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燃智慧 书香沁润心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

2020-12-31 03:50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袁桥招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所学教学质量阅读教学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袁桥招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关注学生背诵与文章记忆问题,却忽视了文章阅读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就算是对文章进行了背诵,也只是笼统地了解了文章梗概,并没有对文章产生任何深入的了解与认知。所以在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利用合理的阅读指导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文章理解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形成现代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受重视程度不高,无法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一直在利用传统方式去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尽管在教育事业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了教学改革的理念,很多语文教师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进而严重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总结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没有后续动力加以支撑,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只是在改革理念的推动下进行,当改革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又会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二是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出现了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源应用问题,在名义上是开展了阅读教学工作,但是每次教师都只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朗读后就开始练习引导,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所学文章含义。

(二)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学内容不合理

当教师改变了教学理念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又会出现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可以合理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但是在引导过程中学生却无法融入课堂中,同时教师也不知应利用怎样的方式去激励学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直线下降,并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到朗读教学工作开展的意义,同时也不明白教学工作能够对学生的能力带来怎样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引导学生进行文章朗读,朗读也仅局限于文章中的文字,使得阅读成了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还会强行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对所学文章感兴趣,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引导过程中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并对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保证可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并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就开始带领学生进行阅读,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学质量与效率受到影响。首先,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并没有合理地设计教学知识点,知识点的设计仅通过教材原有内容以及教学大纲而定,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会对所学知识产生理解兴趣。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正确认识了所学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才能更加合理高效。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可知,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帮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总结学生性格特点,并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而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因为学生对于教师的夸奖十分感兴趣,并且在得到教师夸奖后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就可以利用夸奖去激励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进行课程学习并正确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先将学生带入课文中,利用真实的情境去引导学生,当学生对黄山的景色产生了解兴趣后,再利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开展更加深入的阅读引导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黄山奇石比作不同动物、人物、建筑等,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想象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音频。比如在介绍到“猴子观海”这一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猴子与海浪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播放黄山奇石的景观视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内容,并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去记录哪些石头能够与身边的事物产生联系,还可以为自己喜欢的石头起一个名字,通过这种情境带入体验的方式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发散能力,进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语言生活化,最终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应用合理的阅读方式来理解并阅读文章,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一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记录带有特殊意义的段落与词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例如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带有浪潮描写的段落进行标记,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浪潮的开始、中间、结尾进行标记,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前向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注意勾画段落直接的情感运用、尝试通过阅读来了解浪潮的汹涌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意境。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根据要求对文章进行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摆脱教师的限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阅读文章。当学生尝试深入阅读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对浪潮的起伏进行思考,进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规律,最终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通过活动创建大阅读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引导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这就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提高引导能力,并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制订不同的阅读引导计划,进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氛围、内容的设计去激励学生,或是利用阅读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有效进行文章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建阅读体系合理规划教学工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活动,例如评选“书香家庭”,让学生与家长合作,家长可以为孩子购入一本优质读物,并与孩子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规定活动开始与结束时间,当结束时间到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评比。评选通过计数投票来决定哪一个家庭是“书香家庭”,评选标准为文章情感、内容理解深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阅读的理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家长来帮助孩子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校园与家庭中认真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来激励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进行阅读评比,阅读文章可以不选择教材内的文章,且文章类型没有限制,可以是散文、故事、典故、诗句等。这样能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教师在活动中还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并制订符合学生性格特点与学习能力的阅读计划,最终激发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保证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并通过阅读来正确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面临较多问题,应利用有效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工作。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性格特点,并对所要教授的文章结构进行总结划分,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规划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营造出良好班级阅读氛围,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阅读兴趣低下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语感,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所学教学质量阅读教学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非所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