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研究

2020-12-22 07:21孙国强张树友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条锈病赤霉病悬浮剂

闵 红 孙国强 张树友

(1.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河南郑州 450002;2.潢川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河南信阳 464200)

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全国的1/4,同时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受暖冬气候、菌源充足、品种缺乏抗病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呈现早发、重发态势,给小麦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如,2017年小麦条锈病发生147.3万hm2,造成产量损失18.2×104t[1]。甲硫·氟环唑是苯并咪唑类和三唑类复配而成的一种内吸性杀菌剂,能被作物的根、茎、叶快速吸收,并向上、向外传导,对病害防控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的特点。为验证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防控效果及保产效果,2020 年笔者在河南省潢川县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肥条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的潢川县魏岗乡彭寨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地块,属于小麦条锈病常发区,试验地栽培条件一致。小麦品种分别为西农979 和扬麦15。播种时间为2019 年10 月15 日,播种量15kg/667m2。土壤pH值6.13、有机质含量19.86g/kg,土壤类型为水稻土。试验期间2020年2-4月份气温偏高,有利于条锈病发生和流行。

1.2 供试药剂

参试药剂: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对照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市场购买。

1.3 试验设计

试验分别在西农979 和扬麦15 两个不同小麦品种的地块开展,各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药剂处理区面积分别为667m2,空白对照区的面积为334m2。处理一: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100g/667m2;处理二:430g/L 戊唑醇悬浮剂25g/667m2;处理三为清水空白对照。

1.4 施药时期与方法

施药时期:2020 年4 月9 日小麦扬花初期条锈病平均病叶5.6%时,各处理按规定剂量第一次施药;2020年4月16日第二次施药。两次施药当天天气晴朗,微风。

施药方法:每667m2按规定用药量采用二次稀释法稀释兑水30kg,用电动喷雾器人工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喷清水15kg。

1.5 调查与分析

1.5.1 病害调查方法

(1)条锈病

调查时间与方法:第一次施药前一天和末次用药后7d(4 月23 日)、14d(4 月30 日)分别调查各处理区病叶率和病情指数。采取随机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 株小麦,调查记载每株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受害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小麦条锈病分级标准:

0级 无病;

1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6%-25%;

7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1%-75%;

9级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76%以上。

(2)赤霉病

调查时间与方法:于白穗显症稳定期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0个直立穗,每处理调查500穗,统计病穗率和病指,计算病指防效。

小麦赤霉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

1.3.4 福山区政府政策优势。福山区政府确立了以特色樱桃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以优秀电商模式推动特色樱桃产业的双驱动模式,不断提升樱桃特色产业的水平,使大樱桃的电商模式驶入“快车道”。自2006年以来,在面对其他大樱桃地区的快速发展时,福山政府推动了樱桃品牌的创立,大樱桃产业发展需要品牌意识,以实现利益与品牌价值的捆绑提升,在提高水果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认证的力度,不断地巩固福山区大樱桃的优势地位[1]。

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

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

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1.5.2 防效计算方法

1.5.3 测产方法

在小麦收获前取样,每个处理区随机选择5个点,每点取1m2,计算每667m2穗数;每点连续取40 个穗共200 穗作为考种材料,记载粒数、称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及增产率。

表1 供试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条锈病的防效

末次用药后7d(4 月23 日)、14d(4 月30 日)调查各处理区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计算防效。由表1 可知,两次用药7d 后35%甲硫·氟环唑SC 100g/667m2防效在68.4%-68.8%之间,430g/L 戊唑醇悬浮剂25g/667m2防效在60.1%-61.7%之间,甲硫·氟环唑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两次用药14d 后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100g/667m2防效在91.4%-91.9%之间,430g/L 戊唑醇悬浮剂25g/667m2防效在83.7%-86.0%之间,甲硫·氟环唑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

2.2 对赤霉病的兼治防效

5月19日在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时,调查各处理区赤霉病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防效。由表2 可知,两次用药后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100g/667m2对赤霉病的防效在91.5%-91.7%之间,430g/L 戊唑醇悬浮剂25g/667m2防效在82.4%-84.2%之间,甲硫·氟环唑防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

表2 供试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

2.3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施药后3d、5d、7d,观察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观察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2.4 产量调查

在小麦收获前测定供试药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100g/667m2对小麦的增产率在45.5%-46.2%之间,430g/L 戊唑醇悬浮剂25g/667m2对小麦的增产率在32.8%-34.4%之间,甲硫·氟环唑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

3 结论与讨论

3.1 2020年小麦条锈病在潢川县发生较重,未防治区病叶率高,有的植株枯死,造成产量三要素均较低。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对条锈病的防效药后7d 接近70%,药后14d 超过91%,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35%甲硫·氟环唑对赤霉病的兼治防效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35%甲硫·氟环唑通过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保产效果显著。

3.2 35%甲硫·氟环唑为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中等发生年份和地区建议使用量为100g/667m2,一次用药即可;偏重发生年份和地区建议使用量为100g/667m2,7d内连续两次用药。

3.3 背负式喷雾器施药液量为30kg/667m2,喷杆喷雾机施药液量为20kg/667m2,无人机施药液量为1kg/667m2以上[2]。

猜你喜欢
条锈病赤霉病悬浮剂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