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视角下促进我国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教学管理对策研究

2021-01-02 22:15崔燕芳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埃里克森榜样效能

崔燕芳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

一、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初次提出。班杜拉认为目标的最终实现内因作用大于外因。当人们完成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感觉自己有能力,就会感到骄傲、自豪; 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惭愧和没有才能。这种从成功的经历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感[1]。除了实际的工作成就影响自我效能感,期待性经验、言语说服力以及情感唤起都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预期。

(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是继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人格发展理论方面, 他承继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与之不同的是,埃里克森更重视人格发展中社会环境的作用。埃里克森集中研究了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认为人格的发展是贯穿人的终身过程[2]。他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并说明其实人每一阶段都会遇到矛盾,只有正确解决眼下矛盾,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人生阶段。根据理论,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八阶段中的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这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体验忠诚的实现,人格的整合以及自我定位。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生在关键期的人格发展。因此,本文旨在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中学生的特点构建一系列教学管理策略以期提升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促进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我国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形成的影响因素

根据笔者在北京房山良乡三中、石家庄市二十四中以及新疆巴州第二师八一中学的实习经历以及相关主题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出以下我国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如下:

(一)我国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中学生特点:做事凭感觉,易产生逆反心理;心理承受力弱,不能接受大的打击;自尊心较强,渴望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但由于此时仍然处于受教育阶段,因此生活经验的缺乏加之其知识储备和其他资源也不够丰富,因此易自卑敏感或因自卑产生自负等对立情绪,使得成功体验不多,因而自我效能感比较低。

(二)影响我国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首先,家庭是自我效能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外部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熏陶会明显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结构、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家长婚姻状况、教养方式、为人处事等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展。

其次,学校教育为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在校期间时间较长,是否能在学校发展起有利于毕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果水平的首要要素,同时也关系到他们的终生学习观和社会认同度。同时,同窗间的彼此影响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基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构建一系列教学管理策略以期提升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促进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最后,社会教育同样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具备重要作用。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可知社会对人的影响系统围绕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展开,并且影响个体发展。

三、提升我国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把握学校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效提升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并尝试从建立多元评价标准、提供多样环境支持、树立积极认可榜样、合理设定学习目标四个方面建构多样化策略如下:

(一)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含义多种多样,绝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的高低。然而,当今时代推崇的学习制度使得许多后进生很容易受到批评、指责从而因自卑渐渐迷失自我,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影响人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应树立多元评价标准,从不同方面给予中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其形成各方面能力的客观评价,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保护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理状态,避免单纯以学生成绩给学生未来下定义。

(二)提供多样环境支持

教师可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了解挖掘每位同学的不同潜能,并通过创设多样真实的环境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体验胜利,增强成就感,同时结合赞美与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引导其正确归因:在综合分析学生的成功原因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明确正确归因方式、建立合理认知模式、正确认识自身潜能等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的判断[3]。在体验成功中增强自信心,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评估与自我效能感。

(三)树立积极认可榜样

榜样可视为目标,亦可视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优秀同学可成为榜样,与之同处相同大环境可通过耳濡目染激励自我;教师可成为学生榜样,通过言传身教以此来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悦纳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知名艺人可成为学习榜样,成功之路本就不易,付出的努力更应被积极学习,拼搏与强大,不可缺一。通过了解成名艺人背后的故事,激励自我勇往前行;参与一线抗疫的英雄可成为榜样,树立学生的爱国心、爱国情。树立积极认可榜样并向贤者看齐,有助于学生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奋斗,增强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

(四)合理设定学习目标

为帮助学生减少失败的机会,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情况下,利用最近发展区教育原理,与学生一起并且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目标应具有以下特征:

①具体性,即明确指出所要达到的目标程度,例如某次测验得分要在优秀线以上;期末排名比当前要进步几名等具体可实施可测量的目标,而不能含糊不清。并可由学生自己设置相应的惩罚与奖励,如果达到获得什么奖励,如果没有达到会有怎样的惩罚,调动其积极性。

②挑战性,挑战性即要求目标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要达到“跳一跳就能够的着”的水平程度,且目标为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

③时间性,强调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即可达成的目标,可以是一周、一月或者一学期。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容易使学生丧失继续努力的动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实现目标的时间,有助于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四、结束语

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把完成某种工作或任务的自信程度称作自我效能感。而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八阶段中的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体验忠诚的实现,人格的整合以及自我定位。毋庸置疑,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生在关键期的人格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通过构建一系列教学管理策略:建立多元评价标准、提供多样环境支持、树立积极认可榜样、合理设定学习目标四个方面以期提升我国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促进其人格发展。

猜你喜欢
埃里克森榜样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等了287天
欧洲杯赛场上的生死时速
埃里克森:欧锦赛十三分钟生死救援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多活一晚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