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对比

2020-12-27 10:2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马婷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程通气发作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马婷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的5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女21例、男29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5.42±0.58)岁,病程分布:1~9年,平均病程(4.55±0.63)年;对照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5.63±0.37)岁,病程分布:2 ~8 年,平均病程(4.79±0.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都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加,并且得到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多导睡眠图联合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检查,先行整夜多导睡眠图检查,在避光、安静环境中,采用Em-bla S7000型多导睡眠图仪监测患者心电、脑电(C3-A1A2,C4-A1A2)、颏肌肌电、眼动、胸腹呼吸运动、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等,再对患者行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检查,分别选择9:00、11:00、13:00、15:00和17:00等5个时间点进行实验,连接电极后,将患者相关资料输入到电脑上,同时对电脑运行情况及电极阻抗信号、大小等进行检测和生物定标,检查时叮嘱患者卧床睡眠描记30min后(检查项目包含眼电、脑电和继电)唤醒其起床进行90min说话、散步活动,每隔2h进行一次试验,一天5次,每次均对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初期出现REM次数(SOREMP)等睡眠相关参数水平进行记录,最后取5次的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初期出现REM次数(SOREMP)等睡眠相关参数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睡眠潜伏期(7.45±2.81)min、睡眠总时间(390.42±41.86)min、AHI水平(18.26±3.54)次/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2±1.46)min、(285.93±20.67)min、(0.83±0.48)次/h,研究组患者SOREMP水平(0.27±0.12)次显著低于对照组(2.35±0.76)次,P<0.05。

3 讨论

发作性睡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两种病因并不完全相同的睡眠障碍疾病,但两者均可引发患者出现白天过度嗜睡症状,从而易发生一定的误诊,为鉴别两种疾病,可对患者行多导睡眠图联合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睡眠监测,多导睡眠图联合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均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白天嗜睡评价的客观手段,两者联合使用可发现两者睡眠相关参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中,分别对发作性睡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多导睡眠图联合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监测,发现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AHI水平均显著高于发作性睡病患者,研究组患者SORE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梁大华[1]等人研究报告结论基本一致,其中,发作性睡病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的主要原因在于,发作性睡病相关基因涉及位于6号染色体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多个等位基因,REM睡眠异常是其病理学基础,这也是其SOREMP水平高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当患者在清醒时出现了本应深睡时出现的REM睡眠异常,便会明显减少其睡眠潜伏期[2]。

综上所述,发作性睡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监测参数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可通过多导睡眠图联合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监测结果对两者进行鉴别和区分。

猜你喜欢
病程通气发作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