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2020-12-31 03:50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林梅艳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孩子

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林梅艳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孩子的画往往能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然而纵观现实情况,模式画、主题画、简笔画覆盖整个美术课堂,包括现在的中小学书画展,每一年都大同小异,画里大多看不到学生的思想,更多的是成人的思想,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想象力。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合作伙伴。其实,教师放手让孩子自由地创作,再对孩子的作品加以引导,流畅的线条、丰富而缤纷的色彩及天马行空的想象,会让我们感到震撼。

一、改变教学思维,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想法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童真的想法,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自主讨论环节,让学生能在多角度中探索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我在空中飞”一课时,教师先提问学生什么东西可以在空中飞?你看过的电视影片中哪些人可以在空中飞?是怎么飞的?你想不想飞呢?打算怎么飞翔?你在飞翔中可能看到什么?问题抛出后,学生反响热烈,有的说想像尼尔斯一样骑着大白鹅去看北京天安门;有的说想像孙悟空一样骑上筋斗云去看布达拉宫;有的说想坐上飞碟去月球探险;有的说想发明一种新型的飞行器,飞行器造型轻巧、美观,像梭子鱼一样,是用太阳能补充能源的,飞行器里面有空调,可以自由调节温度,可坐上飞行器去周游世界;有的说想坐上女巫的扫把去非洲,给那里的儿童带去学习用具,和他们交朋友……学生在飞翔中看到了气势恢宏、曲折环绕的万里长城,看到了辉煌神圣的天安门广场,看到了如诗如画、风光旖旎的杭州西湖,看到了巍峨的埃及金字塔……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打开了思路,有了绘画的欲望,而后教师再指引学生拿起画笔构图,这样每个孩子的绘画都反映了自己的思想,都是思维相互碰撞后的产物。这样的绘画富有内涵与生命力,充满童趣,具有创造力。

二、欣赏中外美术作品,拓展学生思维

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震撼人的心灵,其色彩和表达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其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可以开阔眼界,提升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艺术认知。在学生创作的时候,这些优秀作品的色彩表达、创作灵感、表达方式会像一股春风沁入他们的心灵深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积累后,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眼界宽了,艺术审美能力也会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欣赏名家优秀的艺术作品,观看现代各大知名画展,让学生与这些著名画家的优秀作品近距离接触,逐渐了解并学会自主欣赏名画。

例如,上课开始时让学生欣赏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者,他的作品富有创造力,如《梦》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人物,颜色也很单纯,用最简单的手法表现一个梦境的少女,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欣赏中外美术殿堂的优秀作品,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产生初步的了解,逐步感受作品的内涵和气质,每一次得到一些小收获,长期坚持,积沙成塔,学生的艺术修养必然会得到提升。

三、改变绘画方式,自由表现情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感性,有些理性,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奇思妙想。美术教学应该让孩子有想法,敢于创新,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思维,不断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质。我们要让孩子把艺术当作表达自己情感的最佳方式,而不是给他们带去一个艺术样板,如果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风格都是统一的,那该是多恐怖的一件事。而创意绘画一开始没有固定的主题,应让学生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孩子学会观察身边感兴趣的东西,观察周边的事物或回忆画过的东西,从一个物体画起,后面的画面充满了未知,有时就像神奇的魔术一样,不断地观察、想象与改变,灵感源源不断。比如让孩子随性而画,有些是画自己最想画的,有些是随手画几笔,而后慢慢添加,可以是怪兽,可以是一朵绣球花里无数个依偎在一起的小人,也可以是动车系列的长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解,把画画当成娱乐,当成爱好,成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孩子表现出来的想法和表现形式,常常会让我们感到震惊和赞叹。

例如,在教学“太空里的植物”一课时,笔者这样启发学生:“太空和地球不一样,没有空气,太空中是一片可怕的黑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植物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有哪些不一样呢?可能是怎样呢?”同学们有的说这些植物可能长得很高很高,弯弯曲曲的,没有叶子,甚至看到东西会很快地把东西缠绕起来,浑身长满刺,看到有地方生长就无限制地生长,像黑暗森林里的魔法树一样,可怕极了。开始的时候,学生将其表现在画面上,线条比较单一,构图比较小,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让学生把画面充实,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树干的表皮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说很粗糙,沟沟坎坎,丑死了。这样,一幅阴森的太空植物图就画好了。而有些孩子跳出教师预设的情景,说在很大的宇宙里,可能有一处地方非常漂亮,像仙境一样,那里的植物非常漂亮,开着淡蓝色的花儿,叶片层层叠叠、翠绿翠绿的……学生想象得天花乱坠,可是表现在画面上时,有些孩子就比较拘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动笔,在这基础上再添画,进行想象。孩子在这种绘画方式中,有时候会让很多人看不懂或者有局限性。这时教师要多对其进行鼓励,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继续绘画,同时鼓励孩子大胆想象,产生更多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兴趣,为孩子还原一个属于他们的艺术世界。

四、评价多鼓励,激发绘画兴趣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句肯定的话语可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树立学生绘画的信心,让孩子对绘画着迷,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兴趣发展。曾经有一个孩子,小学阶段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儿园开始就特别喜欢画机器人、变形金刚,到了高年级段,他机器人画得非常细致入微,把绘画当成了调节自身生活的重要活动,写作业累了时就画画,没事时也喜欢画画。遗憾的是到了初一,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临摹卡通人物,他画的不是教师所希望的那样,教师用取笑的口吻说道:“这画的是什么呀?太丑了。”没想到教师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导致这个学生从此不再画画了。由此可见,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艺术学科,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评价中不要用简单的像和不像对学生进行评价,像就是好的作品吗?那直接用照相机就好了。这是糟糕的想法,教师应该看到绘画中学生自己的东西,要倾听画中的声音。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倾听学生绘画的故事情节。教师评价时,要注意对学生作品中奇思妙想、富有童心、色彩表现良好的部分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有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添加、想象,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构思,用画笔表现出一个天马行空的纯真世界。

例如,“我喜欢的动物”一课教学中,一个学生画了一幅画,画面具体内容是一群鸡战士在鸡将军的带领下,开着战斗机奔向战场,画面上鸡将军非常神气,披着盔甲,坐在驾驶室里,神情专注地看着窗外,一群小鸡士兵坐在驾驶室里,秩序井然。整幅画的画面饱满,想象力丰富,富有童真。但在学生开始绘画时,看到学生的这种绘画思路,笔者还不太明白,于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肯定学生的思路,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于是学生越画兴致越高,一步步添加,慢慢想象,最后变成了《战斗“鸡”的故事》这样一幅作品。因此,在评价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一根线条、一块色彩,有一丝丝好的部分都可以进行表扬,不经意的一句夸奖,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我们要知道,教师的一声嘲笑、一句埋怨或是一副爱理不理的表情,都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教师可以婉转地建议学生不足的地方如何补救、如何添加,这样学生对绘画才会有极高的热情,并能在愉快的情绪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另一种途径。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与众不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世界,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世界,表达情感。这样创作出来的绘画才是有生命力、富有童真的,这样的美术课堂也必定精彩无限。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孩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