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2-31 00:16甘肃省山丹县清泉学校靳强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情境

□甘肃省山丹县清泉学校 靳强

初中物理学习是深入认知世界和科学的过程,但很多物理知识相对抽象、深奥和复杂,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的教学思想,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无法有效保障学生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积极学习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各种教学思想。

一、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且富有情感的学习环境,旨在让学生准确掌握所学内容,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创设目的不明确

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基本都是在讲台上讲解相关知识,学生只能全盘且被动地接受所学内容,缺乏动脑思考、互动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同时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是将情境教学作为应付检查的手段,很少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明显违背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缺乏较强的目标性,导致其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二)情境创设形式化、不新颖

学生只有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有动力主动学习知识,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情境创设方法缺乏新意,大多都是流于形式,或者是生搬硬套与教学内容不相符的情境,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讲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时,所举例子多是小灯泡通电后发热的例子,而学生对这一生活实例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缺乏探究的兴致和学习的动力。

(三)情境创新能力不足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在素材选取时相对茫然,所选的素材缺乏代表性、生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不足,不能与时俱进,无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影响到情境教学作用的发挥。如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内容时,教师拿出空的矿泉水瓶,将空瓶中放入烟气,再将粉笔末放在水中,用激光笔照射,学生通过观察会知晓光传播的线路,说明光在液体和气体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依旧是以考试成绩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时应该明确目的,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长为首要目的,对学生学习成绩密切关注的同时,加强解题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答问题。

以“大气压强”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大家在炎热的夏季都爱喝汽水,为什么只要吸管插入杯子中就能喝到美味的汽水呢?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参与意识,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新颖有趣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相对老套或古板,往往无法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所以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如讲述“相对运动”的物理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夜晚抬头望月时,会发现月亮也在看你,这时你往前走或朝后走,会发现月亮也跟着你走。这样的情境与坐车上看树木的情境相比,其出现频率低且相对新颖,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时,教师是情境创设的主体,因此对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需要教师从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出发,善于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相结合,尽可能选用不常用但常见的生活现象,确保情境创设的科学性、新颖性、准确性,以免创设错误或生硬的情境。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科发展的动态进行密切关注,积极更新自己的素材,选用新鲜、典型、生动的素材;或者是在情境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反思不合理环节,及时予以创新和修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恰当地创设实验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恰当运用实验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水平,优化教学质量。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抽象复杂,特别是物理概念,教师在具体的讲解环节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获得物理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讲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常用家庭电器的图片,如电风扇、洗衣机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这些家用电器通电之后有怎样的特点?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如何让电动机转得更快?鼓励学生拆卸小电动机,观察其构成部分,这样学生就能知晓磁体的安装是通电的前提。

又如,讲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场所移至实验室,引导学生利用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器材开展物理实验,对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实验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构建高效教学情境。

(五)加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作用。

如体温计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有些学生不知晓如何读取温度值,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和认识体温计,要求学生观察温度计在冰块、温水、冷水中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又如:教授“汽化和液化”的内容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如何判断灶上烧的水是否开了?水烧开的条件有哪些?水开了为何会冒气?水沸腾时的特征有哪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能自由探讨、大胆猜测,并通过教师的点拨和自己动手实验,弄清楚“熬干后的水去了哪里”等问题,进而掌握液化和汽化的知识,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的创设属于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设目的不明确、情境创设形式化、情境创新能力不足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或实验情境,注重自身创设情境能力的提高,加强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情境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