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

2020-12-22 07:21邵曙光熊晓艳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竹山县历期高峰期

邵曙光 熊晓艳 金 艳 陈 翠

(湖北省竹山县植保站 湖北竹山 442200)

1 竹山县茶叶产业发展和病虫害调查测报工作概述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国土面积35.88万hm2,耕地面积4.12 万hm2,其中茶叶种植面积2.02万hm2。国家高香型茶叶产业基地。1980年开展茶叶病虫害测报工作。2010 年5 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启动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项目”,竹山县列为湖北省21个项目基点之一。茶叶病虫害调查结果: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尺蠖、茶毛虫、绿盲蝽、茶黑翅粉虱等25 种。病害有茶饼病、茶芽枯病、茶云纹叶枯病等16 种。茶小绿叶蝉是鄂西北地区茶园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式口器吸取新梢芽叶汁液,使芽叶萎缩硬化,叶尖叶缘枯焦,严重影响茶品质和产量。由于虫体小,危害隐敝不易觉察,而认为是干旱、高温所致。

2 试验条件和试验设计及安排

试验对象: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

环境条件:本试验在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圣水茶叶公司九里岗茶园中进行,中年茶园,长势中等。

时间和方法:2017—2019 年,采用性诱和网拍法调查。

诱器和性诱剂:PT-SW型粘虫板结合使用诱捕器,橡皮头型假眼小绿叶蝉诱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设计和安排:性诱器每667m2设置1个,总计10 个,悬挂高于茶树顶梢,略高于茶叶叶面。网拍法采用网口直经30cm 的捕虫网,将捕虫网承接于茶蓬下,每网手拍茶蓬3 次,五点取样,每点拍10网(约茶行5m-6m,茶丛10丛)共计50 网,折算百网虫量。每周调查2 次,每次定于晴天上午9-10 时调查。记载性诱器总虫量,网扑百丛百网虫量和成若虫比例。以成若虫比例划分代别。

3 试验结果

3.1 茶小绿叶蝉发生规律

依据近15年调查和2017—2019年性诱和网拍法调查资料分析,茶小绿叶蝉在鄂西北地区一年发生七代,一般21d-30d 一代,世代重叠,典型年份有三个田间虫口高峰期。越冬代成虫4 月10 日以后开始产卵。成虫和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成虫在茶园中多栖息在茶丛叶层,若虫常栖息在嫩叶背面。卵一般产在芽下第1~3节嫩梢组织中,每雌产卵量10-30 粒。4 月10 日至5 月15 日为第一代,历期35d;5 月16 日至6 月15 日为第二代,历期31d;6 月16 日至7 月5 日为第三代,历期25d,田间虫口第一个高峰期,危害夏茶;7月6日至7月25日为第四代,历期20d,因高温和修剪绿叶层少,虫量下降;7月26日至8月15日为第五代,历期20d,8月15日左右为田间虫口第二个高峰期,危害秋茶(若是高温干旱年份发生轻,如2017 年);8 月16 日至9 月5 日为第六代,历期20d;9月6日至10月5日为第七代,历期30d,为田间虫口第三个高峰期,危害末秋梢;10月6日后成虫进入越冬,历期150d。

3.2 茶小绿叶蝉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冬季低温越冬死亡率高,次年发生轻;1月-2月气温连续有两旬平均温度低于0℃,当年发生较迟、发生轻。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相对湿度71%,茶小绿叶蝉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当日平均温度22.2℃-27℃,相对湿度71-75%,时晴时雨,为茶小绿叶蝉适宜发生温湿度,为大发生趋势;当日平均温度高于28℃,相对湿度低于69%,虫量下降。高温不利于初孵若虫成活;修剪后枝叶大量减少,小绿叶蝉因饥饿成虫大量死亡。

3.3 2017年茶小绿叶蝉第三代大发生原因分析

2017 年茶小绿叶蝉第三代大发生(5 级),发生面积8000hm2次,防治9667hm2次,挽回损失约250t(成品干茶),实际损失60t。发生高峰期6月中下旬采用网扑法调查百丛百网虫量652 头、最高1024头,部分茶园出现嫩芽叶枝枯死。例如7月4日竹坪乡柳平茶园20hm2茶叶因茶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危害,导致茶园嫩梢芽叶枯死。

发生原因是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旬平均温度23.4℃、26.2℃、26.7℃,分别比常年低0.8℃、0.1℃、0.4℃;降雨量4mm、29.5mm、35.3mm,分别比常年少34mm、10.9mm、0.7mm;相对湿度76%、71%、76%。时晴时雨,气温正常偏低,降雨量偏少,为茶小绿叶蝉适宜发生温湿度。

2017 年7 月中旬后虫量下降,下降原因:一是高温不利于初孵若虫成活;二是我县茶园夏季修剪时间为6月20日至7月10日,修剪后枝叶大量减少,小绿叶蝉因饥饿10d后成虫大量死亡。

表1 近15年茶小绿叶蝉不同世代发生量统计

4 绿色防控技术

茶叶绿色防控技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发挥茶叶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4.1 农业防治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减轻茶小绿叶蝉为害。坚持晚秋或早春修剪,将茶园内枯枝落叶和茶树上的病虫枝叶清理出茶园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4.2 物理防控

每2.67hm2~3.33hm2安装一盏杀虫灯,灯离地面1.5m,4月上旬至10月底每天傍晚开灯至次日清晨。经调查害虫发生高峰期每盏杀虫灯每天可诱杀害虫平均190头,其中茶小绿叶蝉63头。

每667m2茶园安插黄板20-25 张标准,黄板高出茶树树冠30cm。安插时间为6 月初机修机剪一结束,共换板2次,平均每次时间为35d。据调查茶园换板时间平均为25d左右效果最好。在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的6月中下旬,在上午10点调查防控区茶小绿叶蝉百网68头,空白对照区茶小绿叶蝉平均940头。

4.3 性引诱剂诱杀害虫技术

结合黄板诱杀,示范推广茶小绿叶蝉性诱剂诱杀技术。按每667m2一套的标准安装,每套诱捕器分别安装茶小绿叶蝉一枚。经调查茶小绿叶蝉性诱效果明显,在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的6 月中下旬,每3d 调查一次,平均每3d 单个诱捕器诱杀茶小绿叶蝉38 头。同时调查发现每30d更换一次性诱剂诱芯效果最好。

4.4 生物防治

选用微生物或植物源杀虫剂,白僵菌、印楝素。

4.5 化学农药应急防治

禁止使用中高毒农药,禁止采茶期施药,减少施药次数。加强测报,在茶小绿叶蝉第3 代和第5 代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联苯菊酯或吡虫啉,全年只在夏季停采期施药1-2次。

猜你喜欢
竹山县历期高峰期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关于竹山登爽亭的索隐与建议
竹山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和问题探析
不同寄主植物影响斜纹夜蛾生长发育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浅析竹山县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