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廉吏栗毓美的为官之道

2020-12-22 23:06贾秀梅

贾秀梅

(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浑源人。出仕前曾立下“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1](P69)的誓言。嘉庆七年(1802)开始步入仕途,在知县这个七品岗位干了22 年、轮换了11 个县后,不断被重用,先后出任过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一直到河东河道总督(正二品),承担起治理黄河的重任。“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澜奏绩”是道光皇帝对栗毓美为官一生的评价,是大清王朝统治中期不可多得的一位能臣廉吏。

一、书香门第,家风醇厚

栗毓美,其先祖为山西代州繁峙县人,高祖栗有库在清朝初年为躲避战乱迁来大同府浑源州,因此栗家从此就落籍浑源。栗家是书香世家,知书达理,注重优良家风的传承。曾祖栗英,读书人,为人低调不张扬。祖栗德本,喜读书,好善乐施。父栗渥,雨亭公,读书人,考取功名,廪贡生,候选训导,历任榆社县教谕,介休县训导。栗渥生有五子,都出仕为官,栗毓美是长子,次子以下分别是:栗毓彩以廪贡生出任永宁州训导,栗毓菁为候选守御所千总,栗毓森为候选府经历(出纳文书),栗毓杞由附贡生援引体例任浙江杭州通判。栗家醇厚的家风对栗毓美影响特别大。栗毓美6岁外出私塾读书,天资聪颖,塾师以“星垂天放弹”命对,栗毓美应声曰“月照海含珠。”[1](P67)老师十分惊讶,认为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栗毓美作为人子对父母双亲特别孝顺,13 岁时,母亲白夫人过世,栗毓美伤心的就像个成人似的。父亲雨亭公患疮疾病危,栗毓美亲侍床褥,药必亲尝,一直陪伺了100 多天才好。出仕为官后十分牵挂父母,父母有病时总是寄去家书,反复叮嘱,“日服丸药,务请随时调摄,颐养天和,勿过于操劳为祷。”[1](P210)栗毓美25岁,参加朝考,列二等第二名,奉旨签发河南出任知县。出仕为官后对自己要求特别严,经常因为工作做得不好而自责,在给父母的家信中,栗毓美说道“三载安昌,毫无建树”,“膺表率之责,更觉治理维艰”,不断用家训鞭策自己,“惟念仰承家训素荷,关垂勤慎二字,时切兢兢,总不敢少存官场习气,有负初心。”[1](P213)栗毓美生性好学,当差闲暇之余,手不释卷,“尤喜读经济之书,每书必抉其精义,不沾沾于字句间。”[1](P69)待人处世,悉本至诚,度量恢弘,不念旧恶。栗毓美讲,“睚眦之嫌,不惟不形诸事,亦更不蓄于心也。”[1](P113)栗毓美有两子,即长子栗煊和次子栗燿。栗毓美传承优秀家风,对这两儿子管教比较严。道光八年(1828),长子栗煊遵例报捐员外郎,赴刑部江西司行走当差。临行前,栗公亲笔手谕,讲:“诸事虚心讲习,矢慎矢勤,不可稍有怠忽之念。鞫狱须开诚布公,使两造心服,方能无枉无纵。外省题咨案件尤当细心查核,务得情法之平,不可任意气,逞小智,以刻核见长,轻于驳审,徒令小民复受拖累,盖皆当细心斟酌。公余须读书培养身心,以廉介自勉,勿负期望。”[1](P83)把自己为官审理案件的经验告诉儿子,训示儿子要谨慎、勤勉、清廉,不能耍小聪明,要当一个合格官员。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栗毓美巡河途中,得知长子栗煊任职刑部郎中届满,被选用为知府,随即写信告诫栗煊:“当虑知府称职之难,不可先存得失之心。升沉有命,宜静以听之。”告诫儿子作为人臣首先要考虑如何当好差,而不是考虑个人得失,个人仕途升降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多考虑。要“近体强健,正可为国宣老,不必以我为念。立品修行,勉期上进。勿苟且以随俗,勿侥幸以求名,勿以先正之言行为迂阔,勿以偶尔之愆误为无害。慎交游,谨言语。务求无愧我心,方不愧为臣为子之道。”[1](P114)督促儿子走正道,修品行,做正事,切不能投机取巧、追求享乐,体现了一个廉吏父亲浓浓的家国情怀。五弟栗毓杞在杭州当差,栗毓美不忘给予提醒,曾写信叮嘱要“尽职守,励廉隅。”[1](P110)恪守为官之道。在栗毓美的教诲下,两个儿子秉承家风,积极上进,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子栗煊官至甘凉兵备道,“善承父志,所事明允,有绩。生平笃好经史,善篆隶书,尤精岐黄术,所在施医药,拯疾苦。”[1](P274)次子栗燿蒙父荫,特赐进士,赴湖北为官,“燿以廉干为巡抚胡林翼所器”,负责税粮台,栗燿不负重托,“综核严密,税入羡馀,悉籍入公”,成为胡林翼的得力助手,职位不断升迁。逢荆江暴涨,“燿督兵民备畚挶,储土石,立泥淖间躬视板筑,信宿堤上,事定乃还。”栗燿在荆州四年,“政教大行”,[2](P12346)擢升湖北按察使,兼摄布政使,因其父也曾在此岗位履职,一时传为佳话。栗家传到第三代,栗国华、栗国贤、栗国良,虽然没有祖父辈官职显赫,但家风传承,都是读书人,出任候补知府一类的官职。第四代曾孙共6 人,栗恩浩、栗恩源、栗恩鸿、栗恩藻、栗恩福和栗恩寿。栗恩浩光绪五年(1879)年优贡生,朝考二等,以教职用,其余5人,俱幼学。[1](P193)随着清王朝的衰亡,栗家家族逐渐走向平民化。到今天,栗毓美家族已传至第八代孙,醇厚的家风家训一直传承至今。

二、民本情怀,救难济贫

栗毓美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熏陶,为官期间,十分关心民生疾苦。栗毓美曾在家书中这样讲道“民瘼攸关,拊循乏术,弥切焦思,幸贱躯颇能耐劳。”[1](P214)反映了栗毓美真挚的为民情感。出仕为官后,只要是涉及关乎百姓利益之事,栗毓美都要四处奔走,据理力争,甚至不惜自己的乌纱帽。清代知名学者李元度评论道:栗毓美“遇灾年,放税赈谷,以实惠民,不以上官意为损益。”[3](P798)这种精神实是难得。有一年,栗毓美奉命查办赈灾,发现温县灾情严重,上奏请求朝廷发放救灾粮,上级派人核查,但因接待不周,得罪了上级某公,致使拨给温县的粮食少了五百石,转而划拨给了孟县。栗公十分不满,去找某公,没见到,找到了随同核查的怀庆知府张牧村,栗毓美据理力争,不客气地说道:“上司当廉明公正,以察吏安民为务。若得罪上官,乃有司之过,何得因怒官而病民?君为郡守,能据理力争甚善,否则,吾不敢爱此官也。”[1](P70)随即取出官印交给知府,决心要以自己的乌纱帽换取百姓的救灾粮,知府大人很受感动,立即去见某公直陈事情端末,某公被说服了,少拨的粮食又要回来了,百姓为之欢呼。嘉庆十八年(1813),栗毓美代理西华县,适逢该县遭灾,栗毓美于是积极上报灾情,暂缓征收赋税,查明灾户,距离远的灾民发放谷物,距离近的施粥。灾民有饥困弃婴儿者,设堂收养,外乡贫民发放盘缠送回原籍,不使流落。栗公还动员富人一起募捐,坚持了数月,情况更加恶化,粮价飞涨,百姓处境艰难,只能开仓赈灾,面对穷民嗷嗷待哺,栗毓美没等上级批复,即行开仓。上司获知后怒斥栗毓美专擅,严厉训斥,栗毓美答道:“某一日在官,不忍一日不尽心民事,以此罢斥何憾?”[1](P74)拳拳为民之心天地可鉴。赈灾并没有停止,绅民闻之,愿一起赔补。后据实上陈,上官知其情,事遂得以解决。栗毓美十分亲民,“尝亲巡田间,问民疾苦,课其树畜,教以孝弟,民多化之。”[1](P75)嘉庆二十一年(1816),栗毓美为宁陵县令,时宁陵县连续多年遭水灾,积困灾民难以交纳赋税,栗毓美为民所急,申请舒缓民困,豁免全部正赋,但上司以没有旧例为由不予批准。栗公据理力争道:“圣天子保民若赤,断不忍重其负累。若肯为民请命,纵无成案,亦必仰邀恩准,况有成案可比照乎?”[1](P76)再三力请,言之泣下,至以去官职争之。适逢吴齐峰代理巡抚,据情实奏,蒙恩准奏,民庆更生。宁陵遭遇水灾后,田地大都成为不毛之地,栗毓美“教以沙薄之区种植木棉、落花生,斥卤之地树杨、柳、榆、枣等木,民皆获利。”[1](P77)

栗毓美为官期间,所任之处,一直把发展教育、教化民风作为首务。史料记载栗毓美“振兴学校,宏奖后进,增添书院膏火。教士以植品立志,身体力行,务求实学,不可徒尚文辞,亦不必空谈性理。所造士多登高第为良吏。”[1](P75)道光六年(1826),已升任开封府知府的栗毓美认为河南贡院房舍不足,规模狭窄,会影响科举考试,于是亲自捐款,通令各府、州、县一体劝捐重修,“筹划经营,皆公亲督,缙绅办理。”[1](P83)栗毓美还为开封彝山书院题写楹联:“笃行在明伦列弟子之班愿吾图敦崇实学,读书期致用为庙堂之器从此地立定根基。”[1](P208-209)鼓励学子读书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道光七年(1827)春天,栗毓美捐出养廉银修建了十处义学,札饬所属各州县共捐置义学三百二十余处[1](P83)。栗毓美在主政治理黄河期间,因兵丁大多贫穷且剽悍,回民居多,尤喜斗狠打架,但其子弟中不乏可教之材。于是栗毓美“在济宁城内设立义学五处”,教化改旧习,“俾兵丁子弟入学读书,冀以广储人才。”[1](P93)

栗毓美为官,所到之处,为民除害,强化社会治安。嘉庆十四年(1809),栗毓美代理安阳县令,该县“城乡赌风颇炽,穷民或流为盗。”栗毓美精心策划,侦得其老巢,“秘捕惩办,赌风寝息。”[1](P71)嘉庆二十四年四月,栗毓美代理淇县县令,拘捕巨匪李得,受到法律严惩。十二月,栗毓美代理中牟县令,匪徒刘顺义等演习拳棒谋逆一案,栗公“惩其巨魁,余悉无株连。”[1](P78)社会治安得以改善。

栗毓美为官期间,乐善好施,不断捐助公益事业。栗毓美自己特别节俭,但是遇到贫苦的读书人一定要资助,乡里亲族遇到困难一定要出手相助,“到处周济贫乏,见义必为,虽囊橐无余,犹称贷以益之。”[1](P81)史料记载“计在任两载有余,先后捐廉发交经理工程绅士备办钱逾万缗。”[1](P81)“春,捐廉建设义学十处。”[1](P83)“是春,捐廉二千金发交仪雎厅购砖,先行试办。”[1](P85)“省城阴雨连月,民房率多坍塌,贫民无力修茸,露处堪怜。捐钱千缗酌予修资。”[1](P89)“捐俸钱二千二百贯发典生息,以备修脯膏火之需。”[1](P93)“捐养廉银一千八百两发典生息,作为河兵补贴;捐廉修河南获嘉县文庙、山东嘉祥县文庙、东平州冉子祠、邹县孟子庙、济宁州城垣、文庙、五龙宫、十二连桥及本籍南门内关帝庙;并为济宁州渔山书院筹捐经费银四千两。”[1](P94)栗毓美一生为百姓捐了多少钱,资助了多少公益,现已无法考证,仅就有限的史料不完全统计,“他捐助的各类款项高达四万多两。”[4](P26)

三、持躬端谨,办事实心

栗毓美为官致力于践行朱程理学,将学问与为官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栗毓美曾讲:古时候,做官与做学问是一致的,“经济学问相为表里”。今人专心苦读以求功名,“一登仕途率多忘书生本色。以头巾气为迂酸,用心于声色货利。所作所为背其所学,全不以诗书礼乐收束身心。”[1](P75)揭示了当时官场的弊端和自己做事的原则。栗毓美的官德曾得到过道光皇帝的当面褒奖,称赞栗毓美“久知汝居心办事,操守俱好。”[1](P84)栗毓美出仕后长期扎根基层,在知县这个级别岗位上整整干了22 年,先后在河南的原武、温县、安阳、河内、西华、宁陵、淇县、修武、中牟、武陟11个县履职,所任之地,“皆有政声,凡历亲民之官者二十二年。”[1](P223)之后一路升迁,官拜正二品大员。

栗毓美为官,最突出的政绩亮点有二:一是司法审案,二是治河。封建社会,州县一级司法还没有实现专业化,知县、知府要审理案件。栗毓美审案,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智断。少用或不用刑杖,就能使事情真相大白,原告被告心服口服,当地老百姓称赞栗毓美“善折狱”,“包龙图再世”。栗毓美通过多年审案,总结出许多断案经验,他说道:审案“宜旁敲侧击,使之不得不供吐实情。”“在察其神气,度以物理人情,自然判断平允。”如果一味地通过严刑逼供,即使案件审理无误,也难以信服。“结案之时,应晓以利害,告以情理,将其心中疑惑、奸谋诡计一齐道破,然后可免人怂恿翻控。”[1](P70)强调审理案件要多动脑筋,通过察言观色、旁敲侧击,少用刑,最后达到滤清案情,做出公允判决,使原告被告心服口服,绝不留后遗症。栗毓美在代理汝宁府知府期间,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当时府属信阳州一家店铺遭劫,盗匪逃散。失主喊捕,即缉获石麻子等10人。嫌犯畏惧用刑,无辜服罪,全部案卷送到府里。栗毓美看过案卷后,认为嫌犯虽然认罪,供词也无异议,但“察其词色似不输服,督同复讯。”审理过程中,栗公用计,“佯称正盗已获,石麻子等泣呼青天,始供:前此曾叠次纠窃,并未行劫。是日因聚众纠耦,归路适经此耳。”[1](P82)乃将石麻子等八犯分别拟军遣杖徒,石哑巴二名省释。过了一个月,安徽省果将正盗拿获。栗毓美在后来的任职期间,审理的积案不下万余起,皆随讯随结,原告被告心悦诚服,从无翻控。刁滑之犯狡猾不承认,见公审案立马招服。有人问其故,“对曰:栗使君公而明,吾不能欺,且不忍欺也。”[1](P70)其次是以情感化。栗公审案,“不拘泥律令,不滥事刑求,惟以至诚至情相感。”收阅诉状后,遇到特别小的案件,栗公就宛转开导,诉讼随之得以妥善解决。“有关伦纪及争产争继之事,尤不惮烦劳,反复劝导,无不翻然感悔。”栗毓美有一次曾遇到过戚姓男子因土地涉讼,状告继母偏袒弟弟。审讯中,栗毓美谕以手足之情。曰:“天理不外人情,家庭之间惟以论请,不可争理,情至则合理,争理必伤情,伤情即非理矣。汝当反躬自责,友爱幼弟,诸事忍让,不可议继母之不慈,责汝弟之不恭也。”[1](P72)戚姓男子感泣而去。第三是人道关怀。栗毓美断案,犹体谅民生艰辛,不轻易动怒、用刑,曾讲:“为吏当凭情理,不当恃气质,恃一分气质,则民受一分冤仰,朝廷设立刑杖,所以处罪人,而非供为吏者泄私愤也,如以私愤责人,则民将不堪矣。”审案时遇到愚昧的、反应迟钝的,必须平心静气,不可用刑。遇到失掉亲人的事主以及妇女等,尤宜格外矜恤。笞杖虽轻,受者终身之辱。小民固微贱,奈何轻加刑杖乎?”[1](P69-70)体现了栗毓美赤诚的人道情怀。为此,栗毓美断案十分谨慎,不轻易用刑,尽力避免出现冤案,务宜“详慎推究,肫肫然代两造设想,惟恐其含冤负屈。”[1](P70)第四是高效。栗毓美憎厌积案拖延。道光五年(1825),栗毓美代理开封府知府,“时积案未结者五十余起,公念无辜被累之人往往拖延至毙。”[1](P82)栗毓美昼夜审理,一个月后,有罪者者治罪,无干者立予省释,积压案件彻底清理。道光十年(1830)八月,栗毓美出任湖北按察使,时湖北全省各地积压案件达四千余起。栗毓美严定审理积案章程,申明定例,饬令依限解决。

道光十五年(1835)栗毓美授河东河道总督,承担起治理黄河河南山东段的重任,这是栗毓美为官一生被后世颇为称赞的一件事。栗毓美成功治理黄河,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公在工,勤其职,有风雨危险,必躬亲之。”[3](P799)栗毓美任督河后,一直靠前指挥,吃住在工地,“躬立泥淖中指授方略,沐雨栉风,罔间寒暑。身先士弁,屹立坝头往来巡工。”[1](P99)与普通治河士卒奋战在一起。二是大胆使用新法。栗毓美善于总结治河经验,发现旧的方法不行,就大胆适用新法,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河专家。栗毓美对治河是有经验的,这也是朝廷委任他出任河督的原因之一。栗毓美早在武陟当县令时,就治理过水患,修过沁堤,协办过马营坝,堵合过韩村漫口,后来出任河南布政使时,抢修过柳坝。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栗毓美发现了传统治河方法即碎石秸埽筑坝的弊端。传统治河之法,抗洪能力不强,所用秸秆年久易于腐烂,且浪费比较严重。栗毓美于是提出了“抛砖筑坝”新法。这种新方法萌芽于栗毓美的实际勘察。早年在武陟履职时,在疏通护城河和贾鲁河时,就发现“远年旧砖,沙泥浸灌,斧凿不能入,已留意及此矣。”[1](P223)现在作为河督治河,当年的发现派上了用场,栗毓美开始收买民砖,尝试在受冲处抛砖成坝。当时许多人怀疑此法,但栗毓美力排众议大胆试行。奋战四十昼夜,建成砖坝六十多处,大坝刚建成,“风雨大至,支河首尾皆决开数十丈,而砖堤不伤。栗公知砖之可用。又试之原阳越堤,及拦黄坝暨南岸之黑冈,皆效。”[3](P798)这时非议者认为是侥幸成功,“恐盛涨时前功尽弃”。一般来说,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本能反对,抛砖筑坝这项新技术也是如此,因使用新方法弃用碎石致使贩运石头的工头断了财源,这些人开始对抛砖筑坝法大肆造谣,谣言“闻于京师”,结果抛砖筑坝这件事被御史李莼参劾,御史实地调查找不到问题,不得已提出新砖质嫩停止烧造。栗公对此很是坦然,没有与之争辩,便同意了御史意见合奏朝廷。至道光十八(1838)年,工程多处遇险,唯独“砖坝屹立不动,众心胥服。”于是,栗毓美抓住时机,据实上奏,“敷陈利害”,“圣心为之洞悉,前议始行。”[1](P224)抛砖筑坝开始全面推行。

抛砖筑坝与原来的碎石秸埽筑坝相比,其优势在于:“运石远而砖近,取石难而砖便,购石昂而砖廉。”河南采石之地最近者只有济源、巩县两处,必须春末夏初方能运到,济源则采运尤难。砖为民间常用之物,沿河州县每处民窑不下数十座,终年烧造,随地随手皆能应对,可以无误事机。且一方碎石之价可购两方之砖,而抛一方之砖又可抵两方碎石之用,这样用砖较之用石节省更多经费。“石入水而滑,砖入土而凝。石经时而渐裂,砖历久而弥坚,且石料可架空,而砖的尺寸不紊。埽可走失,而砖之融结不能移。”栗毓美出任河督以来,黄河“屡庆安澜,经费节省至百余万之多。”[1](P224)栗公“在任五年,河不为患。”[3](P799)栗毓美最后累死在了治黄工地上。道光皇帝闻知后,十分痛心,祭文中说:“栗公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澜奏绩。”[1](p226)史家评价道“栗毓美实心实力,卓为河臣直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记也。”[2](P11656-11657)

四、刚正廉介,夙寡嗜好

栗毓美做官,始终秉持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对上体国忠君,对下怜悯抚恤,对己清廉寡好,耿直刚正。栗毓美十分尊崇前朝廉吏吕坤。嘉庆二十一年(1816),栗公补宁陵县知县,宁陵县乃明代理学家、廉吏吕坤的老家,栗公对吕坤十分敬重佩服,其所著《实政录》,栗公十分欣赏,认为是“有体有用之学”。到了宁陵后,栗公专程到吕坤祠堂行拜,“作诗见志”,[1](P75)并对《吕坤全书》进行了校对刊印。

栗毓美为官,恪守清廉之道。栗毓美做官所到之处,“革除官价,严绝苞苴。”[1](P81)曾作《咏白石榴花》一诗,曰:“时皆红照眼,兹独异群伦;不作朝霞艳,若争高士贫。”[1](P208)表达了栗公低调做人、不随波逐流、清廉为官的人生志向。嘉庆十六年(1811)栗毓美在治理安阳时,抓获过一起赌博案件,审讯时了解到房主并不知情,就没有处罚房主,案子就这样就结了。等到栗毓美卸任时,房主找到栗毓美,讲道“以前未受拖累,感赆千金,公却不受。”栗毓美回到省里后,房主又特地敢来,“特馈米、帛、器具等物,仍却之。”[1](P72)嘉庆十七年(1812),栗毓美代理河内县县令,地方有一富户某因事涉罪,连年久拖未结。栗毓美抵任后,立予审办。冬天,栗毓美奉调回省,“某富户以三千金为寿,力辞之。”[1](P73)嘉庆十八年(1813)栗毓美代理华西县开仓赈灾时,适逢次子栗燿患脾虚症,体羸弱。医生告之:“需陈仓米斗余煎汁和药。”长子栗煊提出从粮仓弄些陈米,栗公责备道:“仓谷岂可颗粒入私?况现办赈,汝弟以米和药未必即瘳,而灾黎减升斗之米,即少升合之惠,何不晓事至此?”[1](P74)再三请,终不许。嘉庆二十一年(1816)十月,栗毓美父亲病逝,时栗毓美公事私事搅在一起,几乎到了无钱可借的地步。河内某富户以帮助公办丧事为由把以前被公拒收的三千两银子送来,人们以为栗毓美理无不受。栗毓美曰:“吾与某素不相识,其所以厚赙者,因前事也。昔日守官箴,不肯受人之馈,今敢因父亡境累遂负初心耶?”[1](P77)最后婉言辞之。栗毓美生平除了读书,无其他嗜好。河南兰仪县庙工村是总督府伏天和秋天防汛时屯驻监管之地,向来商家云集,珍玩杂陈。商人们听说“栗公一无嗜好,人也无敢市奇珍以充馈者,于是远方贾客遂不复来。”[1](P91)栗毓美为官不拉帮结派,“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当初刚出仕签分河南知县时,有人提醒栗毓美,当官必须有人在朝中为自己说好话才会有好的前程,劝栗毓美求朝中高官写封书信再去赴任。栗公回答道:“人贵自立,所知所行皆先容也,何事求人耶?”[1](P69)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向别人介绍啊,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不必求人,随去赴任。

栗公为官,惩贪肃纪。道光十一年(1831),栗毓美署理湖北布政使,时年遭水灾,很多灾民没有饭吃,栗毓美想施粥饭以救济,地方官以煮粥易于舞弊滋事,请发放钱米。栗公认为:“散放钱米,则次贫者亦可冒领,稽查不易;施粥,则非饥民不肯就食。至煮粥舞弊,只须认真严查煮粥夫头,弊端可去,非煮粥即可滋事也。”[1](P87)避免了可能发生的贪腐。道光十二年(1832)栗毓美补授河南布政使,六月抵达任所,即刻对豫省司库账目进行整治,做到收支条目清晰。州县的杂工和署理公务的书吏大多是官员的手下,“招摇舞弊”。栗公将各班次按委派名单的顺序张榜公示,把委派署理和交接事务的日期详细注明,“遇当轮委书吏无从蒙混。”[1](P87-88)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栗毓美出任河东河道总督,主管鲁豫黄河治理。栗毓美以受恩深重,益图报称。下车伊始,首裁供张浮费,严饬道厅崇俭黜华,亲率文武员弁辛勤公事,慎重修防。

栗毓美十分赞赏诚实品性,一生淡泊荣辱。言道:“生平论学,在于诚意勿欺”,曾将其居所命名为“勿自欺室”,随时提醒鞭策自己,最看不惯的事就是追逐名利、夸夸其谈。栗公为官一生,能正确对待仕途升降。道光二年(1822),栗公代理武陟县县令,武陟县临近黄沁大堤,栗公上奏请求拨款加高加厚堤坝,五月,黄沁堤三、四号段被大水冲刷发生垮塌,巡抚姚亮甫追究栗公责任,回到省里即行参奏,奉旨革去栗公顶戴,停其升用。其时,栗毓美干了二十多年知县刚刚获得提拔,对于一般人来说绝对无法承受,而且三四号段大坝是黄沁堤专管负责,与地方官无关。对此栗公没有埋怨和抱怨,有人为栗公鸣不平,但栗公认为:“中丞相待素优,非有意苛责者。况办事应不分畛域,予惟知愧励耳。”[1](P80)平静对待个人仕途升降。

结语

栗毓美作为一名封建时期的能臣廉吏,其政绩可嘉可赞。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否认,栗毓美也有着那个时代能臣廉吏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其一,栗毓美的世界观存在着一些宗教迷信思想。嘉庆十九年(1814),栗公任职西华县,春天,瘟疫爆发,公隔夜就到城隍庙斋戒,为老百姓祈祷消灾。其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依靠宗教迷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二,栗毓美对朝廷安排的工作也曾有过不满意。当年参加朝考后,签奉河南知县后,栗毓美当时对这份差事并不满意,曾找过恩公山西学政莫宝斋期望能改就教职,被开导后不再坚持,等等。但瑕不掩瑜,纵观栗毓美为官一生,在他身处的那个时代,能取得如此重要的政绩,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栗毓美留下的官德遗产对于今天我们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