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

2020-12-21 08:51杨青松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内耳突发性高压氧

杨青松

(宁波市海曙区第二医院,浙江 宁波 315000)

0 引言

突发性聋是一种发作突然、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在短短几分钟或是数小时内,患者听力会降低到最小,同时伴随有耳鸣、眩晕的症状表现,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速度快、致残率高的特点[1]。临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目前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手段,常是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例如抗凝、抗病毒、激素等,但总体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因内耳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有一定关联,有研究提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密切关系[2]。高压氧能促使血液氧分压增高,对内耳组织缺氧问题、微循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本次实验提出采用高压氧与激素联合的治疗方案,并考察其具体治疗效果。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观察对象

对我院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76 例,按计算机表法划分两组:激素组、联合组,各组归入患者38 例。激素组中男、女组成各有21 例、17 例,年龄22-70 岁,平均(46.3±3.5)岁,病程1-12d,平均(6.4±0.5)d,发作部位:左耳20 例、右耳18 例。联合组中男、女组成各有22 例、16 例,年龄21-67 岁,平均(45.1±3.3)岁,病程1-14d,平均(7.3±0.6)d,发作部位:左耳21 例、右耳17 例。两组实验观察对象皆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是突发性耳聋,且已将符合以下条件者剔除在外:①由明确病因致听力受损者(梅尼埃病、噪声性耳聋等);②对糖皮质激素禁用、慎用者;③有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女性。两组之间差异性不大,符合下文对比要求(P>0.05)。

1.2 治疗方法

入院确诊后所有患者皆常规使用扩血管、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对症药物治疗。

(1)激素组。经鼓室灌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使用剂量为40mg,指导患者取平卧、侧头位,先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外耳道进行消毒,借助耳内镜,在鼓膜前下或者是后下象限开始鼓膜穿刺,当观察到中耳腔内有液体,即代表注入成功。注入药物后,在平卧位下、保持患耳向上,半小时内尽量避免有吞咽、讲话或是擤鼻的行为,尽量延长鼓室内药物作用时间。每2 天治疗1 次,共计治疗5 次,疗程10 天。

(2)联合组。高压氧治疗:将高压氧舱设定好治疗的压力:0.25MPa,加压时间20 分钟,稳压时戴面罩吸氧1h,之后休息10 分钟,再减压30 分钟。每天1 次,治疗10 次,疗程10 天。激素治疗方法与激素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①听力改善[3]:记录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最佳听阈值,计算与治疗前的差值,作为听阈提高水平判断依据:痊愈:恢复症状,或达到健耳水平;显效:提高水平超过30dB;有效:提高水平未达到30dB、但超过15dB;无效:提高水平低于15dB。②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在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其4mL 静脉血,肝素抗凝,并使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③统计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差异。

1.4 数据统计

数据当中的效果评价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使用t与χ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 19.0软件统计。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

联合组38 例患者,其中痊愈15 例、占39.5%,显效10 例、占26.3%,有效9 例、占23.7%,无效4 例、占10.5%,治疗总改善率为89.5%(34/38)。

激素组38 例患者,其中痊愈9 例、占23.7%,显效6 例、占15.8%,有效11 例、占28.9%,无效12 例、占31.6%,治疗总改善率为68.4%(26/38)。

联合组患者听力总改善率89.5%要更高于激素组的68.4%(χ2=5.067,P<0.05),检验值有意义。

2.2 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并无差异性(P>0.05),经治疗皆有一定改善,同时联合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皆要低于激素组(P<0.05),检验值有意义,见表1。

2.3 统计组间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长短

联合组患者症状改善平均时间(5.2±0.6)d 以及住院平均时间(10.3±0.9)d 均显著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平均时间(7.2±0.8)d 以及住院平均时间(15.2±1.3)d 短(t=7.155,13.859),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也叫做特发性耳聋,虽然并未明确其确切病因,但大都认为和内耳循环障碍有关[4]。内耳当中仅有1 条内听动脉予以供血,并没有侧支循环,毛细胞和毛细血管又相隔甚远,当氧从毛细血管扩散至毛细胞处时、已不再具有很高的张力,因此造成内耳供氧不足问题,由于缺氧,毛细胞脆弱、易损伤,最终造成突发性耳聋。

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使用激素抗炎抗水肿、进行神经营养治疗等。其中糖皮质激素属于是常用的基本方法了。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突发性聋的首选药物,兼具抗炎、抗病毒以及免疫抑制等作用,通过与人体耳蜗中的受体相结合,起到减少亦或是增加基因转录的作用,对内耳细胞中的毛细胞扩张加以抑制,缓解水肿问题、消除血管痉挛,能因此对耳蜗中的一系列物质代谢产生影响,改善内耳微循环,继而对人体当中的耳内系统供血、供氧均有所改善,药物快速到达内耳,随着免疫抑制作用、抗炎作用的发挥,局部药物起效,恢复内耳听觉与平衡功能,实现治疗目的[5]。目前临床使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给药途径有口服、静脉滴注、鼓室注射与耳后注射等,本文采用鼓室内灌注途径给药,这样一来可避开血-迷路屏障,直接经圆创模吸收、在内耳中扩散,从而保证药物在内耳当中的高浓度,确保药效得以最大化发挥,这种给药途径操作简单,患者的依从性也高。

表1 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

表1 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本文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较于单一采用激素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患者听力改善情况也更好,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6]。分析原因可能是突发性聋患者由于耳内血管纹功能出现障碍、内耳迷路血管痉挛,形成了耳蜗供血动脉血栓,因此单一使用激素治疗时作用有限,配合高压氧治疗更好的促进药物渗透,改善耳内缺血、缺氧问题,由此也提示,改善血流变指标的药物可能会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有一定效果,这也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高压氧疗法可迅速提高人体的血氧分压,从而对人体耳内缺氧的状态予以纠正,有利于为患者耳力的快速、良好恢复奠定基础;同时,高压氧还能对免疫球蛋白活性加以抑制,缓解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人体内耳的损伤程度,大幅发挥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通过鼓室内注射激素与高压氧的联合治疗,更进一步实现了从各个方面缓解病人内耳免疫反应的目的,为患者已受损细胞的修复提供良好基础,因此两种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相较单一使用激素治疗更佳。

总结上文可知:高压氧联合激素的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流变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猜你喜欢
内耳突发性高压氧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恐龙内耳的秘密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东亚古人类化石中发现“尼人内耳迷路模式”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