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诵交织文化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探究

2020-12-22 06:43韩陛贤李文畅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茶文化

韩陛贤,靳 博,李文畅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我国文化思想愈发广博,其文化寓意也愈益深厚。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茶文化,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的思想文化精髓于一体,并形成了兼容并包含蓄隽永的文化内涵。而以古诗词为代表的诵读文化,更是包罗万象的涵盖了乡规民约、定纷止争等传统法治理念。因而,传统茶、诵两种文化思想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鲜明的促进作用。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化意识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茶诗、茶书、茶故事,茶道、茶艺、茶歌、茶画、茶联、茶风俗等都是茶文化的具体表象。诵读文化的展示形式同样丰富,诗、辞、歌、赋等等都是诵读的客体,演讲、朗诵、浅吟、低唱都是诵读的手段。而每一种茶、每一首诗文化活动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又不尽相同,却都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最重要的,茶、诵两种文化所蕴藏的德育教化功能,将会在无形中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打下思想基础。

1 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1 传统茶文化内涵和功能

茶文化由茶而生,其实质是茶与文化的一种结合,并且囊括了不同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茶文化兴起于唐朝,盛行于宋明时期,并在清朝末年走向衰败。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其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从历史的长河中穿堂而过的茶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下越来越深邃,其由单一的文化现象转变为一种文化与礼节同行的意识现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文化思想内涵也潜藏着传统礼仪文化的规范制度,其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茶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模式,其社会功能异常强大,其自然朴实的清气能在不同程度上涤荡掉当前社会中的浮华焦躁之风。同时,茶文化中的茶德思想对于大众思想道德的教化也具有鲜明的促进作用。“以茶育人”是茶文化思想的核心,其中所蕴含的“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平和淡然”思想,对于唯利是图的金钱观具有颠覆性意义,大众可以通过茶文化思想内涵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坦然地面对人世间的挫折。其实,茶文化倡导的是无私奉献,其关注的是群体的价值与利益,主张通过修身养性,以个人素质的提高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茶文化与人文主义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其对于个人思想的塑造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最后、而雅俗共赏的茶文化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使他们从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中逃离,能在宁静悠然的饮茶空间中感知茶文化体味生活的本质。因而,茶文化对于大众生活层次的提高具有促进性意义。

1.2 诵读文化思想内涵和功能

诵读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积淀而成的,其发展历史悠久。从有史可考的最早的《楚辞》,到洛阳纸贵的汉赋,经历了古汉语文化的最高潮:唐诗、宋词、元曲,在当今通过现代诗词又焕发出光辉。茶文化也在茶叶的发展过程中初见雏形,其整个发展周期带有鲜明的历史性。诵读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应,不同时期的诵读文化具体内容会有所差异,但也在不同程度上被上了时代烙印。例如,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诗词内容和流派会因为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经济发展程度而不同。另外,我国地大物博,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诵读文化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诗词内容都会在无形中沾染上本地文化风采,而我国的风土人情文化面貌也会通过诵读文化得以展现,进而使得独具特色的诵读文化内涵在繁星璀璨的世界文化之林也能熠熠生辉。

正因为诵读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考校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情况的一个重要佐证材料,古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乡规民约,包含的道德规范以及展现的法治思想都成为了对大学生培植法律意识的良好素材,演讲、朗诵等技能也成为了大学生培植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

2 传统茶、诵文化思想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影响

2.1 促进正确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的形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正确的意识对于物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物质的发展。传统茶、诵文化思想是以社会物质的现实状况为基础形成的,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优秀文化形态而存在。所以,在当前物质经济深入发展的年代里,我国的法制建设也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者,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着我国法制社会的构建。而传统茶、诵文化思想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茶道包含的为人处世之哲学以及诵读经典篇目里所涉及的道德规范对于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树立具有正面导向意义。同时,我国的传统茶、诵文化思想是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意识现象,将会从不同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正确法制观念的形成,并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2 为法制意识的树立奠定思想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法治社会的形成。然而,处于时代的洪流中的大学生,其法律意识并没有因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而提高。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极为淡薄,其对于我国基本的法律体系结构都不甚明了,甚至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时也不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只会在自怨自艾中默默承受。另外,面对当前的一些社会现实,大学生也期盼着以法律形式对其进行约束。而传统文化中的茶、诵文化蕴含着伦理道德优秀文化因子,对于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树立提供了思想保证。大学生通过茶、诵文化思想能从中获取想相关的法律观点,使其能敢于直面社会的不公,正视我国法治社会的淋漓现状,并利用茶、诵文化思想的深沉内涵,对其法律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基于传统茶、诵文化思想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

3.1 以茶文化思想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

茶文化是我们优秀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其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在利用茶文化思想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时,并没有对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只是将基本的茶文化内涵融入到了法制意识培养的课堂中,而对于传统茶文化的核心思想以及文化要义却甚少提及,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观念依旧淡薄。所以,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时,应该以茶文化思想为立足点,结合其主要内容构建茶文化法律思想体系,从而为大学法律意识的培养打下思想基础。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也应该加强对于茶文化的研究,从中提炼出与法律意识培养相契合的观点,并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对其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法制熏陶中树立法制意识。而后,高校也应该结合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对学生进行分层系统的法制意识教育,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是每一学生都能受到完整科学的茶文化法制教育。

3.2 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法治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依托诵读、演讲、故事会等活动载体创设校园法治环境。大学生作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主体,其是我们法治文明的主要推动者。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可以校园法制建设活动为出发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法制活动来提高其法律意识。首先,大学生可以传统思想内涵为契机,将其与法律意识观念相融合,并以此为宗旨指导校园法治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也应该践行“依法治国”的理念,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学校进行法制化管理,对于违反校园规章制度的人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其进行处罚,坚持在规章制度面前不偏向任何人,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律意识。再者,高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相关的法制建设活动,以多元化的方式创设校园法制建设活动。例如,法治书籍诵读会、法律规章故事会、法治理念演讲等活动技能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也能促进大学生法制意识观念的形成。

3.3 引入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对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创新设计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形式而实现的,但是我国思想政治课仍然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僵化,抑制了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吸收。因而高校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对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创新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视频、影音的方式,将茶、诵文化思想内涵融入到法治课堂的讲解中,通过不同形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该转变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对法制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性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场景模拟的形式对法治课堂进行情景化创设,让学生根据其所了解的法律知识创设剧情,并让学生自己在分角色的现场表演中,感知法律意识,从而塑造其正确法制观念的形成。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制茶文化
慈善法制的当下问题与完善路径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