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1 08:51张佳星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床边治疗师医务人员

张佳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0 引言

本研究将以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入手,探究提高人员素质后将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流程进行应用的实际效果,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ICU 科室在职医务人员,对其展开研究,将我院自行设计的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认知情况问卷进行发放,并进行对照。所有调查的医务人员中,共有14 名,男5 名,女9 名,平均年龄为(43.23±3.20)岁。ICU 患者人数为100 名,其中,男44 名,女56 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34±3.23)岁。

1.2 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采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等方法,自行编制医务人员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方案问卷,并开展专家会议,将问卷进行修整,其问卷中共包括了15 个题目,主要将Likert5级评价方法进行应用,主要包括1-5,分别为完全不同意和完全同意,分数越高,表明人员的认知情况越好。

研究方法:促进多科协作小组成立,主要包括护士,呼吸治疗室,ICU 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将国外的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借鉴,对人员展开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认知培训,保证不同成员分工明确,病人的主要医师主要是进行每日唤醒和早期康复锻炼的初始评估,给予符合标准患者注意事项的告知,而床边护士则对唤醒操作的具体实施和评价进行掌握,为康复治疗师的功能锻炼方案具体措施落实进行协助,而呼吸治疗师则对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进行评估,保证患者安全[1]。

方案实施:首先,给予气管插管患者进行评估,针对没有每日唤醒禁忌症和活动性癫痫等问题的患者,也就是符合本实验开展的患者给予医嘱,床边护士将每日唤醒流程进行具体实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护士在每天早上9 点开始停止患者的镇静药物共计,在患者医师清醒时,如果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指令动作,或是存在躁动不安,心率,血压等指标出现明显升高情况时,需要再次给予患者镇静药物,需要对实施剂量进行控制,最开始为镇静前剂量的一半,后期则需要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唤醒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并注意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评估,早期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在达到拔管指征后,尽早拔管。其次,针对能够顺利实施每日唤醒的患者,在实施第二天,需要通过病人的主管医生开出康复会诊医嘱,然后在康复科医师做出相关评估后,根据康复锻炼标准,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2]。康复治疗师需要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入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保证实施循序渐进,保证功能锻炼实施有效性,最初给予患者一级锻炼,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床上的被动关节运动,并每2 个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最后的训练标准为四级锻炼,主要实施是患者在康复治疗师和护士,呼吸治疗师的协助下实现坐在床边或是椅子上,每天保证坐位时间在20min,就达到四级锻炼水平的患者来说,需要将家属探视时间进行安排,并由床边护士,呼吸治疗师和护工等共同协助患者坐到椅子上,床边护士需要加强对管路安全的保证,而呼吸治疗师则需要保证患者气道安全性,康复治疗师在患者下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康复锻炼计划进行调整[3]。最后,主管医生,康复治疗师,床边护士和呼吸治疗师需要共同参与到患者的床边查房工作中,保证医务人员对患者色的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掌握,能够加强沟通交流,将早期功能锻炼床边提醒卡片进行应用,康复治疗师可以根据锻炼方案的变更,提醒患者将康片上细则进行更改等,从而保证所有医务人员都能够及时的对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情况进行了解,更有利于主管医生对病人的治疗计划进行调整。

1.3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 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χ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 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认知情况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医护人员对每日唤醒和早期康复锻炼的认知情况评分得以明显提高,其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认知情况比较()

表1 实施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认知情况比较()

2.2 患者住院情况

给予患者干预后,患者的ICU 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得以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50,但是总住院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表2 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就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其通常处于生命相对脆弱的时期,很多患者对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镇静药物进行应用,使患者进入“休眠”状态,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精神和身体上的不适。但是过度的镇静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近些年重症学得以发展进步,人们逐渐提出每日唤醒,呼吸功能锻炼和谵妄管理等,为重症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但是集束化策略的应用实施,其中却存在较大的障碍,像医务人员知识缺乏,缺乏合作和交流不畅等,都对其方案实施造成了阻碍作用。需要促进医护人员素质的增强,对其展开统一培训,提高对早期功能锻炼和每日唤醒操作的认识程度,从而保证实施有效率,本研究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室中将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方案进行应用,可将病人的ICU 停留时间缩短,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床边治疗师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叮咛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理由不成立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