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之让中华璀璨文物“活在当下”*
——故宫博物院的变革与转型

2020-12-29 10:57朱铁军
关键词:单霁翔故宫博物院故宫

朱铁军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亦多次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无论是“让文物说话”还是“让文物活起来”,这些表述和理念新颖而又贴近民众,形象而又生动鲜活,深刻而又富有内涵,它传递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折射出的是一种文化自信,正如文化部原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所说:“‘活起来’三个字非常生动,非常鲜明,过去我们没有听说过,它表明了一个态度:长期以来各类历史文化工作者、文物工作者等,把这些历史遗存看作是过去时,但是‘活起来’三个字告诉我们,要让这些历史遗存健康地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如何才能让它们活在人们生活中,则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要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笔者有幸聆听了单霁翔所作的题为《坚持文化自信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的报告会,他的精彩讲述和详细解读,令在座听众深刻感受到了文物活在当下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并切实领略到单霁翔作为践行这一理念的实干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的担当精神、坚实举措和务实作风。

一、 文物当下之活在于人民百姓深入愉悦的参观体验与文化体验

单霁翔于2012年1月起至2019年4月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在任期间,其积极倡导并深度推进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的变革与转型,即要让故宫从一座皇宫旧址、一座曾经令世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以及“藏在深闺”的博物院走进百姓的视野,走入群众的生活,走向大众的期许,要让人民百姓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获得深入且愉悦的参观体验与文化体验,这是令文物活在当下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人民百姓没有深入地了解故宫,没有看到好的展览,既使故宫是世界之最,意义都不大,”单霁翔在报告伊始即犀利地开宗明义。因此,单霁翔带领“故宫人”通过一系列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的举措和变革,从细节入手,专做实事,专注于利用当代的文化资源为当代生活做贡献,为人民群众做贡献,切实服务和保障万千观众的参观体验与参观权益。

(一) 要让每一位到过故宫的人有尊严地体验故宫文化

在2016年,故宫博物院即已进入了年参观人数超过1600万规模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几乎有90%的观众进入故宫后即马不停蹄一直向前,看完皇宫寝宫、龙床龙椅以及御花园后则结束行程,二是旅游旺季人们总抱怨进了故宫就没有看见过地面,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即在于部分管理举措的不当以及公众服务有所滞后等问题,为此,单霁翔发出自问:“究竟应该以自己管理为中心,还是以观众方便为中心?”如果以自己管理为中心,则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为很多麻烦都是人为造成的,因此管理者一定要站在群众方便和观众获得愉悦参观体验的角度来制定政策,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让每一位到过故宫的人有尊严地体验故宫文化。

正因为如此,单霁翔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整治环境:清理广场,收回出租门面,关闭门前不合时宜以及格调不高的私设展馆,使入口即匹配世界级博物馆的形象;整治端门,添设600把休息座椅,让观众即使是休息也要有尊严;开设30个售票窗口,让游客节省大量的买票时间,用以心情愉悦地细细欣赏品味故宫陈列的珍宝和精品展览;合理设置安检设施,在两端设置24个安检点,确保观众三分钟内进入故宫;设置了52个标识牌,后加设电子标识牌,可实现智能链接,观众可自行设计参观路线;开发自助讲解器,共40种语言,还有少数民族语言、部分方言,并设专家版、少儿版等版本;与物业公司签订协议,一片垃圾落下,要求两分钟内就要清扫掉;设立女士专用卫生间;在故宫内设有1400把与古建筑风格相匹配的安全座椅;研发故宫室内照明设施,开启故宫室内亮化工程,实现既能照亮大殿屋宇内的物件,同时亦将对文物的伤害性降到最低,从而让观众们看的真切,赏得入微;将水泥和沥青路面改换成传统石砖建材的道路,修平故宫内1750个井盖,去除绿地保护栅栏,消除安全隐患;种植600多棵观赏性树木,布置与环境相融合的300盏宫灯,营造出红墙、黄瓦、绿树、蓝天相映相衬的环境氛围。

用单霁翔院长的话说,这些措施“只是举手之劳,却方便了万千观众”,这一系列的惠民举措不仅反映出单霁翔一心为民之实干者的情结与胸怀,而且在让每一位到过故宫的人实现有尊严地体验故宫文化的同时,更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为“文物活在当下”接得了最为重要的地气,赢得了民众的情感认同。

(二) 扩大故宫开放范围,削峰填谷平衡客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当代百姓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深入愉悦的参观体验仅仅依靠环境整治是不够的,深入的参观体验是需要更多更大的开放区域以及更精彩的展览,愉悦的参观体验除了优雅的场馆环境外,还需要的是静谧空间所能赋予的细致入微地品味和驻足欣赏,因此,单霁翔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着力扩大故宫开放范围,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走入故宫深处,使得紫禁城成为寻常百姓的知识殿堂:克服重重阻力,动员搬迁外单位在故宫设置的相关机构和工作场所或库房,清理135座临时彩钢瓦建筑,现如今偌大的紫禁城,已看不到任何现代建筑的踪影,真正回归到昔日的风采与辉煌;用三年时间开展故宫室内室外共22项环境空间整治工程,如针对室外石刻构件进行清理,并在古建筑馆旁设立石刻构件保护展示园区,共腾出50多个院子的空间;故宫共有200多个房间堆放着以往盛放文物的空箱子,现将其彻底清理并建立三个大型的箱子库房进行专门储藏,大量的室内空间腾出从而得以重新利用,这些工程使得故宫的开放面积由2012单霁翔上任时的30%扩大到了2016年时的76%,“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封闭90年的故宫城墙在2015年首次开放。”[1]故宫今后的计划是力争到2020年将开放面积扩大到80%以上。

为营造舒适安静的参观氛围,故宫开始采取措施削峰填谷平衡客流,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精准掌握故宫每天的参观量并确定峰期与谷期,实施每天限流8万人次并提前一年半展开宣传,做到平稳推进;在谷期设置教师免费日、学生免费日、医务人员免费日、环卫人员免费日、军人免费日等,引导游客在淡季参观;实现网上预约购票,并严厉打击黄牛和黑导游,使得故宫人山人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自2004年起,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为期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使得故宫文物的数量准确标定为231个类别共计1807558件(套),通过普查和分类,故宫实现了面向大众的常年性或分时段的各类特色性展览地展出,如中国古建筑藏品展、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秦国石鼓专题陈列展,赵孟頫书画展、故宫收藏钟表展、故宫院史展、故宫藏瑞鹿文物特展、养心殿数字体验展、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明代御窑瓷器——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等,故宫人以七年如一日的艰苦卓绝精神和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博物善陈和常新常变,展现出了故宫建设的“一馆千面”的独特风貌,“切实履行了博物馆的各项职能和功能,实现了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的转型,并在走向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历程上迈进。”[2]

(三) 向一切礼遇说“不”所展现的平等与自由

最深层次的情感愉悦来自于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单霁翔在报告中提到善言规劝一名从东北来京的老大爷执意要从中间门洞进入故宫的故事,对于这名老大爷来说,他的此次故宫之行一定是带有遗憾的,当然也是不愉悦的。以往外国领导人进入故宫都是乘坐机动车从午门中间门洞穿过,单霁翔又谈到其参观法国卢浮宫、英国白金汉宫等经历和体验,并指出这些世界性的博物馆和宫殿都是没有机动车穿行的礼遇的,在充满厚重历史的建筑面前,任何礼遇都是违背了文化尊严,单霁翔担任院长以后,坚决对这些礼遇说不,并规定任何机动车不能进入故宫开放区域,虽然故宫的办事机构散落在1.15平方公里的故宫各区域内,但故宫人从自身做起,再远也是凭两条腿,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贵宾级的外国领导人的到访,但单霁翔仍然说不,“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车辆,按照故宫要求停在了午门前,步行参观,自此以后,所有国宾都再无例外。”[1]奥朗德虽然没有享受礼遇,但他获得了以住那些贵宾人士所不曾有的参观体验,“当奥朗德穿过长长的门洞,我和他讲雄伟的午门的故事,我从他的神情中能够感受到他获得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而此前的贵宾乘坐车辆进入,甚至已经进入了故宫,下车后还在问是否到了故宫。”同时,午门的三个门洞也自此全部打开,老百姓谁爱做皇帝就当一回皇帝,谁愿做大臣就当一回大臣,而东北老大爷的心愿也可以得到实现。

单霁翔这一坚定的举措所代表的已远远不是简单地打开一个城门的意义,而是真正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最高层面的精神自由,百姓深入愉悦的参观体验与文化体验的真正获得也正藉于此。可以说,故宫真正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精博的文物和深博的文化,更是因为当代故宫人广博的情怀和远博的信念。

二、 文物当下之活在于秉持并弘扬当代的工匠精神:为未来保护今天

2016年4月12日,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文化,让文物精彩地活在当下离不开当代的工匠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单霁翔给出的诠释就是“为未来保护今天”。

(一) “原”字背后的艰辛

如何为未来保护今天,就是还原本真,展现出文物的原材料、原工艺和原技术,单霁翔要求每一件藏品的修复都必须使用原有的材料,运用原初的工艺,采用原本的技术,并要有详细的记录和修缮报告,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些“原”标准并不简单,其背后的艰辛难以想象,单霁翔在报告中以修缮“乾隆花园”倦勤斋屋内一幅通景画为例,该通景画所用背纸的原料是一种手工桑皮纸,为了遵循这一原则,故宫人四处寻访,历时艰辛,终于在安徽找到了制作手工桑皮纸的技艺传承人,但斗转星移,其纸质和工艺已有所流变,但故宫人秉持信念,与该技艺传承人一同历经百余次的试制研发,终于得到了与原材料原工艺一丝不差的桑皮纸,完成了这幅通景画的修复工作。从效率角度来说,这种背纸不在明面,其修复完全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和人工合成材料进行替代,不仅便捷省事,而且没有人能够关注到,但这样做则失去了文物的本真,更失去了文物活在当下的意义,现在故宫人虽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可即使是200年后,当后人再次打开它们时,仍会知道当时用的是什么材料,什么工艺,什么技术,这就是为后人负责,为未来保护今天,这就是当代的工匠精神、良心工程。

(二) 科学精准地修复每一件文物

秉持有工匠精神,现代科学技术的助力方能如虎添翼。当前中国共有约4700座博物馆,共有401万件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其中有168万件在故宫,占比42%,从藏品结构来看,其它博物馆通常是珍品少,一般性文物较多,呈金字塔形分布,而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珍贵文物则占总量的93.2%,一般文物只占6.4%,资料0.4%,是十分特殊的倒金字塔形。因此,要让故宫中的藏品神采奕奕鲜活地出现在世人眼前,就必须科学精准地对其修复,但长久以来,我们在修复文物时,会简单将需要修复的文物直接送至修复专家的手中,而缺少了“诊断”的环节,这是十分不科学的,为此,故宫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文物医院”,像给人看病一样地给文物诊断和治疗。文物医院建设有23个科技实验室,汇集了200名文物医生,其中除近百名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专家外,有一半以上的人员是科学分析与诊断的研究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分子结构分析设备、三维打印设备、热性能物理性能设备、文物专用CT机、纤维分析仪、荧光扫描系统等现代高新科学仪器对文物进行精准的诊断,“病因确诊”后才能移送修复专家进行修复。文物医院同时对外开放,观众可以预约参观,既可以了解文物如何保护修缮,又赋予观众和同行参与权和监督权。

故宫存有2000多块18世纪的唐卡,其修复难度相当大,即使是唐卡修复专家一般也不敢轻易地尝试修复,但是现在依靠文物医院、科学的修复流程和精准的修复科技,可以清晰地知道古唐卡精准位置的确切材料、织法、颜色、染料等,唐卡修复专家则可以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地开展修复工作。以修复成功的唐卡《上乐王佛》为例,唐卡图案中佛像腰间悬挂的小人头和周身的串珠,经显微镜放大20倍后,可以发现其璎珞是使用串钉法进行的串连,小人头的五官位置和面部细节清晰显现,经显微镜放大100倍后,可以发现其捻金线和捻银线的材质以及编织技法,只有掌握和熟知了这些工艺和材质,才能分毫不差地精准复位,才能展现出古代唐卡的原生风貌。根据故宫部分文物的修复过程以及闪现其间的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修复感悟和生活故事,中央电视台深入故宫拍摄了记录长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故宫稀世珍宝由陈年伤病到容光焕发的转变,将文物修复专家的平凡点滴到内心读白展现在公众面前,将故宫人赋予文物活的灵性与精神完美诠释。

(三) 设立故宫研究院

2014年10月,习近平为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题写序言:“这次展览将展出来自中国27家博物馆450多件精美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传递中华民族不断进行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因此,每一件文物都是一部史书,都是一个火把,它鲜活地载录着历史的记忆,映射出民族的智慧,而故宫180余万件的藏品,不仅数量惊人,更是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以及世界各国在古代进贡的琳琅珍品,故宫博物院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古代艺术宝库,是一部浓缩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3]要让这些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大放光彩,活在当下,对其深入持续地研究必不可少。单霁翔担任院长之初,发现故宫有350名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但其中70%的人员早已退休或已临近退休年龄,单霁翔认为这些老专家是故宫最宝贵的财富,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于2013年10月成立了故宫研究院,下设考古研究所、古建筑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陶瓷研究所等20个研究所,让这些国宝级的专家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通过在每名老专家身边配备2~3名年青学者跟随学习,设立诸如先秦铭文青铜器研究、古代碑帖研究、乾隆诗研究、尺牍研究等各类科研课题等方法,让针对故宫文物的科学研究事业走向兴盛,并通过科学研究让文物神采风扬地活在当下。

2020年,对于故宫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届时故宫将迎来600岁的生日,而从2002年启动的为期18年的故宫修缮工程亦是到2020年结束,“对于全国人民的中国梦来说,故宫有着为中国梦作出贡献的故宫梦,我们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单霁翔院长的话语饱含着激情,这番话的背后是十足的底气和自信,而这一切均来自于以单霁翔为代表的故宫人所秉持、彰显和弘扬出的当代的工匠精神:为未来保护今天。

三、 文物当下之活在于有尊严有情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单霁翔提出:“每一件文物都要有尊严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开放的故宫博物院要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绿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故宫博物院誉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可以说故宫受之无愧,这不仅是因为故宫历史积淀深厚,藏品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每一件文物历史来源都清晰正当,班班可考,其尊严性光明显赫,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当代中国的文化尊严。

(一) 原状陈列昭示文物尊严

在故宫博物院,最具有特色的展览就是原状陈列,即原有的文物仍然摆放在原来的环境中,共同构成情景,共同构成故事。“文物只有在原地陈列才有尊严,如果流失到海外陈列就没有尊严”,单霁翔坚毅地说。故宫博物院现有19个原状陈列的展览,如乾隆皇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即甄嬛)所居住的寿康宫的东厢房即为一个原状陈列展室,崇庆皇太后原先使用过的家具等各种生活用具都原封不动地按原状布置,今天人们看到的景象和当时乾隆皇帝来看望其母亲时所看到的场景与氛围是一模一样的。故宫博物院未开放的区域内还有很多散置的文物,单霁翔要求对其一一清理,制柜保存,分类汇集,情景陈列,“文物如果没有活起来,那么就没有尊严”,单霁翔的话语充满睿智和哲理。这样的情境、这样的展示、这样的用心、这样的营造,文物在当下不仅活得有尊严,更活得有情趣,它们的活不仅仅是自身拥有了强劲灵动的生命力,它们的活的真正意义是融入了当代人们的现实生活,渗入了当代民众的精神文化。

(二) 在博物馆中成长的孩子是最有前途的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到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时曾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故宫博物院对此责无旁贷,故宫博物院的营业收入2015年即突破了10亿元,除了维持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外,故宫博物院把大量的营销收入用于广大少年儿童对于中华悠久历史的感悟、深博知识的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他们快乐的成长之上。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一位知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常常往返于博物馆中的孩子,是最能站在世界前沿的孩子”。故宫博物院通过搭建故宫教育中心、故宫知识讲堂等平台,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每天在那里学习感受故宫文化,而且可以参加串朝珠、绘龙袍、画盘子、做堆绣、包粽子等各项生动有趣并富有意义的活动,这些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全免费的,“孩子们空手而来,满载而归,这是最值得的,孩子们在博物馆中成长,他们将来一定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认知且热爱的一代,”单霁翔言辞之中满载着深情与希望。

此外,故宫博物院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孩子们的兴趣研发并联合制定包含有学习卡片和材料包的实践课程教材,现已开发有30多种,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孩子们可以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成品带入自己的生活,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使故宫的文物不仅可以每天陪伴在孩子们左右,又悄无声息地将这种影响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带入到千千万万的家庭之中。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文物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启迪、带来思考、带来欢乐,它们必将一代又一代永远地活下去,活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活在人们的心中。

(三) 故宫文创: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故宫

故宫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5000年的智慧创造,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创造在故宫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我们今天应该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正如习近平于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所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因此,在故宫这座拥有近600年厚重历史与深厚文化的紫禁城中,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则显得更为重要,更具价值,意义非凡。单霁翔的文创理念是:“我们要结合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挖掘自己文物与产品的信息,把它们对接起来。”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截至2019年4月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文创产品已达11390件,涵盖范围包括日常用具、文化用品、服装饰品、儿童玩具等等,应有尽有,在这里,经典与精彩美丽邂逅,文物与文创完美交融,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创产品让故宫的文物和故宫文化串连起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人们可以用故宫的文创产品把自己装扮成皇帝,把家装扮成故宫。

为了能让人们更好地体验故宫文化和故宫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拆除了所有门洞两侧的商店,在留给观众一片原生态的故宫环境的同时,开始了全新文创发展与商业服务的布局和文化氛围的提升:将商店名称改为“馆”,如服饰馆、书画馆、御窑馆、家具馆、铜艺馆、儿童文化创意馆等;设立全国博物馆中唯一的出版社——故宫出版社;清理百年前的冰窖,设立了冰窖观众服务中心,有书吧、茶吧、咖啡吧、快餐店等;邀请北京全聚德的主厨大师傅来故宫冰窖餐厅掌勺,并推出故宫旅游服务宣传口号:到北京一定要参观故宫,登故宫城墙,吃故宫烤鸭;在故宫之外设立文创商店,让人们可以不用买门票就能获得心仪的故宫文创产品等等。

(四) “数字故宫”:讲述不一样的故宫故事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应用的今天,博物馆的创新性发展和数字化进程不可阻挡。每年前往故宫参观的人虽然已十分巨量,但如果只将文化传播对象限定于这些人群,则仍显得局限和狭隘,具有超前眼光和敏锐思维的单霁翔对此认识十分深刻,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建设领域同样走在世界前列:树立故宫讲坛等在线教育品牌,其中第100讲即有13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提升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建设水平,如将英文网站做得更加强大,将青少年版块做得更加活泼,将网上展览做得更加丰富,在全国博物馆中率先将所有馆藏文物进行公布,人们可以查到每一件藏品的信息,现在网站每天的点击率都是超百万人次;搭建3个摄影平台,源源不断地把数字信息输入网站,传上微信;系列出品9项APP应用程序,如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将《韩熙载夜宴图》立体展现,并设置220个知识点以供查阅,还进行现场制作,人们可以通过这款APP听到当年的琴声,看到当年的舞姿,《故宫展览》APP,人们使用手机就可以身临其境般地进入展厅,观赏文物,另有《清宫皇帝服饰》、《每日故宫》等,均各具特色;利用3年半的时间建立了全球博物馆领域最强大的数字平台——“数字故宫社区”,其功能包括宫中教育、文化展示、参观导览、资讯传播、休闲娱乐、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电子商务等等,同时在“数字故宫社区”内加强数字参与及数字互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获得积分,依靠积分可以获得紫禁城内的虚拟土地并建盖宅屋;设计完成“智慧故宫”,使故宫的文化传播、安全防范、文物监测等变得更为实效,更为强大;建设有端门数字博物馆,内有数字地图、数字地毯、数字书法、数字绘画、数字长卷、数字多宝格、宫廷原状、数字屏风、数字织绣、虚拟现实剧场等各类数字展示和数字互动项目。

通过“数字故宫”的建设,文物不仅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而且不再“死气沉沉”,不再“默不做声”,不再“板着面孔”,不再遥不可及,它们在无限的时空中变得可亲可近,更拥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文物数字化不仅保护了原生文物不受损坏,也给文物插上了翅膀,让其在更广的天地间遨游,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4]对于民众而言,没有参观过故宫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玩转故宫,而即使是那些到过故宫的人,也可以在数字平台上领略一不样的故宫风采。

四、 文物当下之活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当代的故宫文化不仅是开放的,更是和谐的。开放的故宫,打开尘封的历史,和谐的故宫,沟通人们的心灵,故宫博物院正是在走出故宫、走向世界、走进未来的历程中不断地实现文物的当下之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

(一) 走出故宫,实现与社会大众的无缝对接

故宫的文物如果只是完好地展示于紫禁城之中,其充其量只是活在故宫之中,故宫的文化如果仅仅围绕藏品的数量、类型、历史、材料、工艺、造型等做文章,那最多也只能称作文化研究,单霁翔的理念是文物之活在当下,故宫文化之传播必须走出故宫,“如何更好地把故宫的传统文化融入社会、融入当今生活,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5]为此,故宫文物和故宫文化开启了走向社会、走向基层、走入民众、走入生活之路,尽可能地接纳地气,实现与普通百姓的无缝对接:遴选多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诸如碑帖传拓、楷书技法、古琴太极、茶艺花艺等形成特色性培训,将其深入社区,面对大众,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技艺的习得促进民众的平和内心与和善品德的养成;和更多的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关系,和更多的教育机构联合建立培养人才的机制,培养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人才;成立“故宫学院”,培养故宫学者,截至2019年5月,已在全国设立了九所分院,即苏州分院、景德镇分院、西安分院、深圳分院、徽州分院、上海分院、重庆分院、开封分院和沈阳分院。

(二) 走向世界,倡议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协和

故宫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精彩呈现,作为世界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国际化步伐铿锵有力,国际化举措创新卓著,国际风范气度非凡:开展多样性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博物馆协会和国际文物修复协会把全球唯一的培训机构设在故宫博物院,如已开展的十三期常规培训班和一期非洲特别培训班共计培训有74个国家的学员;吸引国外优秀的展览到故宫展出,故宫的各类展览也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精神;“长期以来古国文明的传承和人类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军事战争带来的野蛮破坏,经常使古国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6]单霁翔开创性地提出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的倡议,认为国际社会有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G8峰会和G20峰会,而世界文化与古国文明的共享,也应当有C8和C20峰会,单霁翔对此积极地付诸实践,不仅举办有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还召开了“太和·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邀请了中国、埃及、印度、伊拉克、希腊、伊朗、意大利、墨西哥8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官员和专家学者等参会,并共同在故宫太和殿前签署了太和宣言,选择在太和殿前签署太和宣言,其用意是彰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并主张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世界才能是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2017年“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从C8发展到C21,其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不仅切实加强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让世界充分感受到文明古明的文化震撼,共同唤起对古国文明和文物保护的共识,更将有力地促进世界文明的交融祥和,促进全球的和平发展。2018年9月16日至19日,故宫博物院等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主题为“作为文化景观的古代文明遗产——古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旨在研究世界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促进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中国、埃及、希腊、印度、意大利等15个国家的文化领域及相关国际组织专家参加了论坛,并从“古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古都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传承”、“古都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弘扬”、“考古视野下的古都古国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对于当下古都文化遗产处境的认识,探讨保护与传承古都文化的有效路径。

(三) 走进未来,坚持文化自信,描绘宏伟蓝图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今天要大力保护和活化利用古代珍贵文物,努力传承和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全球人类的共同遗产,我们更需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单霁翔以一颗执着的心、殷切的意,深厚的情,引领故宫人不断地迈向未来,走入希望——不仅于2017年7月,设立了故宫鼓浪屿外国博物馆,成功助力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获批世界遗产,而且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了故宫博物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的在香港建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合作协议,开创了故宫未来发展的新局面。目前,故宫博物院正在北京颐和园附近建设北院区,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故宫文物和故宫展馆展现在世人面前。

五、 结 语

单霁翔在报告的结尾援引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3日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对历史感的强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古人赋予它们生命,但当代的故宫人在故宫博物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让故宫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能精彩地活在当下,这种“活在当下”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绽放与彰显,更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当代的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以及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落地生根,它既是包括单霁翔在内的每一个故宫人的故宫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故宫
单霁翔的再也不敢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雪中故宫
和单霁翔的四次“偶遇”
单霁翔:用“新”守护故宫
单霁翔:故宫“看门人”
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