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龙眠河

2020-12-30 06:35
江淮法治 2020年19期
关键词:白雾河面上桐城

龙眠河是千年文都安徽桐城的母亲河,最近因为水雾之美,成了网红。

打开手机朋友圈,便能看到这样的照片在流传:宽阔的河面上,覆盖着一层白雾,如舞台上的干冰布景,贴着河面缓缓爬行。跨河而过的拱形落水桥,隐在雾里,只露出拱顶;河边栈道和观景台也被白雾淹没,那些观景的市民和游人,腾云驾雾般在河边的浅雾中飘动,高举的手机、摄像机、自拍杆,犹如蜗牛的触角,捕捉最佳的角度。他们在景中,景在他们的手机中。

这样的景象,于我并不陌生。沿着河边小路上下班,每天近距离感受河水的气息,自是一种享受。特别是进入汛期以来,河面上时常萦绕着一层水雾,或浓或淡,或高或低,变化万千。而岸边的绿树红花,高楼大厦,跨越河道的彩虹桥、海峰桥、紫来桥、廊桥,都成了它的布景。有位摄影朋友利用无人机沿河巡航,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有种令人震惊的美。

很好看的龙眠河,成了百佳旅游摄影景点。前年在此拍摄的电视片《六尺巷》,就在龙眠河边多次取景。慕名前来参访六尺巷的外地游客,游览六尺巷、文庙、南大街和北大街之后,必然要到龙眠河边走一走,看看清澈的河水、河边的历史文化墙、古老的紫来桥、古城门东作门,仿佛没有到河边,就没有到桐城。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过去,在龙眠河边紫来桥头一家茶馆大门上,贴着一副茶联:“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茶余饭后,市民三三两两地聚在桥头,看着桥下流水倒映着岸边的绿树和蓝天白云,或在桥头垂钓,听黄梅戏,也挺美的。

龙眠河之美,缘于河水之清。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十几年前的龙眠河,并不是这样。那时候,河道内野草杂木丛生,塑料袋、泡沫盒、饮料瓶、旧鞋底等垃圾时常可见,河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有人在河滩里放牛放羊,牲畜粪便拉在河滩上。更有甚者,上游城郊有人在河边建旱厕,在河滩里种菜浇粪,河道内绿藻飘浮,让人退避三舍。

自2018年起,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河道综合治理,以及河长责任制的落实,龙眠河发生了巨变:城区下水管道雨污分流了,河滩内杂草杂树旱厕清除了,河水清洁了,河堤重砌了,河岸拓宽了。河边水埠铺设了人行栈道,设置了文化墙和休闲健身广场,移栽了绿树,安装了拦水坝和沿河景观灯。站在近三十层的小区楼顶俯视,龙眠河白天如一条绿色长龙,穿城而过,夜间如一条璀璨的项链,熠熠生辉。现在的龙眠河公园已经是市民首选的休闲娱乐胜地,看到在这里游玩锻炼的人,都一脸幸福的样子,我觉得很开心。

猜你喜欢
白雾河面上桐城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冰排
太阳
海边的白雾
海边的白雾
安徽桐城六尺巷
白雾从江上升起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
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