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吡蚜·噻嗪酮处理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比较

2020-12-22 07:21陈富华李拥军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吡蚜背负式喷雾器

陈富华 李拥军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襄阳 441134)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其产量影响很大。为了进一步掌握农药减量加多功能助剂“激健”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一步验证植保无人机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全力推行农药减量增效,特别是在农村劳力缺乏的情况下,探索稻飞虱的绿色高效防控方法非常有实用价值。

2020 年8 月中旬,选用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在使用同样药械的情况下,比较常用药量与半量+“激健”的防治效果,并在常用药量情况下,比较植保无人机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防治效果,为防治稻飞虱减量增效及大面积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提供有效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黄丰村牛首镇农技中心试验田,前茬为小麦,水稻4月16日播种,6月3日移栽,株行距20 cm×30 cm,栽培管理一致。

1.2 试验药剂及器械

使用16%甲维·印虫威悬浮剂(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防治螟虫,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江苏安道麦安邦有限公司生产)防治稻飞虱,“激健”为减肥降残增产多功能助剂(成都激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均由襄阳市植保站提供。 器械包括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WBD-16A,台州市广丰塑业)、植保无人机(大疆MG-1P,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处理药剂及施药方法见表1。设置3个药剂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4种处理面积均为2668 m2,不设重复。用药时间为2020年8月12日下午,晴天。

1.4 调查方法

施药前进行基数调查,药后分别在8 月13-17 日、26 日,即药后1d、3d、5d、14d 调查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混合种群)百蔸虫量,与药前比较计算虫口减退率,与对照比较计算校正防效。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处理25个点,每点两丛水稻,共计50丛。用40 cm×30 cm白瓷盆斜放到水稻中下部,快速拍打稻丛2~3次,再迅速端起查计稻飞虱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虫量基数和虫口减退率及防效见表2。由于8月中旬的持续高温天气,空白对照的自然虫口减退率降幅较大。由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很轻,防效未做调查。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防治稻飞虱,在处理药械一致的情况下,处理1半量+“激健”与处理3(常用药量)比较,最终防效均在98%以上,只是处理3的虫口减退速度较快,处理1 虫口减退速度较慢,说明农药减半用量加多功能助剂“激健”后,由于农药剂量减少,触杀和内吸速度降低,但到一定的时间(试验药后5d),两者防治效果基本持平,且药后14 d调查防效均保持在97%以上。

表1 试验处理

表2 不同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

应用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防治稻飞虱,在同样药剂用量的情况下,处理2(植保无人机防治)与处理3(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防治)比较,药后5 d两者防效相差无几,均在98%以上,不同的是处理3(电动喷雾器防治)虫口减退速度较快,处理2(植保无人机防治)虫口减退速度稍慢。原因是处理3用水量相对较大,农药与稻飞虱接触早,触杀效果好,见效快;而处理2用水量相对较少,农药与稻飞虱接触少,触杀效果较差,但到一定的时间(试验药后3-5 d),内吸作用增强,两者防治效果基本相当,且药后14 d调查防效均保持在98%以上。

3 小结

(1)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常用药量减半量加多功能助剂“激健”防治稻飞虱,药后5d,防效达到98.8%,且持效性较好;药后14d,防效仍保持在97%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2)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在常用药量情况下,采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药后5d 防效为98.6%,且持效性较好;药后14d,防效仍保持在96%以上,说明植保无人机替代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防治稻飞虱没有风险,可以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吡蚜背负式喷雾器
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对烟田杀虫剂防效与残留量的影响
不同喷雾器喷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效果
攀枝花烟区烟草种植轻简农机具使用对比试验
空空记
不同药械对小麦蚜虫防效及成本浅析
深施型变量式钻洞—液料施肥机的研制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设置加固扣带的背式喷雾器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