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故事

2021-01-04 13:35周思超
党史文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徽党旗旗帜

周思超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并非伴随着党的诞生就开始出现。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到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党旗党徽作为新增内容写入党章,党旗党徽的制作和使用最终得到规范和统一。在这长达81年的时间里,党旗党徽以不同的样式出现过。也正因如此,各地留存下来样式各异的党旗党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奋斗历程,它们静静地躺在文物展柜中,向人们诉说着党和人民那一段段艰苦卓绝的红色岁月。

血雨腥风中亮出的党旗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并没有统一和规范的旗帜,甚至在整个大革命时期,出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一直打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开展革命斗争。直到1927年春夏之际,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他们举起屠刀,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初期,为了团结国民党左派人士,起义军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使用的旗帜依旧是“青天白日旗”。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已经彻底暴露,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在全国迅速铺开。各地党组织在领导武装暴动的过程中,纷纷打出象征工农革命的五角星、镰刀、锤子(斧子)等图案组成的红旗。1927年9月底,湖北农民暴动使用的旗帜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共产党较早使用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现存国家博物館,旗面比较陈旧,已经略微褪色,部分已经破损。旗子中央为犁图案,上方写有“监利县第一区”字样,左右各书“全球”与“暴动”,下方题有暴动要求:“提高农民威权”。在这面党旗上没有代表工农联盟的“镰刀斧头”标志,仅有代表农民的“犁”。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关系党的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并提出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可以断定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再打了,再打则必会再失败……我们则应立刻坚决的树起红旗。”1927年9月,在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中,中国共产党真正亮出自己的第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用一大块红布制成,旗面中央是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则是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关于这面旗帜的产生,何长工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第一师成立后,我和杨立三同志负责筹办部队的印章、旗帜。这样,我们第一次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由我负责设计并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鲜艳的红旗中间一颗大五角星,星中是镰刀和斧头的图案,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十分威武、漂亮。”此外,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对我党我军所用的旗帜有生动描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时候党旗和军旗是一体的。也是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有了自己的旗帜。

秋收起义后,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放弃国民党的旗帜,正式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国民革命军的名义,改称工农革命军,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关于党的旗帜的正式决定。从此,红旗、镰刀、斧头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标识。

1928年中共修水县第二区区委秘密发展党员时使用过一面“CCP”党旗,这也是江西修水地区发现的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长50厘米,宽39厘米,中部绘有镰刀斧头图案,下方绘有英文“CCP”字样。这面党旗被秘密制作出来后,曾交给修水县第二区区委组织委员樊万祥保管。当时,樊万祥就曾在第二区区委旧址樊凯岗祠房间里,组织新党员面向该旗帜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这面珍贵的旗帜见证了这位革命烈士为党的革命事业矢志不渝、不惧牺牲的热血故事。

樊万祥(1898—1929),修水县大桥镇山口村人,1927年5月入党,大桥片区农民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下衫暴动”组织者之一,曾任乡农会组织委员和第二区区委组织委员。1928年8月6日,曾会同引领仁、西两乡上万名农民配合红五军攻占修水县城。8月7日,在修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红五军军长彭德怀提议奖给英勇善战的樊万祥一支“汉阳造”步枪。1929年5月,为掩护其他同志安全转移,樊万祥不幸在土龙山下烂泥垅被捕,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不泄露党的任何秘密,英勇牺牲于朱溪村来家庄。樊万祥同志牺牲后,该旗帜一直由樊阶堂保存。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查,他用油布纸包好这面旗帜,藏在屋梁上。1977年,樊阶堂将此旗帜捐献给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这面“CCP”旗帜,浸染着先烈们的鲜血,非常珍贵,现存于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牺牲个人,言首秘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在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份入党誓词,这是现存最早的一份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这份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贺页朵之手。

贺页朵(1886—1970),江西永新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北田村农民协会副主席和湘赣边区苏维埃六乡政府财粮干事。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他以榨油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为红军搜集情报,运送食盐、粮食和弹药。他多次参加红军攻打永新县城的战斗,积极救护伤员。1931年1月,中共永新县第四区区委根据贺页朵的请求和表现,同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25日,在榨油坊昏暗的油灯下,贺页朵参加了庄严的入党仪式。对于贺页朵来说,那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夜晚,在桐油灯的光亮下,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块红布,在上方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CP”,然后在布的中间竖着写下了这段入党誓词。虽然贺页朵文化水平不高,24个字中有6个错别字,但他对党的忠诚却是不带一点杂质的。写完誓言,他又在布的下方两角各画了一个五角星,五角星的中心是由镰刀锤头组成的党徽,五个角上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字。随后,他自豪地在右边空白处写上了自己的姓名和入党地点:中国共产党员贺页朵,地点北田村。在当时白色恐怖下,把名字、地点留在入党誓词上是冒着极大危险的,一旦暴露,他有可能性命难保,甚至殃及全家。可他却毫不犹豫,字体虽笨拙,但字里行间透出的是这位农民党员对党朴素的阶级情感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在入党介绍人的领誓下,贺页朵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从此,这誓言成了他生命的座右铭。无论战斗多么残酷,环境多么险恶,贺页朵都勇敢地冲在斗争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用一腔热血守护着这块曾经历血与火洗礼的红布。

1934年红军长征后,贺页朵身负重伤,仍留在永新继续坚持斗争,后来国民党步步紧逼,贺页朵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将写有入党誓词的布条用油纸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拿出来反复地看,默默地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派访问团到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这份入党誓词始公之于众。

在山东沂水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展馆,珍藏着一面党旗,在中国共产党党旗标准样式制定之前,这是山东省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一面党旗。这面76岁的党旗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它的背后有一个感人的红色故事。

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山东,国民党地方政府弃人民群众于不顾,放弃山东战场。危急时刻,共产党八路军高举抗日大旗。1939年春,赵煜琴被中共中央派到沂水县马头崖村开展革命工作。赵煜琴到了马头崖村以后,通过各方面了解,知道刘洪秀这个人是比较理想的发展对象,就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过了几天,赵煜琴又来到马头崖村,她约刘洪秀到村外一个僻静处,从背包里取出了这面党旗郑重交给她。这面党旗是赵煜琴和几个女干部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党旗的底色、图案,构成了没有统一制式之前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赵煜琴还模仿苏共党旗,在右下角加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C.P”。此后,为了保护好这面党旗,刘洪秀一直把它缝在身上。1942年,他被调去脱产做情报工作,党旗没法带在身边,只好放在家里收藏。因为担心敌人烧房子,便做了一个梧桐木匣子,把党旗装进去封好,藏在自家附近一个冬暖夏凉的山洞里。就这样,刘洪秀把党旗完好无损地保存了50年。

在延安诞生的首批制式党旗

随着中共逐渐走向成熟,党中央意识到应该有正式统一的党旗。194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窑洞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中共党旗样式,长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并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当时制作的党旗为长120厘米、宽80厘米,左上角的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斧头镰刀,其直径为30厘米。旗杆套为白色,宽6.5厘米。旗杆套不包括在整个旗的尺寸之内。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中国共产党制作的第一批规范的党旗在延安诞生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所作出的“斧头镰刀”的决定,但在中共七大会场上以及在此前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中共党旗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于“锤头镰刀”图案,已经鲜见“斧头镰刀”图案。红色旗面、黄色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图案,构成了党旗的基本框架,这种基本式样一直沿用至今。

在党的七大召开前,七大筹委会收到各地代表的许多来信,要求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研究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相关问题,并作出明确规定,建议党旗式样应统一规范,要体现地域化、民族化的特点。为此,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党旗党歌委员会,全面负责相关事宜。七大召开期间,党旗党歌委员会发出征集党旗图样的通知,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收到来自延安党政军领导机关、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联防军政治部等单位和个人的230多幅党旗设计稿。为此,党旗党歌委员会对这些应征作品进行了展览。总体来看,应征图样基本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红色象征着革命,黄色代表革命的万丈光芒,意指无产阶级必将取得革命胜利,开创无限光明的新世界。图案意象上,以镰刀、锤头、枪矛、五角星等元素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些作品中就有著名诗人艾青设计的“北斗七星”图案,有镰刀和锤头及7颗五角星。艾青在党旗的设计风格上,十分注意简洁大方与寓意深刻并重。左上角为镰刀锤头,代表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工农阶级;旗帜中心位置是北斗七星,象征着黎明前的希望,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即将到来。在抗日烽火中汲取的时代精神,激发了艾青对党的深沉的爱。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经过紧张周密的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在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上第一次竖立正式的党旗,从而结束了我们党从一大至六大无正式党旗的历史。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会场的主席台中央,十分醒目地挂着两面党旗,旗上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5个大字。据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的杨尚昆回忆:开会之前,我们讨论过,设计一面党旗,用红底衬金色镰刀斧头,加上“中国共产党”的字样,开会时就这样布置的。会议期间,大家议论,共产国际的旗帜是镰刀斧头,我们加上“中国共产党”,不太合适。所以,后来就不用有字的了。因此,中央领导讲话时的照片一部分党旗上有字,一部分无字。毛泽东讲话时的照片,党旗用的是无字的党旗,应该是做会议闭幕总结时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的党旗仍未作出正式统一的规定,各地纷纷询问党旗事宜。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非常关心此事,亲自安排钟灵设计党旗图样。1950年6月13日,杨尚昆就党旗问题致信刘少奇,并附三套党旗图案及作图说明。随后,经过研究,由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随后,中央组织部就党旗制作作出规定:“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党旗国旗同时悬挂时,国旗在右党旗在左。”

沐浴改革春风的党旗党徽

在党的八大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荡,关于党旗规范式样一直没有正式统一的规定。

1982年9月17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胡乔木提出了党旗的问题。他说,党旗问题,简单设想,镰刀锤头加中国地图。胡耀邦说,找几个人设计一下,书记处下个通知,送中央顾问委员会,征求一下意见。11月3日,宋任穷在中央组织部送中央书记处的《关于设计党旗的情况报告》上批示:“党旗设计方案,请书记处审查确定。”

《报告》体现以下四个方面情况:第一,根据9月17日的会议纪要,10月6日,中央組织部“邀集了中央宣传部、中央联络部、外交部、轻工业部、国家测绘局和总政治部”的同志共同研究了党旗的设计问题。第二,确定党旗设计的两个问题:一是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特点;二是图案要简明、庄严、大方。第三,他们参照了30多个国家的党旗式样,设计了42种图案,后又从中选择了12种图案。第四,新设计了4种类型的图案:一是遵照胡乔木的意见,在锤子镰刀同侧或一侧加中国地图的图形;二是在锤子镰刀一侧或上下加五角星;三是锤子镰刀的一侧加“七一”或“中国”图案;四是锤子镰刀的一侧或下面加天安门图案。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主席台后部幕布中央,第一次悬挂中国共产党党徽,党徽第一次取代领袖肖像。会场悬挂党徽成为此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沿用惯例。我们可以看到,十二大的党徽是方柄镰刀与方柄锤头的组合。

为规范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加强对党旗党徽的管理,1995年4月,中共中央责成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党旗党徽的制作和使用的规范化问题提出意见,并起草《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

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共12条,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更加完善地规范党旗党徽的式样和使用。至此,党旗党徽有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式样。

《规定》指出,“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根据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党旗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通常分为5种规格,其尺寸分别为:“(一)长288厘米,宽192厘米;(二)长240厘米,宽160厘米;(三)长192厘米,宽128厘米;(四)长144厘米,宽96厘米;(五)长96厘米,宽64厘米。”

党旗的制作方法是:“1.旗面长宽之比为3∶2,旗面左上方1/4部分缀党徽图案。2.画旗面长与宽中线将旗分成4等分的长方形,左上方长方形内划出横18竖12等分的小方格。党徽图案切于8×8小方格的正方形内,正方形的上部与旗上边空3格,左侧与旗左边空4格。3.旗杆套为白色。”“党旗上党徽两面相对。”党徽则可根据实际需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并具体规定。

党徽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正方形分为32等分”画党徽,以左下角的5个方格画一小圆,在小圆右上部与“镰刀刀背”两个点相切,“构成镰刀把”。

为了进一步严肃和规范党旗党徽的生产销售等问题,1996年11月19日、12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分别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定点生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供应销售有关问题的通知》。1997年7月9日,中央组织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定点生产、内部销售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规定:“非定点企业一律不得生产党旗党徽及相关产品,违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超越经营范围依法处理。”“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党旗党徽。”

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增写“党徽党旗”一章,作为第十一章。这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第一次,对于维护党徽党旗的严肃性,发挥党徽党旗的感召力,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党旗经过75年历程才明确式样,经过81年才真正写入党章。这说明我们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对自己旗帜的确定是十分慎重的。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党徽党旗旗帜
党徽闪光
党徽激励我奋斗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一枚党徽
党旗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党旗
一枚党徽一团火
党旗在心中 创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