案下疼痛程度评价比较(,分)

2.3 临床疗效

病情疗效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对应为87.5%、97.5%,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种治疗方案对牙周炎患者疗效比较

2.4 咀嚼功能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评分为(5.6±0.4)分,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7.4±0.6)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评分为(5.4±0.5)分,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9.4±0.8)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得到改善,研究数据表明,对牙周炎患者实施正畸联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

3 讨论

当前牙周炎已经成为口腔临床的常见多发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的牙齿出现严重畸形变化,同时也会诱发牙周骨质结构、附近相关软组织出现溃烂及坏死,降低患者的口腔舒适体验以及正常外观,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4-5]。

牙周炎具体情况包括牙周袋、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等,同时因为牙齿的排列顺序不准确,修复体措施不合理以及食物的堵塞等都会恶化牙周炎病情。对牙周炎疾病需要严格遵循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6],以往对牙周炎患者单纯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但在本次研究当中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在牙龈指标、疼痛改善以及疗效方面均有显著优越性。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应用为牙周炎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将已经被破坏的牙周修复而后再生,给予口腔正畸手段对新生的牙齿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畸形错位情况,同时对防止部分牙齿出现咬牙合畸形也有积极价值,两者相互配合除了对牙周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就整牙齿,改善颅面、颌骨,保障牙齿的美观与整齐。

本次研究数据如下:经过口腔正畸联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I(牙龈指数)、PLI(菌斑指数)以及SBI(龈沟出血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也得到缓解,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降低更明显,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总人数为35 人,占比为87.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总人数为39 人,占比为97.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更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表明,对牙周炎患者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牙龈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能够更好的抑制并消除其菌斑,对口腔应用磨牙粘接颊面管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牙龈恢复健康,缓解牙龈疼痛情况,促进患者恢复咀嚼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确认为牙周炎患者在拟定治疗方案时,可在常规牙周组织再生术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可缓解口腔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保障病情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周牙周炎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偏侧咀嚼对牙周组织及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