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究

2020-12-31 03:50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亚沙城小学王雪梅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章素养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亚沙城小学 王雪梅

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是核心素养所具有的特性,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实施更多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教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做铺垫。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人文特性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陶冶情操,丰富思想,让学生遨游于学海之中,攀登于书山之上。阅读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可以实现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提升、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语文阅读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构建

语文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是一种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语文阅读,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时候,不能过分追求语言的奇特和思路的标新立异,要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联想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文章阅读,可以在大脑当中构建一个故事场景,对文章所列事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乐阅读

文章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小学语文阅读的时候,不能过分地追求阅读效果,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的能力,深入文章的内容,学习文章当中优秀的表达技巧和描写手法,把这些表达技巧和描写手法经过内化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阻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因素

(一)教师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现在的教育观念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只要求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以促进阅读进行的方法,只注重阅读效果,让学生在压力下进行阅读,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步伐。

(二)没有融合多种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大纲给教师提出了许多教学任务,任务的繁重就显得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少,教师为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就会使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任务的完成量,这样教学进度在一定程度上更快一些,但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一些教师的文化程度不高,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满足于自身目前的专业文化水平,不再进行学习提升自我能力、拓宽知识面,这些原因导致教师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多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仍然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

(三)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书籍

小学的一些语文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只对学生进行课本上的阅读教学,过度追求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枯燥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没有兴趣走进语文知识的殿堂,降低了语文成绩。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个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当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提高。另外,小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阅读材料,晦涩难懂的读物会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减少学生对阅读的乐趣。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发展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阅读已经变成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文章《朱德三跪慈母》当中,教师在进行课文详细解读之前,可以寻找几位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把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内心变化等表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对本篇文章的阅读乐趣,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文章走进当时的故事环境,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举两得。

(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阅读更多的书籍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因性格、喜好、背景等不同,喜爱的阅读书籍也会不尽相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选择不同主题内容的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阅读文本,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领域的阅读中有所收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提高自己的涵养和能力。学生每阅读一本书,教师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物质或语言奖励,教师的肯定会增加学生阅读的自信心,是学生阅读更多书籍的动力。教师为了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可以鼓励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观后感,或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有兴趣的点进行随笔记录和思考,不管是在阅读中学到了什么,比如一句优美的话、一段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手法等,只要是有价值、有学习的意义都是有效阅读。读后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度,让学生把一本厚厚的书,经过自己的精读加工,内化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书的理解。同时,写读后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中发挥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三)把多媒体教学融入语文阅读教学当中

小学生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不能直观地接收阅读文本当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激发自己阅读的兴趣。例如一些远离生活的富有科学力量的文章,没有多媒体对文章进行辅助,学生就不能轻松地理解文章当中的内容。比如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这篇文章时,飞船进入太空当中,飞行员的生活状态和一些从地球进入太空中的物品发生的变化,仅靠一段枯燥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去进行联想,想象出来的画面很难对应真实的太空景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把这段文字描写转化成视频动画,把一些远离生活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直观、立体的画面感可以清晰地了解有关太空的知识,在观看完视频后进行教学,教师也能降低讲课的难度,学生对教师所说的内容也会有目的地倾听,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发展,让阅读不再枯燥,而是可以利用很多教学手段来增强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

(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喜欢向周围的人学习,父母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因此,为了积极正确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学习,在家庭空闲时间当中,家长应该多多拿起报纸和课本进行阅读学习,学生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进行阅读。为了提升阅读的成果,在家庭阅读时间结束之后,家长可以和学生进行阅读的分享,各自分享自己从阅读当中获得的知识,在学生分享故事之后,家长也要引导学生向故事当中的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熏陶,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会起到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学生的很多乐趣都可以从阅读当中获得,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校进行有效的阅读;家长要在家中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制订每天的阅读计划,规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学生也要改变自身的阅读状态,从教师让自己阅读转变成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语文阅读引入生活当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果。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文章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