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初探

2020-12-22 07:21元维军周忠雄刘美玲向礼波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茎杆甲醚病指

元维军 周忠雄 刘美玲 向礼波 袁 斌*

(1.湖北省罗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湖北罗田 438600;2.湖北凯龙楚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荆门 448000;3.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 武汉 430064)

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Vander Hoeven)引起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小麦纹枯病是各冬麦区生产上常发性病害之一,长江流域麦区普遍发生。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栽培措施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防治不及时,一般可以造成10%左右的减产,严重的田块减产达到40%[1-3]。

目前,小麦、水稻和玉米中都缺乏抗纹枯病品种和抗性资源,纹枯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1]。化学药剂的使用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黄素甲醚是生物源农药,具有易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本研究探索了大黄素甲醚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以期为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药剂及田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徐家河村的田块进行,种植的小麦品种为郑麦101。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pH 值为5.7,有机质含量为1.8%,土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药剂

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60g/L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商品名“福坐”,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购买)。

1.3 试验设计

本实验共设5 个处理(表1),每处理4 次重复,随机排列,共2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5 m2,各小区管理一致。小麦种子于2017年10月28日上午种子包衣,自然晾干后下午撒播,空白对照区小麦种子不作任何处理。11月4日出苗,2018年3 月10 日拔节,4 月10 日抽穗,后期小麦生长良好。

表1 试验设计

1.4 田间调查

在试验田块进行终期结果调查。每小区按照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0株,记录发病率和白穗率。

分级方法:0级:不发病;1级:叶鞘发病,但茎杆不发病;3级:叶鞘发病,并侵入茎杆,但茎杆病斑环茎不足1/2;5 级:茎杆发病环茎超过1/2,但不倒伏或折断;7级:枯死、倒伏,枯白穗。

1.5 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7)×100

防治效果(%)=(CK1 病指-PT1 病指)/CK1病指×100

注:CK1:施药后,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1:施药后,非对照病情指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防治效果

对药后防治效果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和应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测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见表2。

试验田小麦纹枯病中度发生,空白对照处理四次重复平均病指达到15.95。对田间试验的药效进行分析,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商品用量500g/100kg 种 子、1000g/100kg 种 子、2000g/100kg种子三个剂量处理在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70%、74.41%、73.42%,各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对照药剂防效相比,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商品用量1000g/100kg 种子、2000g/100kg 种子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商品用量66.7g/100kg种子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因此,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推广使用。

表2 施药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及病指防效防效比较表

2.2 安全性评价

在使用剂量范围内未见小麦有矮化、褪绿、畸形等药害症状出现,也未见有促进成熟和刺激生长等有益影响,对小麦安全。

3 结论

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在小麦播种前,用作种子包衣处理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有效成分用药量8g/100kg种子(商品用药量:1000mL/100kg种子)。

猜你喜欢
茎杆甲醚病指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HPLC-MS/MS 法测定水和土壤中四氟甲醚菊酯残留量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收割过后的芝麻地里
不同药剂防治西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植物源农药大黄素甲醚的光解特性研究
蒿甲醚pH 依赖型固体分散体处方研究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空心病
自由的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