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

2020-12-21 08:51左保廷李凌云赵洋
智慧健康 2020年30期
关键词:传导有效率神经

左保廷,李凌云,赵洋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直升机支队太谷场站卫生队,山西 晋中 030808)

0 引言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加以控制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以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等功能发生障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在于控制血糖、改善患者微循环,常采用抗氧化应激、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治疗。本研究对入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对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 例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5 例患者中,男23 例,女22 例,年龄42-68 岁,平均(56.2±9.6)岁;研究组45 例患者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2-68 岁,平均(56.3±9.8)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可比性较高,符合对比研究的原则。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相关诊断标准,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内容对患者公开,患者知情且愿意配合,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障碍者,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的饮食、药物和运动治疗,将空腹血糖维持在6-8mmol/L。

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治疗,口服依帕司他片(国药准字:H20040012,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片50mg),每次50mg,每日3 次,连续治疗3 个月[2]。

研究组:实施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依帕司他治疗方法参照对照组,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031126,生产厂家: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5mg),每次0.5mg,每日3 次,连续治疗3 个月[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评价标准:临床症状消失,腱反射和膝反射功能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恢复为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腱反射和膝反射功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为病情好转;上述临床症状均未改善为治疗无效。②神经传导速度对比。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③临床治疗对比。临床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数据信息,()表示计量型数据,本次研究中的计量型数据为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指标,用T检验;[n(%)]表示计数型数据,本次研究中的技术型数据为治疗有效率,用χ2检验,计算后P<0.05 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研究组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恢复(P<0.05),见表2 与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情况()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情况()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情况()

2.3 临床指标对比

对照组和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不大,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4]。因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极易引发血管及神经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医学界认为该疾病与糖代谢异常、微血管病变、脂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典型症状是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等出现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依帕司他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在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同时还可减少山梨醇的蓄积,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5]。而甲钴胺作为维生素B2 的衍生物,对形成神经元髓鞘以及轴突再生有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受损神经进行修复,同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二者联合使用可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表4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mmol/L)

本次研究对90 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差异不明显,说明不同治疗方法对改善指标的效果基本相同[6]。但采取甲钴胺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给予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

猜你喜欢
传导有效率神经
有关神经传导检测表述的建议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很有效率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