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

2020-12-23 04:11戴永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戴永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不可或缺的。文章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德育包含美德教育、民族使命教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意义,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途径: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分析教学素材,增强文化自信;开展数学活动,活动中进行德育;教师自身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直接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小学德育教育包含的意义

(一)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儿女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民族品质和良好的民族礼仪。提高少年儿童的道德修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

(二)民族使命教育

小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应该加强培养民族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让他们多了解国家大事,激发他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培育他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勤奋学习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

(三)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环境是我们当下的首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积累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对学生日后的人格和品德产生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转变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养成严格、认真、刻苦和钻研的学习精神。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

(一)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在保证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重视挖掘德育材料,不断丰富道德教育形式,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如: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练习一的习题“再生纸是以废纸生产出来的纸张。回收的废纸可以加工出相当于废纸原重的再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纸……”,教师可利用这一习题中提供的素材进行适当的环保教育和垃圾分类意识的引导。又如:练习题“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结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主题“节约用水”等内容教学,教师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介绍我国淡水资源贫乏的现状,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教会学生节约用水的方法。

(二)分析教学素材,增强文化自信

教育部审定的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的关于我国古代数学家、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等相关素材,其目的就是渗透德育。比如:六年级数学《比》的主题图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教师在讲“比”的意义的同时,要向学生宣传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国家的强大付出了毕生努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正在日益提高,跻身世界前列。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3页“你知道吗?”介绍了约1500年前,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国外大约要早1000年。这一历史事实足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列举众多杰出的人才,如华罗庚、陈景润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从小立志为国家奋发图强的意识。教材中类似的素材还有很多,教师要充分利用,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开展数学活动,活动中进行德育

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教学不仅限于课堂内,它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教师应该将数学教学延伸至课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实现思想意识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统计后,笔者布置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要小学生统计家中资源浪费的情况。学生通过统计家中浪费食物、水电等资源,并进行整理后,发现每天浪费一点点,一年就浪费很多;每人浪费一点点,全世界累积起来就是个庞大的数字。笔者再利用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德育工作在数学活动中取得了实效。

(四)教师自身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直接的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更要育人。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勤俭节约等良好品德,寓教育于教学的措施是可行的,也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只有教师善于挖掘、有机渗透,才会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武婷,郭艳春.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科教文汇,2016(06).

[2]王胜利.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3]许倩倩.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4]王婷婷.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