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与红色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以广西百色农业学校为例

2020-12-31 03:50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沈丽霞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专业课程思政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 沈丽霞

红色旅游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多元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国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发展的新形态。红色旅游文化既是对近代历史中华儿女英勇奋斗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当代群体的一种精神文化传承与勉励。红色旅游文化在当前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文旅结合发展的体现,更是对各个层次旅游教育工作开展的一种引导。广西百色市作为我国红色教育基地之一,有着百色起义等英雄事迹,是百色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主题。百色市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为区域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内容支撑。百色市各个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结合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将红色旅游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另一方面,也要能够突出区域红色旅游文化的基础作用,打造具有品牌性和地域性的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一、红色旅游文化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红色旅游文化应用到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具体的课程为基础,如导游基础、模拟导游等课程,形成具有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红色旅游文化与专业课程的深度互动与融合。

(一)以专业课程为驱动的红色旅游文化融合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别,即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在红色旅游文化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专业课程为驱动,探索红色旅游文化的融合。具体可以从整体应用和局部影响两个角度实施。在整体应用的角度上,如可以在模拟导游课程中,将学生带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引导学生对百色起义的历史和相关精神进行掌握,并在实践过程中,以导游的身份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在局部应用的角度上,可以当地红色资源为基础,增设一门“红色故事”课程,将红色旅游文化设置为单独的内容,从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维度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文化进行系统的阐释与介绍,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二)以红色旅游文化为基础的专业课程升级

文旅结合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学界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将红色旅游文化融入专业课程中,也可以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升级,确保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的适应性。本研究认为,各个中职旅游专业可以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放置于行业的最新变动中,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信息化教学体系,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旅游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把握国内红色旅游的发展,从江西省和百色市红色旅游文化中提取相关要素,并将其融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出了行业发展对课程教学升级的引导作用。

(三)以地域性红色旅游文化为内核的专业课程品牌打造

中职教育作为地域性教育的重要主体,也应当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积极结合地域性内容,打造自身课程品牌,促进专业课程影响力的提升。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旅游专业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从百色起义精神文化等区域红色旅游文化中进行要素的凝练,并将其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课程中,探索了具有区域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路径。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为例,在对旅游行业中新兴营销理念与方式进行教学的基础上,以百色红色旅游为对象,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探索,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理论与实务能力的融合发展,彰显了旅游专业教学的区域特色。

二、红色旅游文化在中职旅游专业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程是中职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思政素养也是学生的必备素养。红色旅游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可以为中职旅游专业思政教学的开展提供内容支持,促进专业思政教学的优化与提升。

(一)提取红色旅游基因,探索思政融合

红色旅游文化中包含着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屈的信念等基因,这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红色旅游文化应用到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不仅能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关素材、案例,引导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同时也能够在思政教学中凸显旅游专业特色,为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百色起义等红色旅游文化中提取相关适应性的内容。百色起义的初衷对应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百色起义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生活的和谐美好等,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具体理解提供区域案例支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文化、专业课程以及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

(二)依托地域性红色旅游文化,提升课程教学接近性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省市范围内的学生,并且多数学生来自同一个地区,这也就说明学生群体有着相同的生活背景和习惯。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9 岁之间,该阶段的学生对于抽象内容还缺乏深度的理解与思考,这就需要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将地域性的内容进行融入,提升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接近性。例如,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旅游专业在思政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将百色市的红色旅游文化与思政要素进行融合,将地域历史与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名人典例等内容对应相关的知识点,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相关思想内容的深度理解。

三、红色旅游文化在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随着文旅结合等的不断探索,旅游行业本身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聘人员要能够在拥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并能够结合行业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岗位能力。红色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业与人文内容的有机结合,将其应用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与整个行业的人才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结合行业新趋势,培养红色旅游人才

红色旅游是文旅结合背景下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百色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主题。红色旅游中不仅蕴含着传统的旅游价值,同时也逐渐被引入社会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播过程中。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积极结合红色旅游发展的趋势,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与调整,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融合探索,积极发挥百色市红色旅游文化丰富的优势,促进了红色旅游人才的培养。例如,学校旅游专业结合短视频等传播形式,引导学生以百色市红色旅游文化为基础,录制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传播,不仅营造了红色旅游文化的氛围,同时有效引导了学生参与到红色旅游文化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红色旅游人才培养的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人文历史素养

红色旅游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人文历史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在应用红色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对红色文化精神进行提炼,依托导游解说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促进自身红色文化素养的提升。例如,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与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等主体合作,引导学生以导游解说词等形式,对百色红色文化精神以及相关历史事迹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精神意涵以及当代意义进行探索,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历史素养的提升。

本研究以广西百色农业学校为例,从专业课程教学、思政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三个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与实践,对红色旅游文化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本研究认为,红色旅游文化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要能够以专业教学优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优化为基础,主动打破浅层化应用理念的束缚,从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发挥旅游专业教学与红色旅游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作用。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思政课“需求侧”
红色旅游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