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1 08:51张建凤陈燕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医护直肠癌康复

张建凤,陈燕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营养不良现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水平,使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加快[1-2]。本研究就针对医护一体化康复理念结营养干预在该部分患者手术期间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干预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96 例,为本院在2018 年6 月至2019 年9 月所接诊,任意选取组中48 例,在手术期间对应干预操作以常规模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48 例,则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进行运用,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5 例,年龄34-67 岁,平均(54.23±1.39)岁。而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0 例,年龄33-70 岁,平均(58.91±1.92)岁。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上述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结直肠癌;②患者家属及其本人知晓相关研究内容并签字同意;③本研究经本院伦理研究委员会讨论通过。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②患有其他严重脏器异常患者;③治疗存在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内容包括基础健康知识宣讲、心理干预、全流食营养供给、常规方法安置胃管,于手术进行前1d 禁食并给予清洁灌肠操作,在手术当中采用全身麻醉配合医师、手术后予以止痛药物注射,严密监视造口周边的干预。在胃管把处置后按照流食-半流食-正常饮食的规律结合患者情况进行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

观察组:而观察组在干预过程中,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干预模式,具体干预方案如下:

(1)成立一体化快速康复干预小组,有科室主任或者有经验资历的护师带头,针对患者病情展开探讨会,具体分析病情,具体制定干预方案。并定期对快速康复干预小组进行培训,以护士长为小组组长,通过统一分工合作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同时在开展小组培训过程中需要对干预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提高干预人员快速康复干预理念和认知,使干预人员干预能力和技能得到加强。

(2)健康宣教与心理准备。基于部分患者缺乏健康知识以及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针对性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针对患者病情展开健康知识宣讲,基于患者病情主要表现向患者进行讲解,在讲解和知识宣教过程中通过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干预人员需要采用耐心、细心的态度倾听患者内向想法,并对患者内心顾虑和疑惑进行讲解,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提高患者干预、治疗依从度。在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仍然存在心理问题的,采用心理引导方式进行引导,健康宣教的同时完成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播放视频、音乐疗法等改善患者心理问题,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3)手术前肠道准备工作。需指导患者在手术前6小时禁食,科学指导患者使用二乙醇电解质散剂,且在手术前4h 口服葡萄糖溶液,服用量约200mL。干预人员需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有慢性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及时评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异常症状,并做好对应准备工作。

(4)术中干预。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针对手术室温度以及湿度合理进行把控,并做好对应保温工作,选用温盐水针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为保证患者体温正常,避免患者内分泌紊乱、凝血异常等情况,可以通过液体加温、加盖温毯等方式保证患者术中温度在36℃-36.5℃。术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安置引流管,若患者切口较小且渗出液较少,则可以不安置引流管,但在术后需要针对患者渗出物各方面情况密切进行观察。

(5)术后常规康复干预。术后疼痛属于该部分患者在术后最为常见正常,干预人员需充分借助镇痛泵对患者进行镇痛干预。术后体位以半卧位为主,同时需注重术后营养补给,指导患者合理饮水,加速麻醉药物的排出。考虑到患者在手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休息,干预人员需及时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并辅助患者更换体位,以免出现局部组织受压的情况,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活动。

(6)饮食干预。为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为患者实施实验室检查,针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实施评估,为患者实施营养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于营养干预的情况进行了解,并重视营养干预,术前三天需要为患者实施饮食习惯、年龄、营养状况评估,为患者实施饮食方案的制定,患者饮食干预可以按照每日25kcal/kg 的剂量为患者进行方案制定,如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为其增加到每日30kcal/kg,指导患者给予其全流质食物以及半流质食物,术后第二天需要为患者进行饮水指导,患者需要大量饮用白开水以及生理盐水,患者进食浓度可以由低浓度逐渐过渡到高浓度,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进食速度进行调整,避免患者出现腹胀以及腹泻等不良情况。

(7)运动干预。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并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使其保持干燥,对患者的肢体等进行按摩,同时对于创口恢复较为明显患者,可以鼓励患者下床运动,通过扶床训练等方式,适当通过慢走、打太极等运动方式,增强患者体质。在运动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需要全程陪护,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统计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以SF-36 量表进行评估)、心理状态(借助SDS 量表评估)、住院时间以及恢复过程中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 19.0 处理,以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表示,t检测,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P<0.05 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治疗期间心理状态、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期间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对比分析

3 讨论

结肠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常见于患者胃肠道中,属于一种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在早期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通过体检等方式进行查明。随着肿瘤疾病的不断恶化,癌症肿瘤细胞不断扩增,患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便血、腹泻、便秘等症状,且存在局部腹痛现象,患病晚期还会表现出贫血、体重降低等全身性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控制。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为当前临床使用率较高的干预方案,该干预方案以患者为根本,旨在结合患者病症情况展开针对性干预干预工作,以帮助患者迅速康复为中心,达到综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3-4]。从甘涛等[5]研究中已经指出,在该干预模式的作用下,可为手术的成功性奠定基础,缩短手术用时,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在该干预方式的作用下,通过指导患者尽早恢复饮食并下床进行活动,能够直接达到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的作用,增加肠道蠕动速度,此外尽早活动更能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外针对与结直肠癌并发症例如肠穿孔、急性大出血、结肠梗阻等并发症,该干预方式都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避免作用[6]。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问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结合对比干预可以发现,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干预模式的作用下,确实可达到提升临床对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迅速康复奠定基础。

总之,基于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干预模式的多层面优势,可将该干预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运用,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猜你喜欢
医护直肠癌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