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如何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2020-12-25 12:12杨明岚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分配律竖式

□杨明岚

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师可以基于运算意义,关联“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及“笔算乘法”进行直观教学。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一、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初步体验分配律

1.出示任务。请学生计算图1中三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要求不列竖式,列横式,在作业纸上把算式和算法清楚地表示出来。

图1

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收集典型方法,整体呈现反馈。

2.反馈周长。请学生思考什么时候要用“长×2+宽×2”或“(长+宽)×2”,关键看什么。引导学生得出: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又对又快的计算。

3.反馈面积。组织学生观察这三个长方形,并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用虚线将长方形分成几个部分。请学生观察图2中的三种分法,想一想怎样拆分能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反馈,得出: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拆分,选择最合适的拆分方法使计算又对又快。

图2

二、沟通笔算乘法,进一步感悟分配律

请学生观察图3,想一想:横式、面积图、竖式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可以拆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两部分的和,反之“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共有几个几”。

图3

三、沟通“长方形面积和周长计算”及“笔算乘法”,理解分配律的意义

请学生继续观察图4,思考改变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依据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可根据运算的意义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使计算又对又快。例如,算周长可以把几个几和几个几合起来算共有几个几,或者像面积和竖式计算那样,把几个几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来计算,这就要用到今天要研究的乘法分配律。

图4

这样三个层次的教学,串联起学生的“知识结构网”,促使学生围绕运算意义,在不断关联中实现知识的再生长,从而理解乘法分配律。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分配律竖式
数形结合 突破难点——“乘法分配律”教学新探索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