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2021-01-06 01:12赵艳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中医院中医药人力资源

赵艳艳

(涉县中医院,河北 涉县)

0 引言

人力资源是医院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管理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医院发展离不开人才[1],可以说医院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院内整体运转效能和市场竞争力。对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来说,优化、整合各类人力资源,提升中医治疗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可持续发展力[2]。如何高效的开发中医院人力资源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就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问题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范畴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获得,如为了满足医院当前、预期需求而进行的医务人员、辅助人力的招募、选拔、聘用等活动过程;②配置,指的是量才用人的最佳方案,最大限度挖掘潜能,获得最高工作效率和个人满意度的过程;③保持,经测量人力资源的流动趋势来采取有效的保持人力资源效用的一系列措施;④评价,测评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工作绩效,并作为聘用、奖酬的参考依据;⑤开发,通过多途径培训、实践,提高员工观念、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开发在管理活动各阶段、各环节都有渗透,并同步伴随医疗活动、科研活动、教学活动。

医疗行业本身知识更新快速、风险高、技术含量高,医疗实践活动对象是人体生命健康,加上医疗卫生法规还处于建设期,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制度也势在必行,对提高和开发中医院人力资源、履行医院对社会的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3]。

2 把握人力资源开发的出发点

2.1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

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都在持续发展,疾病基因诊断、基因组测序、基因治疗、天然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筛选等很多领域的科研工作都在逐步开展和应用,这也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更高技术平台[4]。中医药若能搭乘和驾驭高新科技的列车就会发生跨越性发展,否则就会在现代医学发展中淘汰。综合性中医院要着眼于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出能有机结合生物医学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科研的创新队伍,探寻继承、创新的最佳结合方式。高等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也要充分利用医教研结合的人才优势,在中医药临床核应用的领域中组合精兵强将来探寻突破点、担当重任,同时提高科研专业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中医学科带头人[5]。

2.2 社会改革要求

社会改革中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在酝酿多年后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这场变革中将滞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机构推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道。中医院也必须适应社会改革,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这也是中医院管理过程的必修课。客观上说大部分中医院在人员、知识、技术方面的准备都尚不充分。中医院内医疗、医技、护理、药剂等专业人员要通过培训、实践、考核,才能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医疗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实施后,更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也对医院管理提出了大量的教育任务。此外,中医特色鲜明是中医院立身之本,也是历代以来中医学家的积淀与心血,不得疏忽和懈怠。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下,建设中医优势学科是目前中医院人资开发的焦点。

2.3 经济全球化要求

按照WHO协议规定,中国医疗卫生行业要与国际接轨,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国内医疗结构、境内外资医院公平竞争[6]。现代化、综合性的中医医院更要利用自身优势、错位经营来争取竞争优势。虽然我国中医院在硬件、技术、资金、服务、经营等方面都面临严峻考验。管理者要有忧患意识,内部医疗运行机制、投资与融资机制改革要不断推进,又要加强纳入、培养通晓经济、熟悉国际贸易的高端人才,这也是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同时,综合性医院要稳定国内市场,充分利用中医立法、针灸等有利条件来开拓国际医疗市场,能代表中医特色走向世界。

3 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氛围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所有的竞争归结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创造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为了提高中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效率、促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要改变观念,要强调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是第一管理要务,并坚持不懈、持续努力,以科学管理理念来指导人力资源开发,从而促进各类各学科共同发展。重视医教研工作开展,也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激发人员潜能,协调整个人员协作,形成团队精神。合理使用、培养人才,发现和选拔学科内拔尖人才,完善人才梯队。铸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分为,让大家都能认识到人才是医院的真正资源,管理就是开发人力资源、利用人力资源。换句话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文人相轻的陋习摒弃掉,避免出现一个人辞职或退休就垮掉一个学科的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竞争的有效用人机制。医院文化氛围良好的中医院可以汇聚众多中医、西医专家,可以达到更丰硕的科研、教学、临床成果,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医院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4 抓重点,开创新局面

目前除了少数高等级大型医院发展强势外,大多数中医院与发展形势存在差距。当下要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强势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确定品牌,逐步拓展医疗市场份额。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开发各类人力资源是当前管理重点。根据发展需要,着重体现中医特色优势学科拔尖人才、中医药创新科研人才、与国际接轨的高层管理人才。

4.1 培养中医临床拔尖人才

我国中医院发展中药重点培养中医专科领头人,展现中医优势及特色,重点开发中医临床拔尖人才,并预防中医专科人才断层的情况发生。中医高等院校也要尽力培养、输出高端人才,让中医院充满新鲜血液,为中医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医院管理中还要将中医专科人才与医院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员工也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与医院发展同步,医院也才得以正常运行。

名中医院培养、汇聚了名中医,名中医又光大了名中医院,相辅相成。中医临床拔尖人才反映院内人力资源水准,现有的遴选途径以高等教育、名中医带徒为主。引进竞争操作机制,注重临床能力考核,确保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得以重用,加速推进工作。博采众长,促进学科交流,提倡中医界访问交流。培养拔尖人才,发挥示范效应,从下主动适应市场的优势群体,发展特色,提升医疗水平。

中医人才转西医或辞职等问题也是管理中要注意的重点,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中医人才的利益,为其提供合理的发展平台,减少人员流动性,保持队伍稳定性。

4.2 培养创新科研人才

创新人才是中医院、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医药深厚功底的基础上,借鉴、学习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培养创新人才。在宏观、微观层面探索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发掘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在借鉴和学习中活跃科研人才的思路,在继承中医学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

4.3 培养中医药剂调配人才

提高中药房中医药调剂人员的业务素,加强调剂人员的业务学习,聘用有专业资格的技术人员,这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鼓励现有人员积极参与职称考试、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所有从业人员每年要接受继续教育,定期进行进修。制定一套调配工作流程,让中药房工作人员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方便中药的应用管理。在调配工作前先认真审核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处方的疑问点,明确中药调配种类和剂量。对于处方书写不规范的及时报告医院管理者,督促临床医师规范书写处方。严格调配,对超剂量、配伍禁忌的处方拒绝调配。在发药窗口再次核对信息,向患者详细讲述用药事项,确保患者能正确合理用药。

4.4 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与改革,高层次中医院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要引进、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目标是在医疗服务贸易接轨国际医疗的市场机制下,能铸就抑制有现代管理理念、能驾驭市场规则、具有世界战略眼光的管理人才,能引领中医院的航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5 小结

在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运行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价值举足轻重。只有充分展现人力资源的价值,才能为人们健康提供保障[7]。中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困扰,也面临了很多问题[8]。但不论如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医院就要致力于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要考虑中医人员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成才慢的特点,要及早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要不断培养、引进、筛选人力资源,要坚持在职教育提升,要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有相匹配的激励制度,从而充分整合好中医院人力资源为中医事业发展所用。

猜你喜欢
中医院中医药人力资源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全力以赴 永川区中医院开启“防控+”模式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