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2020-12-21 08:51王静罗媛媛王珍祯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整体

王静,罗媛媛,王珍祯

(德阳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位置出现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女性群体中,位于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前2 位[1]。目前,国内对于乳腺癌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随着循证医疗模式逐渐兴起,以及国内外医疗卫生水平逐步提升,保乳术、改良性根治手术等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了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的护理效果研究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2 例参与研究,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36 例。患者的年龄在33-60 岁,平均(44.36±1.35)岁。根据TMN 分期,可以看出,II 期患者人数为44 例、III 期患者人数为28 例。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注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防止休克发生变化,并且观察呼吸变化。保持患者引流通畅,定期换药。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指导,具体为:

(1)术前护理。手术前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熟悉掌握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和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密切沟通,做好其心理思想工作,并将手术过程以及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以此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以及对该疾病的认知度等,还可以消除患者在手术中存在的焦虑和不安等情况,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要将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所存在的危险性向其告知。在进行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沐浴更衣,并叮嘱其将腋窝处以及手术部位仔细清洁刮毛,在进行该过程时,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小心,以防皮肤受到损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完成相关的检查工作,完成手术区域部位的备皮工作,为主治医生的手术工作做好基础性护理[2]。

(2)术中护理。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一直陪伴患者,并在其进行麻醉之前,要一直用和蔼的语言以及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向患者询问其目前状况等,可有效促使去增加安全感,并使其由于手术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有所减轻。手术中护理工作要求医护人员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提供相关护理。确保手术期间需要使用到的各项器械设备完好,并对手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释。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中对各项物品的名称和数量进行精准核对,并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完成后将患者平稳转移到病房[3]。

(3)术后护理。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用温盐水擦拭干净患者的污渍以及血渍,并协助其将衣物穿好以及被褥盖好后将其送回病房,待患者回到病房后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同时观察患者的伤口是否出现了渗血或者渗液的现象,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是否包扎妥当,是否保持其血液循环通畅。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已顺利完成,该疾病患者手术结束后,需在其皮瓣下常规防止负压球,可以及时且有效的将患者残腔内的积血以及积液吸出,要注意使皮肤紧贴胸壁,可有利于患者皮瓣愈合。手术后要及时地为患者提供随访护理,并在手术后的48-72 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切口无明显感染。耐心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并做好相关解释,以便为患者提供及时心理疏导[4]。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进行统计,判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使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 评分和SDS 评分的总分分别为50 分和41分,得分越高表示两组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状越明显。

(2)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参考中国医院感染诊断指标当中关于手术切口预后情况的评判指标进行评级:①甲级:切口愈合状况较好,无明显不良情况发生;②乙级:患者切口部位有轻微的血块和积液情况,但是没有出现化脓,整体愈合状况一般;③丙级:患者切口愈合状况较差,且有化脓情况发生,需要引流处理[5]。

(3)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手术后并发症问题进行统计,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了切口撕裂、切口感染和切口渗血渗液等问题。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 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指导前,两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对照表(,分)

表1 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对照表(,分)

2.2 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切口整体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对照表[n(%)]

2.3 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出现了6 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6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不良反应对照表[n(%)]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配合手术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确保患者预后稳定,可以采用手术室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增强护理工作的有效性[6]。据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显示,当患者在临床上确诊为乳腺癌疾病时,不仅身体上遭受痛苦,而且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患者出现的紧张和焦虑不安等情绪,都会严重地影响到患者接受手术的效果[7]。因此,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整体护理模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为患者提供整体手术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状况,并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在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过程中,可以建立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通道,为其提供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同时与患者家属一起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8]。再比如,在手术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除了要将各项设备和器械都清点确认之后,还要密切关注到患者的病情体征,手术后做好相应的切口护理,积极预防并防止出现并发症[9]。饮食上主要以流食为主,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逐渐恢复饮食。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上为患者提供手术室整体护理,可以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结束后等多个环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指导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10]。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手术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手术室切口整体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