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阈下培育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2020-12-23 04:57罗晴朱社员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罗晴 朱社员

摘   要:新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存在人文素養缺失、利己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和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为严重等问题。探索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要力争做到“五个结合”,即将培育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结合、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与艺术院校课程建设相结合、与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相结合、与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相结合,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中国梦;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6.018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6-96-0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1]弘扬和培育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作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艺术作品。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新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较为明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各种不同的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汹涌而来,对青年大学生尤其是艺术院校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主流群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能够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体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追求艺术创新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把红色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之中,能够创新性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作品之中。[2]例如:以艺术助力抗击疫情、以艺术助力抗击洪水等,通过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微电影、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讴歌在抗疫和抗洪中涌现出的事迹,给人们以极大的精神鼓舞。

(二)新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人文素养缺失、利己主义倾向明显和受西方价值观影响严重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瓶颈”。

1.人文素养缺失较为严重。这与艺术院校对学生培养“重专业、轻文化”有关。其结果造成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关系,更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艺术创作的思想引领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于是,部分艺术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功利、缺乏宏观视野,反过来又限制了艺术作品创作的思想深度和思维广度。

2.利己主义倾向较为明显。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艺术作品和艺术成果往往遵循等价原则、有偿原则和个性原则,在这种氛围下艺术院校大学生更倾向于突出个性、强调自我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利己倾向。

3.受西方价值观影响严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的反华势力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艺术院校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更容易深入接触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但是他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研究、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容易被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所迷惑。

二、把中国梦融入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依靠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改革完善、司法制度的进步、核心科技的研发、军事力量的持续增强等“硬实力”作为保障,同时更需要思想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软实力”支撑。培育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其人文素养的重中之重。培育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改变艺术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专业、轻文化”的固有观念,有利于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重形式、轻内涵”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改善“重现实、轻网络”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是克服利己主义倾向的必由之路

艺术院校大学生在价值观培育中呈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缺乏整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民族和个人三个层面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因此,把“中国梦”融入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克服利己主义、强化团队协作意识的必由之路。

(三)是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观的思想堡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是对西方“普世”价值观批判性地超越,能凝聚改革共识,建构价值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因此,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对错误价值观的警惕性。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讲透彻、讲明白,就能说服、也一定能够说服艺术院校大学生,使其自觉抵制西方错误价值观念的渗透和腐蚀,自觉分辨各种社会思潮的利弊,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面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应力争做到“五个结合”,以此实现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覆盖。

(一)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結合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多次下发文件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前已取得丰硕成果。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从艺术专业和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为此,应以“中国梦”引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中,激发教学改革活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让艺术作品创作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施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铸魂育人功能。

(二)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

从精英艺术教育向普及艺术教育的转化过程中,为实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终极目标,需要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始终贯穿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培养艺术人才要体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艺术院校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教育理念。艺术院校要培养有用的艺术人才,必须按照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贯穿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着力培养艺术基础理论扎实、艺术知识面宽广、艺术创作能力强、艺术素养高的高级艺术人才。

(三)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课程建设相结合

艺术院校课程建设要从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出发,充分挖掘优秀艺术资源,结合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体系。这需要在创建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也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优化,即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艺术院校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艺术价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协同育人的功能。

(四)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4]这就需要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相结合。在构建艺术院校“课程思政”体系中,艺术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效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艺术作品创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感染人;另一方面,在艺术专业实践中,需要充分挖掘优秀艺术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不断创作出体现热爱祖国、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和敬业奉献精神的优秀作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五)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相结合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结晶,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涌动的历史洪流中,红色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切实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把红色文化作为资源融入艺术作品创作,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功能和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陈梦.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3):95-99.

[3]李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四大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63-67.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10-15)[2020-08-01].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

责任编辑:康   璇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