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2-27 10:2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耿静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骨折满意度评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耿静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关节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患者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3.84±3.74)岁,骨折分类: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18例,脊柱骨折1例;试验组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4.04±4.03)岁,骨折分类: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21例,脊柱骨折1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纳入患者经临床诊断为骨折,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安排好患者的入院,提醒患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指导,实施具体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作临床护理路径表,记录相关护理情况。②术前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的为患者介绍医院科室、病房情况,帮助患者快速融入陌生的环境里,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对出现紧张、焦虑的患者进行疏导。③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注意监测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潴留的现象,有则为患者放置导尿管,手术后安排患者回病房。④术后护理,提醒患者尽量术后4小时内不饮水,12小时后进行饮食,注意观察切口是否有感染情况,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制定相关康复训练,注意患者饮食清淡营养,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确定患者身体无恙后可准备出院。

1.3 观察标准及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关节评分情况,满分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恢复情况越好。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调查表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 个月、3 个月及6 个月关节评分 试验组术后1 个月关节评分(3 3.2 1±6.2 1)、3 个月关节评分(5 3.4 9±6.5 5)及6 个月关节评分(6 8.9 4±6.8 7)均高于对照组(30.10±6.23)、(46.51±6.18)、(60.71±6.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 5.2 4%)高于对照组(6 9.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提出的护理模式,经过大量实践逐渐应用于临床上各类科室,其主要对现有护理模式进行规范,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力求科学、高效的达到护理目的,提高整个护理流程的质量。本文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原因,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人员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为患者提供医疗相关信息,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1][2]。临床护理路径增加了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增加心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因为手术、疾病产生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较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骨折满意度评分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我给爸爸评分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