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0-12-31 00:16扬州大学莫炎奇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汉语言规范青少年

□扬州大学 莫炎奇

一、网络语言概念及特点

(一)网络语言概念

网络语言是一类用于网络交流的文字内容,其产生于网络交往活动中,是一种由文字、数字、标点符号、缩写等组合而成的语言,组合类型多样。近年来,网络的使用人数一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上升,网络语言的流传范围也在随之扩大。相较于固有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有效提高网络沟通的效率。在网络世界里,虽然网友们隔着屏幕无法看见彼此,但大家依旧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等,极大地提高了沟通效率。

(二)网络语言特点

与传统形式的语言类型相比,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它的更新速率高,并且可以把中文与英文贯穿起来,更生动形象地展现时事热点。例如“洪荒之力”这一流行于2016 年的网络词语,最早出现在电视剧《花千骨》中,是女主角使用的一种法力,后出现于里约奥运会中,在比赛结束后面对记者采访时,中国选手傅园慧表示:“我已用了洪荒之力”,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竞相模仿,讨论度长时间居高不下。使用网络语言,可以令语境更鲜明,使表达效果更直观。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意义

(一)推动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发展

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对汉语言文学而言,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不仅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进步,也会造成汉语言的衰退。所以,为汉语言文学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尝试将此与实际的发展情况连接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进程。而网络的出现,可以有效地促进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繁荣进步,并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

(二)推动汉语言文学国际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命运也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伴随着“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占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也得到相应提高,而这些变化也点燃了愈来愈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言的热情,更是推动了汉语言文学走向国际化的进程。随着汉语言文学国际化的不断迈进,中国汉语言文学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会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着迷。

(三)促进汉语言文学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网络语言这一新兴的文字符号在增强语言形式的丰富性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网络语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形象生动等特点,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已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来自对固有的语言文字进行改编、创新等,只要做到在汉语言文学的演化过程中取长补短,正确接纳网络语言中的积极内容,就可以丰富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扩充其表达内容的层次性,进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三、汉语言发展过程中网络语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应用是人们对汉语言的理解产生了一些误会,例如网络语言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错误地使用汉字及无视语言的应用规范,这样使用汉语言,无疑给需要学习的人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及不便,一些不规范的语句甚至会误导部分人群。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例如足不出户就可以与远在千里的人聊天对话,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在网上冲浪,其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一些网络语言为了标新立异,为吸引人们眼球,随意地用错别字来追求语言的雷同,大多在网上冲浪的青少年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大多还不具备良好的分辨能力,过多接触网络语言会使青少年在语言学习上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不仅如此,网络语言不能促进青少年在阅读鉴赏能力上得到提升,甚至还拉低了青少年的书写文字阅读鉴赏能力。另外,网络是虚拟、不真切的,它突破了现实的界限,构造出一个包罗万千的新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传统的语言表达逐渐减弱,网络是丰富多样的,在新世界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网络语言不能得到有力的掌控,那么汉语言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当前的网络语言被众人熟知,谐音字的混合更是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了,“从天而降”是一个被大家熟知的成语,电影《从天儿降》就是来源于这个成语。电影的名字非常符合电影的情节与主题,但这样的表达方式难免会让人误解。这样使用成语会使广大请青年人在生活中出现混用错别字的不良习惯,而这会使我们的汉语言文化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应对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所采用的措施

(一)提高大家对汉文化的重视程度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应更加重视。如果学生大量地使用网络语言,那么正常的表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教师在引导、规范用语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规范性的教学下与网络语言相结合,那么轻松愉快的教学生活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汉语言有着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应着重讲解两者的不同与如何区分两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在学习网络语言的同时,教师可以指出其中不规范的地方作为例子,为学生仔细讲解并改正其中不规范的地方,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

(二)规范日常用语

规范日常用语会有效地减少网络语言对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习惯性地将网络语言带入写作中。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就需要规范学生的表达,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提高汉语言文化的传播力度。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网络语言与汉语言相结合,既保留汉语言的韵味,又有着网络语言的幽默感,形成新的一种语言体系。

(三)选用正确的网络语言

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都象征着粗俗低端,在网络语言中也有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会分辨。不是任何网络语言都可以直接使用模仿的,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汉语言文化积极发展。网络情感丰富多样,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要学会自己辨认,将自己需要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性的语言带入自己的生活中,对于不好的、消极的网络语言要做到自发抵制,防止不良风气的生成,避免汉语言文化受到迫害。

五、结语

正如前文所言,事物具有双面性,网络文学也一样,具有两面性,既存在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何使用这把双面刃,就看自己如何选择。正确地使用相关网络语言、自觉主动地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正确地辨别,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汉语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汉语言规范青少年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青少年发明家
来稿规范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