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谚中的传统农业思想探析

2020-12-23 09:16孙金荣
关键词:农谚谚语山东

□陈 苹 孙金荣

[内容提要]农谚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形成的,农谚与农书等正统农学相比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有农民自己的农书之称。《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是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奠基石。山东农谚是山东地区农业生产的产物,其不仅具有丰富的农学知识,亦体现出农本、天生、地养、人成等丰富的传统农学思想。因此,应把农谚纳入传统农学和农史的研究范畴,既有利于传统农谚的保护,亦是对传统农学的有益补充。

孙金荣(1963- ),男,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化史,农业史;本文通讯作者。

我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人民的经验得以汇集、发展并传承,终“汇粹为两宗宝贵的遗产:一宗是历代刊行卷帙浩繁的农书,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劳动人民在历史上对于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另一宗是堪与历代农书相媲美的数量庞大的农谚[1]。农谚是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并在人民之间广泛传播。对于指导劳动人民的生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的谚语,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农谚,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同时更是传统农学思想的一种体现。“中国传统农学肇始于战国时期,其代表作为《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这四篇农业论文是中国传统农学的奠基石。”[2]

我们要研究的是农谚,不妨把农谚置于谚语中进行研究。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谚,传言也。”由此可见谚语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种语言。在目前,我国对谚语的定义并未达到完全统一,由武占坤和马国凡合著的《谚语》中对于谚语的定义为:“谚语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由此可见,谚语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并在人民群众之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语言。

农谚是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农谚约占谚语的70%。农谚是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农事活动,并在劳动人民之间口耳相传,并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作用的谚语。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专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他副业。因此,农谚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谚的指和耕作种植有关的谚语,其中包括林谚、渔谚、副业谚

等;广义的农谚不仅包括各种农事活动,还应该包括农业气象、节气和农业事宜,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游修龄曾在《论农谚》和曾雄生所著的《中国农学史·序》中都曾对于农谚的价值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农民被剥夺了识字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历来农书是对于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总结,而农谚是劳动人民对于农业劳动直观的认知,因此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山东农谚是在山东地区流传的农业谚语,在山东农谚中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农业思想,这些农业思想对于山东地区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的意义,同时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务耕织为本教的农本观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以农兴国的国家。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吕氏春秋·上农》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将社会的安定和农民的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不难看出封建统治者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在《山东农谚》中亦不难看出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开篇即为以农为本。“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5],农业是衣食的主要来源,所以历来劳动人民就有以农为本的重农的思想,在这些农谚中我们不难看出农业在劳动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山东农谚中还流传着“地是聚宝盆,粮是宝中宝”、“地是黄金板,年年有出产”等农业谚语。三百六十行,种田属于头一行,土地成为了“聚宝盆”,被黄土地滋养出来的劳动人民用他们朴实的言语汇集成农谚赞美着养育他们的土地,亦是劳动人民农本思想的重要呈现。

农谚中的农本思想,时时刻刻提醒着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冲击,“种地无用论”的观点也随之出现,著名农史家樊志民教授曾提出:“在当今世界,你可以不知农,可以不事农,但是不可以轻农”。“即便是城市化迅速发展、力争工业强国的今天,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农业放在所有产业之上。”[6]“百业农为先”,从2004年至2019年中共中央连续十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中国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地位。

二、为之者人也的人力观

《吕氏春秋》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的观点,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体现出人力劳动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管子》:“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非作力毋以致财”[7],同样强调人力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人力观在山东农谚中亦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勤”与“俭”两个方面。《吕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在该书中提出了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人力活动加以改变。在山东农谚中亦不乏有通过人力劳动对土壤进行改良的农谚,硷地是指呈强碱性反应的土壤,极其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对于碱地的改良势在必行。劳动人民通过长时间的积累,“硷地变良田,一年赶两年”,这是山东地区劳动人民积极改变自然的表现。

[1]砂压碱,黄金板;沙压粘,变良田;粘压沙,好庄稼。

[2]深耕碱地翻出油,细耙碱地白累牛。

[3]能筑一亩田,不买一亩地。

[4]砂土发小苗,粘土发老苗,这土和那土,多打五石五。

碱地压砂、深耕深翻、蓄水压碱以及混合砂土与粘土等方法是将砂土变为良田的主要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大大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人力观在山东农谚中主要体现在勤俭节约的方面。山东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提出了“五德”(温、良、恭、俭、让)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节俭的人力观的思想在山东农谚中格外突出。

勤俭一词可分开解释,“勤”是指勤劳,“俭”是指节约。对于农民来说,勤与俭是不能分开的。勤劳可以创造财富,也可满足生活需要,因此有着“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等农谚。勤劳生产是勤俭的一个方面,农事活动靠天吃饭、靠手吃饭,因此,勤劳对于农民来说是必须的品质。“冻死闲人,饿死懒人”、“不怕家里穷,就怕出懒汉”,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只要肯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定可解决温饱问题,创造幸福的生活。同时节约对于劳动人民来说也是良好的品质,辛苦的农事活动造就了他们节约的品质。“精打细算,钱粮不断”、“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只有在生活当中,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才能妥善地安排好家庭生活。

勤俭节约的人力观思想,时时刻刻提醒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极生产创造财富,同时也要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创造良好的生活。

三、生之者地也的地力观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主要阐述了农业生产的四个方面,其中《任地》和《辩土》主要讲述的是合理利用土地,以及合理的耕作栽培经验。其中《任地》是指使用土地种植庄稼;《辩土》是指分辨土地的性质而采取不同的种植措施。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基,“地是黄金板,年年有出产”,“耍龙耍虎,不如耍土”体现出劳动人民对于土地的珍视。而随着生产劳动经验的积累,劳动人民能更好地实现与土地的“对话”,积累更多的土壤知识,生之者地也的地力观主要体现在因地制宜进行种植和积肥施肥用养结合的观念。

[1]洼地种高粱,家里多修仓。

[2]山岭薄地栽地瓜,崖头通风耩棉花;玉米喜欢肥沃地,高粱丰收在涝洼。

[3]种绿豆,地宜瘦。

这些农谚提醒劳动人民要因地种植,高粱属于抗涝的作物,在洼地种植利于保收;地瓜耐贫瘠可以利用山顶种植;棉花的生长期需要较好的通风和透光的条件,所以适合在崖头种植;玉米的成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才利于其生长。“种绿豆,地宜瘦”也是说绿豆耐贫瘠,在瘦地上种植也会有一定的收成。

因地种植不仅仅是根据地性进行种植,同时也要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的种植方法。“不懂地性,不能胡种”、“平原庄稼经,搬到山里念不通”,这些农谚提醒人们在耕种前需先了解地形,不能一概而论,切不可照搬他处的经验,即所谓的“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根据地性耕种的同时,也要依据地形地势因地耕种,如“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即便是同一区域内的土地因受地形的影响而温度不同,也要区分播种时间。因地种植的观念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农谚的形成使得这一丰富的劳动生产经验得以传承。

四、养之者天也的农时观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体现出劳动人民深刻的敬天心理。《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对于农业耕作而言重视时令是最为宝贵的。《吕氏春秋·审时》:“对禾、黍、稻、麦、麻、菽六种作物‘得时’、‘先时’、‘后时’的生长状况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指出‘得时’者则‘稼兴’、‘米多’、‘味甘’等,反之则为另一种情况。从而深刻地指出了掌握农时与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系,为不违农时的栽培原则提供了论据。”[8]《孟子·梁惠王上》中也写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难看出,历来农业生产对于农时的重视。历来,劳动人民对于农时的把握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一条条的农谚得以传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播种。正确把握耕种的时间,顺时播种,则成为劳动人民最关心的事情。

在所有的农事活动中,适合播种则最为关键,山东农谚中“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耕种不得时,必定讨苦吃”,在农业生产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农业生产除土壤、水分等基本条件外,光照和温度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不违农时、按时播种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季节在于春季,在山东农谚中有不少描绘春天耕种时忙碌的场景,“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体现出耕地与播种要尽早安排,不可违误农时。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一年的收成究竟如何与夏季的雨水、光照有着很大的关系,“麦收八、十、三场雨”,农历的三月、八月和十月是小麦播种、分蘖和孕穗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雨水充足,小麦产量必定高。在山东农谚中,还有不少反映因自然条件不足而导致晚收,如“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如果小麦在小满前后还不能完成灌浆,就会造成晚收,在芒种时期是不会收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劳动人民的喜悦自然溢于言表,因此有“春是金,夏是银,秋天是个聚宝盆”这一农谚,同时秋收也就有很强的时效性,“不怕不丰收,就怕地里丢”,经历一年的忙碌,如果不

注意收获的时间,最后也会颗粒无收;同时,小麦收获的时令性很强,成熟后应突击抢收,如若收获不及时,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收麦如救火”, “蚕老一对,麦熟一晌”,“小麦发了黄,绣女也下床”,这些山东农谚体现出小麦收获的时令性。

五、小结

农谚起源于农业生产,是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化思想的一个结晶,农谚中所体现的农业思想,对于现当代农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山东地区属于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农谚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除了大量反映气象内容的农业以外,每种农作物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每个环节都有指导性的农谚。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9]探究山东农谚中的农业思想,挖掘其内涵,使农民的“农书”能够在传承之中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利用。

猜你喜欢
农谚谚语山东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农谚专名英译的涵义与指称研究
农谚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
我给“农谚”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