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茶花女》中二重唱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

2020-12-22 06:43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花女剧目歌剧

石 垒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 100710)

歌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颇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歌剧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歌剧的艺术形式以及歌剧的艺术内容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了较大程度上的丰富,并不断的趋于完备。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剧已经不再是人们丰富娱乐生活的主要形式,但歌剧的艺术性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著名的歌剧《茶花女》作为抒情歌剧的代表,不仅人物形象独具特色,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其中二重唱的艺术处理方法不仅有效强化了人物心理的刻画水平,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优质的人物角色。《茶花女》歌剧中的二重唱相对于常规的重唱艺术而言有着明显的区别,不仅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人物的内涵,同时也能够采取个性化的表现方法提升整体剧目呈现的感染力。在下文当中,我们就具体对于歌剧《茶花女》中二重唱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 歌剧《茶花女》中二重唱的艺术特征

《茶花女》主要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动人的爱情故事,整个剧目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展开,几乎在每一幕当中,威尔第都安排了二重唱的表现形式。例如,在第一幕当中,借助二重唱展现了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多从相识到相爱的初步恋爱历程,为整个故事奠定的基调;在第二幕当中,薇奥来塔与老阿芒之间的重唱提升了整体的矛盾效果,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整体剧目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第三幕当中,以二重唱的方式展现了男女主人公相见到相离的发展脉络,使得整体剧目更具动人之感。想要更大程度上提升《茶花女》的表现力,歌唱演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了解该剧目的艺术特征。

1.1 二重唱的抒情性特征

二重唱的抒情性对于歌唱的表现力、节奏感以及情感投入有着较高的要求,灵动的表现形式以及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使得《茶花女》更加动人心弦。

在歌剧《茶花女》当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第一次出现情感上的碰撞是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病愈之后,阿尔弗莱多在朋友的邀请之下来到女主人家中参加宴会。男主人公借助歌声表达了对女主人公的倾慕,同样的女主人公也对男主人公有着诸多的好感,伴随着男主人公的歌声,女主人公也跟随着吟唱,虽然旋律相同,但受到身份、背景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二人所表达的感情各不相同。随后,温润的情感逐步被宴会的喜乐所淹没,二人的歌声也逐步与众人的合唱相融合。

女主人公薇奥莱塔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爱情,但真挚的爱情对于薇奥莱塔而言是十分可贵的。在男主人公阿尔弗莱多出现之前,薇奥莱塔从未获得过如此真挚的爱情,当阿尔弗莱多向其示爱时,薇奥莱塔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与此同时又陷入到了矛盾当中。借助二重唱充分体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薇奥莱塔以灵活多样的唱腔劝告阿尔弗莱多另觅良人,而阿尔弗莱多则毫不掩饰的展现对薇奥莱塔的痴迷,在两段旋律的相互交错当中,两种不同的情感在碰撞中汇聚成为了同一种动人的情感力量,最后,旋律逐渐趋于一致,薇奥莱塔也逐渐被阿尔弗莱多所感动。

在第三幕当中,薇奥莱塔美丽的生命即将陨落,在她心心念念的期盼下,终于再次见到了阿尔弗莱多。有情人终究未能相守,他们在无尽的不舍当中唱出了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对难以到来的未来的幻想。阿尔弗莱多将内心相守的渴望徐徐唱出,薇奥莱塔重复着他哼唱的旋律,随后二人重唱,以不同类型的旋律刻画对未来的希望。最后,歌词重叠,旋律交融,在幸福的泪光中,悲伤的结局到来,爱情的极致悲欢也愈发动人心弦。

1.2 二重唱的戏剧性特征

戏剧性的二重唱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冲突性的二重唱。人物之间的情感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人物的情感类型也各不相同,而正是因为差异性的特征的存在,才使得歌剧《茶花女》的整体节奏更具波澜之感。第二幕中薇奥莱塔与老阿芒之间的交流是整个剧目中重要的转折点,薇奥莱塔心理态度也在这一阶段中发生了转变。在这一阶段当中,二重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借助不同类型的段落展示,从更为全面的角度之上勾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其心理和情感状态的转变。这一部分的二重唱多半是借助对话的形式完成的。老阿芒在初见薇奥莱塔时对其有着诸多的误解,因此其对话的口气也更具严厉、冷淡之感,在得知薇奥莱塔生活中的不得已之后,逐步相信了薇奥莱塔对阿尔弗莱多的感情,他的语气也逐步转向柔和,其不再命令薇奥莱塔离开阿尔弗莱多,而是转而采取恳求的方式。而薇奥莱塔对待自己的爱情也十分决绝,她不愿妥协,也不愿放弃,反复倾诉着内心的不甘。随后,老阿芒的声部加入,他们自顾自的表达着内心的情感,戏剧性的矛盾急剧攀升。最后,薇奥莱塔妥协,她同意离开阿尔弗莱多。老阿芒的态度也随之而发生了转变,二者以三度和六度的和声性合唱,旋律逐渐趋同,以此来映衬薇奥莱塔的妥协。

2 歌剧《茶花女》中二重唱的演唱处理

2.1 借助二重唱刻画角色,树立形象

在歌剧《茶花女》当中,薇奥莱塔和阿尔弗莱多是两个最为主要的角色。薇奥莱塔作为剧目的女主人公,整部歌剧较多的以她的视角逐步展开,她的唱段占据剧目的时长最长,推动着每一幕情节的发展。首先,在第一幕当中,薇奥莱塔初次出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对于薇奥莱塔的了解也较为表面,其塑造了一个较为随意、自如,甚至是轻浮、放浪的社交名媛形象。在第二幕当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故事也逐步展开,薇奥莱塔角色形象也更加立体,她对爱情的向往、坚持与守护以及她在面对爱人的利益时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第三幕当中,爱情故事美好的表面上已经布满了尘埃,薇奥莱塔这一角色的悲剧特征逐步展现。薇奥莱塔需要借助不同的唱腔展现其不同人生阶段情感和内心的变化。例如,在游戏人间时,薇奥莱塔灵活的运用花腔体现纵情欢乐的一面;在获得真挚的爱情时,薇奥莱塔运用女高音体现了自己纯真、柔软的一面;在生命即将终结时,薇奥莱塔已经无力再进行反抗,但其内心在黑暗社会中的挣扎从未停止,她借助戏剧女高音展现了内心不甘于此的抗议。

反观阿尔弗莱多,他作为剧目中主要的男性角色,拥有着诸多可贵的美好品质。他有着良好的家世、热情认真的性格,为了充分体现其性格特征,阿尔弗莱多较多的运用到了抒情男高音,以明亮的声音、充满热情的态度,带来了动人的歌唱表演。同时二福来多还需要借助自身的舞台表现力强化歌唱的表现力度。烘托剧目情感,调动情感氛围,以便更大程度上感染受众。

2.2 男女主人公二重唱的演唱处理

首先,在宴会当中,饮酒歌的演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第一次的情感碰撞,这一部分主要以圆舞曲的表现风格,借助生动的旋律以及鲜明的节奏,推动了剧情。阿尔弗莱多爱情的表达,薇奥莱塔在被感动后的迎合,再到众人于宴会之上齐声唱出“今宵的欢乐令人难忘”,充分体现了不同人物角色的情感态度。这一部分的二重唱更加灵活的运用到了声乐的技巧,将动人的旋律与欢快的节奏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了美好爱情的欢乐之感。其中,阿尔弗莱多的感情较为特殊,其初次的爱的表达增添了更多的正式感,表演者借助突出重音的演唱方式,展现了自身对于爱情的信念感。而女主人公薇奥莱塔因身份的特殊性,使其对爱情有着较多的怀疑,因此面对男主人公炽热的爱情表达,其态度更加沉稳,甚至还蕴含着些许躲闪。

其次,第三幕当中的“有情人相逢”一段可谓是整部剧目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久别重逢的薇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多紧紧相拥,他们不停的呼唤着对方的名字。这一部分的重唱节奏更加波澜起伏,且作为情节的转折点和情感的爆发点,要求表演者能够借助自身的气息控制声音,充分体现男女主人公重逢的喜悦心情。薇奥莱塔正处于病中,其生命即将陨落,为了体现病中的虚弱感,女主人公采取了较为特殊的半声唱法,对于表演者的声音控制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反观阿尔弗莱德,其演唱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借助情感表现出来,其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在这一阶段当中同样需要更加灵火的呈现。一个是病弱,垂危的柔弱女子,一个是热情奔放的年轻男子,两个声音逐步纠缠在一起,逐步占领了主导的地位。

2.3 薇奥莱塔与老阿芒二重唱的演唱处理

老阿芒是主体爱情故事当中的旁观者,也是起着推动性作用的第三人。其所处的角色与其传递的情感都与男主人公大相径庭,他的到来不是为了祝福这段爱情,而是为了拆散男女主人公,他的角色形象最初在观众的心目当中相对较为负面,而薇奥莱塔坚定的反驳则充分体现了这一人物角色对待爱情的忠贞。事实上,老阿芒也带着复杂的情感,因此在这些情感逐步明晰之后,老阿芒则转变成为了一位可怜的父亲的角色,其音色从最初的严厉变得更加柔软,甚至透露着些许温情,他以一位长者的姿态表达着他对女主人公的期望。而薇奥莱塔在听到老阿芒要她永远的离开阿尔弗莱多时,薇奥莱塔被深深刺痛,她以持续向上的高音表以反驳。随后二者之间辩论逐步交织,最终薇奥莱塔妥协,她悲痛的放弃既是成全,也是对自己的折磨,她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痛苦的血色。二人的声部配合默契,衔接灵动,颇具戏剧感染力。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歌剧《茶花女》当中,二重唱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赋予了剧目更加深厚的情感,不同声部的交织使得情节的表现力更加突出,句句演唱动人心弦,令人肝肠寸断。《茶花女》之所以能够被塑造成颇受人们青睐的歌剧,不只与动人的情节有关,同时也离不开表演者精湛的演唱技巧的塑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深入的掌握二重唱的艺术特征,寻求更是以表演角色的演唱处理手法,打造更加精彩的歌剧剧目,给予广大观众艺术与情感的丰厚体验。

猜你喜欢
茶花女剧目歌剧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优秀剧目进校园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茶花女吊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