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三阴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

2020-12-27 10:21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邹乐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全脑阿帕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邹乐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阿帕替尼是一种高效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最新上市的口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我院32例三阴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患者中位年龄58岁(41~79岁)。所有患者均同意予以阿帕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的治疗方案。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放射治疗方法及剂量相同,使用6MV-X线进行全脑放疗,300cGy/次,每周3次,放疗总量3000cGy。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阿帕替尼850mg/d,直到病变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变化对症治疗,例如: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以减轻全脑放疗引起的脑水肿反应;白细胞低于正常者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对治疗。

1.2.2 治疗观察及评价标准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测量脑转移瘤大小及病灶多少,记录病情评估情况。治疗过程中每周1次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神经功能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类变量采用百分数法分析,连续变量采用中位数法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描述患者存活时间。

2 结果

2.1 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与远期生存情况 患者均完成放疗及同步阿帕替尼治疗,近期疗效:CR率为28.1%(9/32),PR率为62.5%(20/32),SD率为9.4%(3/32),RR和DCR分别为90.6%和100%。末次随访时间为2017年7月1日,全组32例患者16例死亡,其中5例死于因颅内病灶进展出现的脑疝,其余死于因合并肺、肝、骨等全身其余部位转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计算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4.7~26.0个月),中位无颅内进展生存时间为7.7个月(1.0~29.7个月)。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全组患者耐受性好。常见的1~2级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22例(68.8%,其中3~4级高血压2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蛋白尿15例(46.9%)、手足综合征15例(46.9%)、骨髓抑制10例(31.3%)。上消化道出血1例。本组患者未出现皮疹、疼痛、乏力、恶心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数据显示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达30%~40%,这一数据会伴随医学治疗手段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且三阴性乳腺癌与脑转移生存期短相关,预后欠佳[1]。出现脑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2],其中未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4~11周[3]。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VEGFR-2酪氨酸酶抑制剂,是在VEGFR诱导的血管发生信号的主要介体,阿帕替尼也能抑制VEGFRβ,c-Kit和csr-c这些酪氨酸酶的活性[4]。晚期胃腺癌标准化疗失败后,可明显延长OS[5]。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全脑阿帕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全脑开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