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图书现状及趋势初探

2021-01-02 22:15段向民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理论

段向民

(中国旅游出版社社委会成员兼教材与学术编辑室主任 北京 100005)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模式也正在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正在逐渐兴起和推广。从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应“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研学旅行的政策性文件,并遴选了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和研学旅行营地;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相应将研学旅行纳入了中小学考核计划。

出版领域积极响应研学旅行的热潮,努力为推进研学旅行发展战略贡献我们的专业服务,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近年来我国研学旅行图书市场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书名中带有“研学旅行”四字的图书,从2017年开始陆续多起来,特别是2019-2020两年比较集中,但总体规模不大。在当当网,搜索“研学旅行”四个字,会显示4638个结果,但实际上仅涉及25家出版社出版的近百个品种。简要地分析相关出版物,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

(一)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研学旅行图书

这部分图书相对比较丰富,包括研学手账、绘本和乡土教材。

①研学手账

此类图书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跟着诗词游中国”——骑象研学手账》战绩最为辉煌,该系列2019年6月推出第一季5册,不到一年销量达到16万套。一年以后,第二季5册也成功上市。该系列主要特点是请5位诗人当导游,遴选孩子必学的古诗,一位诗人,一座城市,一朝历史,一段文化之旅。有趣、有用、有成长,让孩子带着问题出门,载满成果归来。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能力、让孩子掌握在旅行中思考和学习的方法,又可以教会孩子从不同维度看待目的地城市,比如,教孩子收集门票,记录旅行和行李清单,画出他们所看到的。一本小书,集诗词歌赋、美文、书法、古代名画、地理、旅游等元素于一体,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形成互动,较好地达到了研学旅行的目的。

②研学绘本

此类图书以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9月推出的《研学旅行记·第一季:身陷牢笼》为代表。该书以拟人的手法, 描绘城市动物乐园里的一只松鼠猴和土狗阿福相约去研学旅行,穿越城市去看大海,记录它们在研学旅行中的成长,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③研学乡土教材

此类图书以浙江科技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全7册《研学旅行在绍兴系列丛书》最具代表性,这套书包括了越乡名仕、越地风情、亲近自然、美丽乡村、科技探秘、红色传承和文化寻根,属于绍兴旅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用书,涵盖了人文、地理、自然、科技、风俗等内容,作为颇具特色的研学乡土教材,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

(二)职业院校研学旅行专业教材

在这个领域,零星推出的不少,但初具规模,陆续推出系列产品的有华中科技出版社和旅游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单位。教材品种大致包括《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概论》《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研学旅行教育理论与实践》《安全风险管理》,等等。此类教材的主要市场是针对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34所研学旅行专业院校的学生。毋庸讳言,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材,这批图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鉴于作者大多是讲授导游或者酒店的专业课老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教材无论从构架、理论研讨还是案例解析均存在相当的提升空间。

(三)研学旅行理论和实务类著作

这类著作零星散落在不同的出版社,但就能搜到的作者简介来看,背景并非研学旅行的专业研究人员。当然,因为这个领域属于刚刚兴起,没有深入研究实属正常。这类著作从书名来看,有的一眼便知道是理论著作,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研学旅行理论与实务》;有的书名比较吸引眼球,如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研学旅行工作实务100问》、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解码研学旅行》、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编辑部编纂的《最美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安全手册》《最美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实践指南》等,书名看起来很炫酷,有让人一睹为快的冲动,但一看内容简介和目录,难逃理论著作的窠臼。理论著作的编辑推荐语都比较狠辣,基本包含“教育行政人员决策的参考、教师设计研学旅行的宝典、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帮手、学者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指南、旅行机构开发线路的路书”大有一书在手,研学旅行不用愁之感。 当然,理论图书中,唯一看到作者有研学旅行背景的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推出的《研学旅行来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本常识与实践指南》,据介绍,本书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倾情打造,旨在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

简而言之,研学旅行出版物,针对中小学生开发的相关选题较为丰富,但是否真正实现了研学旅行的目的,有待商榷;理论实务类作品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实践的总结和指导还很有限;一般教材同质化趋势明显;且无论是理论实务图书还是相关教材,虽然都大力提倡案例的重要作用,但实际案例遴选和解析却少而又少,典型案例更如凤毛麟角,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十分明显。

二、国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情况

据何琼峰、宋世通在《中国旅游评论:2018第三辑》 “近年来国外研学旅行研究综述”指出,国外关于研学旅行的学术研究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目前在研究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何琼峰、宋世通以“study tour”“study tourism”“educational tour”“educational tourism”“educational travel”“academic travel”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系统梳理了2000—2018 年(搜索日期截止到2018 年4 月)在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AGE Journals、JSTOR、Google Scholar 数据库中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文献,共检索到165 篇文献,其中SSCI 文献20 篇。

尽管国外研学旅行无论起步还是理论研究相对较早,但研学旅行的专著也不多。

三、中国旅游出版社研学旅行方面立项和出书情况

根据上述研学旅行市场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研学旅行的实践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成果的转化却远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步伐。中国旅游出版社作为文旅部唯一的直属的国家级出版社,近年来,我们积极跟进研学旅行的发展趋势,适时组织和加大有关研学旅行的产品,特别注重实践成果的转化,以期尽到我们出版人的一席绵薄之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在我社已经立项和出版的、有关研学旅行方面的选题已有二十余种。其中,有综合性研究成果,如《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17年》《研学实战方法论》;有分省研究成果,如《湖南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0》《研学旅行理论与实践——以湖北神农架为例》《研学圣地:济宁》;有专题性研究成果,如“研学在中国”系列之《冰雪旅游篇》《乡村旅游篇》《红色旅游篇》;大众研学旅行方面有“中华旅游诗词曲赋丛书”其中包括《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元曲中的旅游》《汉赋中的旅游》。教材方面比较有特点的如《研学旅行经典课程汇编》,已立项北京等7种。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由行指委秘书长韩玉灵教授、邓德智教授任总主编的“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精品教材”系列的首本《研学旅行指导师理论与实务》一经上市,立刻得到社会和广大读者的关注,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老教授协会研学实践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均大力推荐。该书谋篇合理,内容丰富,理论和实践兼备,教学资源齐全,四色印刷、图文并茂,值得一读。

不久前,为了进一步做好研学旅行管理专业教材开发工作,我社利用金数据平台做了 “研学旅行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调查问卷,收集了143所院校对该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的计划和意向,为我社下一步完善该专业教材开发做好了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跟踪,进一步了解到研学旅行一线教师对研学旅行类图书的迫切和切实的需求,比如,希望出版的教材能够是立体化的、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的。我社将认真分析大家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教材教学资源,尝试开发多种形式,如,活页式教材就正在开发过程中。

未来,我社将在完善研学旅行专业课程教材开发的同时,与各省研学旅行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特别是通过了教育部1+x认证的培训机构加强密切联系,积极拓展研学旅行产品线,更好地为社会和读者的需求服务。

四、对于研学旅行成果转化的两点建议

研学旅行类图书可从两方面进行着力:一方面是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教材。具体说来,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建立课程教材开发体系;职业院校以研学旅行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主进行教材开发。另一方面,加大区域版旅行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通过这样两条主线,将研学与营地相结合,将营地教育与年龄段、学科进行紧密结合;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形成多主题、菜单式研学式营地课程,可以根据不同主题进行组合;开发不同授课地点、授课形式的研学实践课程;仪式感融入研学课程,对标学校需求,提升学生人文情怀;依托传统活动打造适合系列适合中小学课程(影视类、文学类、建筑类、传统文化类、自然生态类),课程分阶进行,形成连续性、循环式课程;与校内课程相衔接,打造文学类专题课程,包括写作指导,阅读朗诵等;实现特色性真实模拟情景,如模拟演出、地震逃生、职业体验等,以全景全境全镜进行情景模拟。以积极促进各地研学旅行再上新台阶。

发展研学旅行事业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理论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坚持理论创新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