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配合运动法治疗气血虚损型肩凝证经验撷要

2021-01-06 01:12谢涛常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外展肱骨活动度

谢涛,常虹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肩凝证又称“冻结肩”,气血虚损型主要多由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关节失于滑利,筋脉关节失荣等所致。本病以体力劳动者为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且常发生在单侧肩部,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主要是因为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肩周炎。而气血虚损型肩凝证病程日久,气血亏虚,肝肾亏损尤为难治。本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气血亏损、肝肾亏虚为生理改变,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以补益气血,行气通瘀治疗本病,临床效果显著。

中医医治此病的治疗思路为:如患痹症时间比较长,气血就会亏虚,正气亏耗不能驱邪外出,肌肤也就没有营养,筋肉和骨节没有气血的滋养。从而导致肩部周围的肌肉萎缩,颈肩部自感酸痛没有力气;少气无力,纳入不良,面色少华或者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皆为气血虚弱不足之象。“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以当归、黄芪补血益气,桂枝温经散寒为主药,赤白芍、党参为辅药以怎强当归和黄芪的补气生血的功效[1];秦艽、羌活、独活以增强桂枝温阳散寒的作用;佐以地龙以通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的药性,并能缓急止痛[2]。本方剂中的药物配伍起到益气补血、行瘀通痹止痛的效果。攻补兼施,滋而不腻。如肩凝证日久常伴肾气不足可加补骨脂、淫羊藿、鹿角霜以,温阳散寒、填精益髓。

治疗神经、肌肉、骨关节疾病应结合运动疗法,效果显著且不易复发。运动疗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我国古代武术的功夫是运动疗法的先驱。中医按摩、推拿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防病治病的疗法,与针灸、导引、气功同为人体功能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治疗骨关节疾病运用运动疗法可以牵伸短缩的肌肉、肌腱及其他软组织,减轻关节囊内压力,减轻疼痛,并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同时可以调整因疼痛造成的肌肉的异常张力,恢复肌肉长度并缓解其紧张度。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运动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骨质疏松。在锻炼的过程中,既能增强患者体力,同时改善全身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凝证可有效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疼痛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维持可用的关节内活动,减轻因制动所造成的不良结果,进而减轻局部疼痛症状。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如果关节制动时间太长,会导致不良后果,如关节软骨萎缩,关节松动术可使滑膜液流动而刺激生物活动,提供并改善软骨的营养。关节固定后,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桥连结,造成关节内软组织粘连,关节周围的韧带,进而造成关节囊内软组织挛缩,松动手法可维持关节周围组织弹性。关节内有很多本体感受器,关节受损导致关节内及周围本体感觉减弱,影响到机体的协调反应。关节活动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关姿势动作的感觉信息,例如:静态姿势及活动速度的感觉传入;运动速度改变的感觉传入;运动方向感觉的传入;肌肉张力调节的感觉传入和伤害性刺激的感觉传入等。

1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性,58岁,半年前在看孩子期间出现左侧肩部外侧痛,肩前部喙突部疼痛,夜间明显,热敷后疼痛减轻,晨起时减重,活动后疼痛减轻,天气变化或者劳累后加重,患者形体适中,但没有精神,精神疲惫,少气懒言,不自主出汗,面色无华,嘴唇和指甲淡白颜色,经常头晕并伴眼花,舌质色淡,舌苔薄,寸口脉弱。触诊喙突及肱骨大结节处有压痛,并伴有肱二头肌肌腹,岗上肌,三角肌的萎缩。肩部活动时,肩关节主动运动,后伸、前屈、外展及水平内收均受限,左手不能从身后触及脊柱。中医诊断为痹症,气血虚痹证。西医诊断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中药治疗原则为通络和营,补益气血,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运动疗法:休息位,肩关节外展55°,水平内收30°,前臂置于水平面上。治疗平面位于关节窝并且随肩胛移动。由助手协助固定肩胛骨。(1)关节牵引:患者仰卧位,手臂置于休息姿势,将前臂支撑在医师的身体侧方。医师体位:使用靠近治疗部位的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置于患者的腋下顶端;另一只手以引状姿势握持三角肌外侧肌腹。松动手法:以在腋下的手用力(作用力垂直于关节窝平面)将肱骨向外侧边移动。(2)向尾端滑动可改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肱骨头往上移时复位。患者体位不变,医师则一只手置于患者腋下,提供适当力度的关节牵张;另一只手的拇指固定于肩峰远端。松动手法:上位的手将肱骨向下滑动,或用替换手法,即医师双手握持患者的手臂,利用身体后倾的力量将手臂向尾端牵拉(即长轴牵引)。(3)尾端滑动进级,作用:当关节外展接近90°时,改善外展角度。患者体位:仰卧,将上肢外展至最大角度,肱骨外旋位。医师体位:面向患者足部,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臂,将患者的上肢固定在自己的躯干上,躯干稍往外侧转动,提供第1级的关节牵张:另一只手拇指指蹼置于肱骨肩峰突远端。松动时在肱骨近端施加用力,将肱骨往下滑动。(4)上举进级,作用:上肢外展超过90°时改善上举的角度。患者体位:仰卧,上肢外展并上举至最大角度,然后肱骨外旋至最大极限。医师施力手需与治疗平面成一条直线;另一只手握持肘关节给予第1级牵张力量。一手握住肱骨近端,将肱骨逐渐患者手腕方向及身体远端平行滑动。施力方向取决于肩胛向上旋转及前突的角度大小。所施的力应该使肱骨头部能触及腋下关节囊下皱襞。(5)向后滑动可增大肩关节屈曲和内旋活动度。患者仰卧,上肢休息姿势。医师背向患者,站在患者的上肢与躯干间,将其上肢靠住治疗师躯干作为支撑,一手握住肱骨远端;另一只手置于关节前缘远端以施加作用力。松动时医师移动患者上肢将肱骨头向身体背侧滑动。(6)向后滑动进级,作用:当屈曲角度接近90°时,改善向后滑动范围和水平内收。患者需仰卧,肩关节屈曲90°,上肢内旋并且屈肘,采取水平内收姿势。患者肩胛下置折叠好的方巾,使肩胛带有稳定的支撑。医师一手以引状手型握住肱骨近端内侧面,施以关节牵张,用力为有牵张感为度;另一只手置于患者肘上。松动手法即沿着肱骨长轴,由肘部向下挤压,将肱骨向后滑动。(7)向前滑动,作用:增大肩关节伸直和外旋活动度。患者体位:俯卧,上肢放松,垂出治疗床边缘,由医师大腿支撑着。以软垫固定肩峰。医师体位:医师面对治疗床头,靠治疗床的一脚向前跨步。外侧手将患者手臂固定于医师的腿部,为患者肩部提供第一级的关节牵张;另一只手尺侧缘置于肩峰突后角远端,给予松动力量。松动手法:作用力方向朝前并且稍向内侧。屈曲双膝以带动患者整个上肢向前移动。注意不能将患者手臂提起造成肱骨向前成角,以免肱骨头向前半脱位。(8)向前滑动进级,增大肩关节外旋活动度。注意点:在实施向前滑动时,不能将肩关节置于外展90°位时再进展至外旋,这样会导致肱骨头向前半脱位。松动手法:首先将肩关节置于休息位,然后将肱骨外旋,再给予垂直于关节窝平面的第三级牵张。从仰卧位60°,被动牵伸,外展位牵拉,侧卧位外展60°持续牵拉,坐位外展90°。医者手握患者左手,让患者像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各个方向推手,并辅助患者左肩关节的内外旋运动,医者给予适当的阻力。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30 min,连续治疗2周。(9)日常生活指导:良肢位的设定不引起疼痛,选择舒适的肢位,仰卧位在肩部和肘部下垫软枕,肩外展 10°~30°,屈曲 10°~20°,在中立位放置。就寝时肩部放置暖水袋。经过治疗2周后患者右肩的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基本可达全关节活动范围,三角肌、岗上肌、岗下肌肌肉萎缩明显减轻,属患者继续自我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2个月后复诊,患者不适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左侧肩部及左上肢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基本可打全关节活动范围。

2 小结

肩凝证属于运动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中医把肩凝证归到痹证范畴[4-5]。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反复验证辨证加减,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虚损型肩凝证[6-7]。并运用运动疗法,从局部着手,直达病所,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减轻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关节活动受限的痛苦,同时以“整体调理”和“局部疏通”为治病要点,应用中医中药调理,并配合运动疗法以缓解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8-9]。两种方法合用,从而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脏腑气机,平衡阴阳,补益气血,力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10-11]。使患者的功能受限在短时间内得到康复,使患者的痛苦得到减轻,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此方法临床推广应用是有价值的[12]。

猜你喜欢
外展肱骨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