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规矩与古代度制之检证
——矩系尺度为例

2021-01-06 11:12陈连洛
关键词:尺度

陈连洛

(山西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山西大同 03700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国已相传几千年了。那“方圆规矩”者何所指呢?合而言之(“句索其旨”),当为告诫用语“做事守规矩”;若分而考之(“字求其训”——朱熹)则是各有本义“矩为度之本”。

诸如此类认知的正确与否是需要检验的。而检验的标准,现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时是墨子的“三表法”,即“本之者,原之者,用之者”(张岱年称之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行之有成”)。用今人的话也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有证”。强调用实践检验。西方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是凭借理性而不是感觉,去认识事物的本质”[1];笛卡尔也说“检验认识的标准是理性,而不是权威”[2],强调理性当属哲学。谭立群《何谓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其关键问题是思维。恩格斯所说的仍然适用“全部哲学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

1 古史研究遵从“二重证据法”

郭沫若、李学勤均推崇王国维于1925年创立的文献学与考古学“二重证据法”,“把典籍的记载与考古成果结合起来,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郭沫若先生开拓的这条古史研究道路,决定了中国古史研究的走向”[4]。而“二重证据法”和“三表检验”是一致的。

1.1 文献学证据

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序曰:“度量权衡为百物制度之本,不知度量权衡即不可与言百物制度……自来律吕家精研于此者,代不乏人,即在日本亦颇有考论者”[5]。文献学证据极为丰富。

1.1.1 工具书

(1)《辞源》、《汉语大词典》及台湾《中文大辞典》等书中有矩尺、曲尺、鲁班尺、部尺、营造尺、纵黍尺(即古之“矩”)词条:尺长32 cm。以及古律尺、律尺等词条,分别为营造尺的九寸(九寸尺,长28.8 cm)及八寸一分(八寸尺长25.92 cm),加上黄钟为律尺九寸,即成古量尺(黄钟长23.328 cm为七寸尺)。《辞源》中“律尺”条,纵黍尺∶斜黍尺∶横黍尺=1∶0.9∶0.81。

(2)《辞源》古律尺条:“古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

(3)《汉语大词典》附录索引:历代度制表,各种尺度:大∶小=1∶0.9∶0.81∶0.729,小∶大=1∶1.1111∶1.2346∶1.3717。

(4)《汉语大字典》里:旧营造库平制1800尺为一里,合公制0.576 km(合尺长32 cm)(此当为华里)。

(5)《康熙字典》:尺:蔡邕独断曰“夏十寸为尺,殷九寸为尺,周八寸为尺”。

1.1.2 子书

(1)《管子·轻重戊》:“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明法解:“故以尺寸量长短,则万举而万不失矣。是故尺寸之度,虽富贵众强,不为益长;虽卑弱贫贱,不为损短,公平而无所偏”。

(2)清·孙星衍《孔子集语》卷十·论政九引《大戴礼·四代》子曰“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夫规矩、准绳、钧衡,此昔者先王之所以为天下也,小以及大,近以知远。今日行之,可以知古,可以察今”[6]。卷三·五性,引《说苑杂言》孔子曰:“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卷四·六艺上引《尚书大传》孔子曰“故曰圣之与圣也,犹规之相周,矩之相袭也”。卷六·主德引《新序杂事五》孔子曰:“圣人虽生异世,相袭若规矩”[6]。

(3)《淮南子·时则训》:“矩之为度也,肃而不悖,刚而不愦……威厉而不慑,令行而不废……矩正不失,百诛乃服”。

《淮南子·主术训》:“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行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

1.1.3 经书

(1)《礼记·深衣》:“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2)《左传·昭四》:“度不可改”。

(3)《尔雅·释诂》:“典籍、法则、刑范、矩庸、戛职秩,常也。柯宪刑范、辟律矩则,法也”。

(4)《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5)《章太炎·诸子略说》引《周髀算经》释矩字云:“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7]。

(6)《黄帝内经·离合真邪论篇》:“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黄帝内经·九针论篇》:“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8]。

(7)《鲁班经》(易金木译注):“营造尺即鲁班尺,以十寸为一尺,系木工尺,本用于营造……即古代所谓的矩,俗称曲尺。……凡遇起造经营,开门高低,长短度量,皆在此上”[9]。“九天玄女尺也称玄女尺,与营造尺类同,为营造尺的九寸长……在做古装门路、门窗时使用,以其尺寸数目不离九。“排线尺图”:图内有排线尺三,分表三种黄钟之长:中者以开元十枚为(古)黄钟,当营造尺八寸一分(“当纵黍八十一”)为八寸尺。下者以货泉九枚为黄钟,误。货泉所用为七寸尺(黄钟之长),径1寸,再加一枚,计十枚为十寸,当八寸尺(律尺)之九寸,方为黄钟。上者以大泉十枚表古黄钟,误。大泉所用尺亦为七寸尺(1寸2分),十枚之长已近九寸尺(1.2346七寸尺)[9]。

1.1.4 史书、专著

(1)《宋史·律四》范镇:“周礼‘璧羡度尺’:长十寸、广八寸,同为之度尺”。

(2)《清史稿·乐一》:“横黍百粒,当纵黍八十一粒……营造尺八寸一分,当律尺十寸,营造尺七寸二分九厘即律尺九寸,为黄钟之长”。(1∶0.9∶0.81∶0.729)

(3)《清·王筠·说文释例》:“八寸亦尺,十寸亦尺也。十寸之尺固分十寸,八寸之尺亦分十寸也。横黍尺当纵黍尺之八寸一分,而两尺皆为度,初非仅用一尺也”[10]。

(4)《明·朱载堉·律吕精义》:“累黍造尺,依尺造律”。(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引》)《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宝钞尺,墨边外为一尺,名曰今尺。即《唐六典》所谓大尺是也。此系商汤古尺,即今工部营造尺也”[5]。又“今营造尺即唐大尺,以开元钱八分”[5]。

(5)《清·奏章》:“仍纵黍尺之旧,以为制度之本”(“制度”者,造尺也)。

(6)《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秬黍黄钟之说,为度量衡定制之本”。

(7)《王建辉、易学金·中国文化知识精华》:“矩,即木工曲尺,俗称鲁班尺。这种尺在我国木工手里,已至少传了3000年了,至今还在用它”[11]。

(8)《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引《苏联·世界通史第三卷》上册15页:“当时(隋)的一顷等于现在的6.14公顷,合一亩为0.921市亩,隋唐亩积相同”[12]。(中亩60平方丈,合614.4 m2,一致,当用营造尺)[13]。

(9)《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引《日知录》云:“一王之兴,不必将改畛涂,变沟洫,移道路以就之,为此烦扰而无益于民之事,岂其然乎?”[14]。“清代工部营造尺,即民国后通用之营造尺。《缪阗·度量衡一贯说》云:”乾隆六年校准营造铁尺,实千古极则,盖秬黍子谷中者纵度之,一当其分,十当其寸,百当其尺“[5]。

(10)《宋·沈括·梦溪笔谈·补谈卷二》:“轨广八尺,度皆以周尺,一尺当今七寸三分少强”[14](应0.729)。《辨一·度量衡考》:“古尺二寸五分十分分之三(2.53寸),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1.845寸)[15]。

(11)《杨宽·尺考》:《续文献通考》引唐顺之曰:“今钦天监表尺,乃元郭守敬所造,比市尺止得八寸强”[5]。

1.1.5 学术论文

(1)《吴慧·中国度量衡史的几个问题》:“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王国维语)后世营造尺同唐宋尺制实乃承袭关系[15]。

(2)《梁方仲·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鲁班尺或营造尺,其规定的标准,据明韩邦奇、朱载堉以及近人吴承洛的考证,自春秋末鲁班改定之后,根本上没有第二次的改变”[16]。

1.1.6 其他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请国际权度局定做营造尺铂铱原器和镍钢副原器各一(32 cm)。1909年制地方原器分发各省。

《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清营造尺为320公厘”[5]。

1.2 考古学证据

(1)大同方山永固陵·《魏书》·冯太后传记:“内室南北长二丈”。《大同市志》记:“今实测6.4 m,合32 cm/尺[18]。

(2)《魏书》记:大同北魏平城城墙“周回二十里”。明城墙据《大同府志》记为“周十三里”为其南半城,考证计应为东西3里。现实测东西1760 m(外),去城墙厚度16×2则为1 728 m(576 m×3)[18];又有杨众度墓“平城南10里”及盖天宝墓“台东南八里”,可为旁证。

(3)刘畅·《北京紫禁城》“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营造尺的长度为320 mm[19]。

(4)徐寒·《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文学艺术卷》:天坛圆丘……三层圆台……坛台尺度运用“鸳鸯尺”制度,即直径以长度较小的周尺度量,高度则以营造尺度量。《清史稿》记上成径九丈,二成径十五丈,三成径二十一丈。《礼一》记:“度准古尺,当营造尺八寸一分,又与九九数合”[20]。今经傅崇兰等《中国城市发展史》记:“实测下成54.7 m,最上层23.5 m”[21]。与八寸尺九丈23.328 m,二十一丈54.43 m一致。

(5)“开元通宝”径小尺一寸,大尺八分。据易金本注《鲁班经》排线尺图,十枚开元钱为纵黍尺的八寸一分,为八寸尺(应25.92 cm)[9]。

“货泉”经一寸,为七寸尺,从排线尺图看,其十枚当开元钱尺之九寸,即八寸尺的九寸[9]。杨宽《尺考》引《钱䘵》云:“货泉按志云径一寸,为今七分余”[5]。

(6)吴慧·《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据罗福熙《传世古尺录》认为:“汉尺之被著录于书者,皆长23.3 cm,(牙尺3支,铜尺1支)。又莽中布之长2寸,为4.66 cm,合尺长23.3 cm[22]。

(7)王光祈·《中国音乐史》:“黄钟长九寸,等于西尺23 cm”[23]。

(8)胡践·《唐代度量衡及里亩制度》:历史博物馆藏始建国律量斗,其量尺合23.3 cm[13]。

(9)宋代开封城:“周50里165步”。据朱士光·《中国八大古都》“周长为29 126 m”,合里长576.7 m[24]。

(10)郑韩故城为“四十五里牛角城”[24]。实测25 700 m,合571 m/里,近于576 m[18]。

(11)汉长安城,《旧唐书》记“汉故城东西十三里”。据西汉长安城考古数据:南墙7 600 m,北墙7 200 m之均数7 400 m,与十三里应长(576 × 13=7 488 m)相一致[24]。

可见,古尺研究须以“二重证据”。但以往的考证恐有如梁方仲之文所言者:“过于偏重实物之测定,却忽略了史籍的系统记载”[16]。亦如胡戟所说:“仅根据存世实物是不能精确地考定唐尺标准长度的”[12]。因非标准件实物是难免有误差的。正如杨宽《尺度考》之说:“周汉上下千载,人间恒用,必多讹替,取巧作伪。意为增损,为人之通病”。“周汉古尺,传世者尚多,皆无款识,无由考证”。并引王国维《宋钜鹿故城所出三木尺拓本跋》云“盖由制作麤觕(粗糙),非制度异也”[5]。这里有实物制作的误差,有量取读数的误差,如同一商鞅方升,可见三组测量数据:上海博物馆实测12.5 cm×7 cm×2.3 cm容201.25 cm3,上海测技所精测12.477 4 cm×6.974 2 cm×2.323 cm容202.145 38 cm3,杨宽《尺考》给出的数据是12.474 cm× 6.93 cm× 2.31 cm(按秦汉尺23.1 cm计)。也有推定基准的误差,如学界推定的秦汉尺长23.1 cm者,即按商鞅方升1寸×3寸×5.4寸=16.2寸3次方,及实测数2.323,6.974 2及12.477 4 cm,计寸长分别为2.323,2.324 7,2.310 6,均之为2.319 4≈2.32 cm,据实测尺长应23.2 cm(这与古量尺23.328 cm之标准更近一点)。而若所依据的“标准”其实并不标准(如被杨宽称之为“恐为摹制品”的李淳风所据“晋前尺”之物[5]。和今人推定的23.1 cm之数)那测比计算的结果又怎会正确?即仅据存世实物考定,易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亦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的有些感觉掺进了主观成份,必须经过思维才能了解真情。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却并非日绕地转,而是地球自转所致”[25]。吴慧“实物的搜求和考订是基本方法,但决不是唯一的方法,不能以目前尚未发现相应的实物,而否认历史上曾有某种度量制度的存在[16]。

2 矩系尺度的科学性与哲理性

(1)具有科学性。《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严复译英·斯宾塞《群学肄言·成章》“今世所称为科学者,非多识博闻之谓,必有其天序物则,而因果可以相求者也”[26]。矩尺系列有末有始,先后明确,当应近“道”。又有天序物则,且可因果相求,是科学的。

(2)合乎哲理性。《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与亚里士多德之通过逻辑分析“在变化的存在中求出不变的本质规律来”[27],两说相一致。在学术上有汉尺变化范围在23.1~23.5或23.0~23.6 cm之说。黄钟之长即七寸尺(古量尺)长23.328 cm正为“中也者”。误差<1−1.5%。秦汉量升实测数195~215.6 5 cm3。以古量尺(23.328 cm)所计一升(16.2寸3)的205.658 9 cm3也正处“中也者”。误差<10 ml<5%。《逸周书》武顺解曰:“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于)心”[28]。

(3)文字旁证。《说文解字》有:“父,矩也,家长,率教者”的以矩比父之说。当指父为人之本,生子孙后代以基因相传;而矩为度之本,出尺型系列,以基准递变。二者义同可比。都是“有家、为长、率而教之者”[29]。

3 国度民风

中华泱泱大国,华夏一统,讲究“一定不易”、“一轨同风”。《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与《荀子》:“四海之内若一家”义同。《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师古曰:“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大一统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30]。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引明·刘濂·《乐经元义》“度量衡……此帝大一统之政,即天下同轨、同文之意也”[5]。而且,中国人历来有“讲信义、重承诺、守规矩”的为人之道,有“言必信、行必果、诺必成”的言行准则,以及“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为定、说一不二”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常言俚语。如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必须由权威者制定出度量衡的标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统一”[31]。

学界现今所计用的古代尺度、里制常有与上述不合。就阅读所见诸多文章中,北魏的里长就有415.8 m、418.5 m(419.61 m)、442.41 m、435.6 m、455 m、460 m(460.29 m)、503.53 m、532.64 m之多;唐里也有:84 m、94 m、442.5 m、454.2 m、531 m、532.8 m等。其所用里制有:60步=300尺、240步=1 200尺、300步=1 500尺,以及1 800尺一里几种;所用尺度则有23.1、24.185 7(≈24.2)、24.578 4、25.571 7、27.974 1(≈28)、29.494 08(29.5)、29.591 1(29.6)、30.3、31.3、31.8、32 cm等乱象。这岂不是如《楚辞.九叹.思古》所说:“播(舍弃)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王国维集·周秦诸子之名学》云:“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此以正名为治天下之道,与孔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相同。”因而难免造成:众说纷纭,无所适从;制杂度乱,没有了规矩。“夫得言不可不察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览·察传)《魏书·律历志》高闾曰:“书称‘同律度量衡’,论云‘谨权量,审法度’,此四者乃是王者之要务,生民之所由。四者何先?以律为首”。古人极重礼乐制度,故以律为首。而“累黍造尺,依尺造律”所成的矩尺(纵黍营造尺)、古律尺、古黄钟(律尺)与黄钟(古量尺),则成了以矩尺为本的十、九、八、七寸,各尺型的矩系尺度,亦当为国家级的度制标准,是“千古极则”的,古来如一的,也当更应是“大一统”的。

总之,古代度制考量,需遵从“二重证据”。华夏历史悠久,虽经众多朝代更迭,但度制以矩系尺度为准,渐趋一统,律定延续未息。

猜你喜欢
尺度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乡镇尺度下PM2.5时空分布——以石家庄市为例
论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多尺度椭圆问题的非对称内罚Galerkin超样本多尺度有限元方法
基于多尺度数据挖掘的数据尺度划分方法
适于可压缩多尺度流动的紧致型激波捕捉格式
尺度
宇宙的尺度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