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养成下高中研学活动的意义与策略探究

2021-01-10 20:13江彩平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研学活动教师

江彩平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该教学目标改变以往过于倾向传授理论知识,忽略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纵观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面临较多问题,需要寻求全新且高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研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征,充分彰显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所学地理知识,拓宽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基于地理实践力养成下开展高中研学活动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学活动;地理实践力;意义;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地理核心素养成为该学科重要目标之一。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多集中于可以阅读和活动部分,并未切实体现实践力。事实上,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和探究实践才能形成专属于自身的科学素养。地理研学活动从课堂扩展至社会与大自然,有效改变以往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现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个性,更能深入地理知识,提高综合水平。

一、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现状

(一)学生方面

大部分高中生缺少地理实践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可得知,有近80%学生对实践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无疑成为有利于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参考因素。然而很多高中学校未建设地理实践基地,或教师未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至于地理实践活动频频受到阻碍,正因如此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感兴趣,然而却无活动可参加的现象。由于高中生缺少实践经历,造成实践力整体水平相对薄弱。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并非单纯地带领学生参与活动,更需指导学生动脑思考实践活动与地理有关知识,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形式进行动手操作。但多数高中生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被动接受地理教师传授知识,在学习中惯性机械化记忆,正因如此导致學生地理实践意识薄弱,长此以往,忽略观察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地理现象,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更不知从何谈起,种种因素阻碍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升。

(二)教师方面

毫无疑问,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和现实意义。但大部分地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为依赖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以至于在开展倾向于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育理念的地理实践教学不知从何着手。地理实践教学包括多方面知识内容,不单单考查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能力,更考查教师实践、组织协调、创新等各方面能力。与此同时,地理教师不单单是实践教学设计者,更是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当前大部分地理教师因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而造成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经常出现实践活动内容缺乏合理性、实践活动环节烦琐以及实践活动目的不明确等情况,影响地理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

二、高中地理开展研学活动的意义

研学活动能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了解更为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标,也是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主要方式。实践性是地理学科最为显著特征,通过研学活动能为培养学生实践力提供重要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意识与兴趣,毫无疑问,兴趣是人参与活动的驱动力。学生在参与研学活动之前都会十分期待需研学的课题和即将前往的目的地,对此,在地理研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较好地提升学生实践力。与此同时,研学活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切实体验,和以往课堂教学相比更能调动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提升地理实践能力。研学活动是让学生基于地理角度观察和了解周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型实践互动,该形式包括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化学生情感体验。除此之外,研学活动并非单纯地外出旅行,需要高中生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准备和稳定的心态,因为研学活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地理教师需及时指导学生。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解决困难和完成研学目标时更是提升实践意志力的过程,所以需要合理指导学生参与研学活动,强化学生实践力。

三、高中地理开展研学活动的策略

(一)精选研学主题路线

地理研学实践活动首要环节即明确研学主题,更是设计课程内容与制订研学实践活动主线的重要参考因素。高中地理教师需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地理实践力培养提出的实施建议以及学生学情并适当参考教辅书确定研学主题。其中教师需规范描述主题,随即围绕主题开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捕捉课堂与现实生活中与主题有关内容并制订相关活动。明确主题后就要选取相对应的实践路线和基地,学校需具备独立开发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路线与基地能力,进而开展调查、观察、实验、走访等一系列活动,最大化呈现实践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于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存在的未适应研学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过于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应积极应用问题式探究、辩论讨论、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例如:根据高中生实际情况和研究调查、实验操作、观测、行程开始之前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明确划分学习任务,促使每个学生均参与其中。分配任务时需贯彻穿插互补原则,避免只有一个人参与某些环节。在此过程中要求组员相互沟通交流,发挥内在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教师有效指导活动

当前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研学实践活动中出现包办整个过程现象,并未足够重视实验活动设计以及组织决策、读图绘图、观测操作仪器使用等各种能力培养,这种模式下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完整。对此,地理教师需有效监控整个实践活动,尤其需及时引导社会调查和模拟实验等环节。例如:地理教师需在适当的时机指导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收集材料和测量数据,整理记录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学生在地理研学活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和预期方案存在偏差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就需要地理教师及时引导,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反思思维,改变以往研学活动出现的学中游与游中学现象,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地理研学活动质量。

(四)研学活动案例

1.研学导读

本文地理研学地区为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以及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三个地方。其中柳江国家地质公园东与辽宁接壤,南临渤海,西与唐山毗邻,北依燕山,占地650平方公里。该公园特色为柳江盆地古生物化石、岩溶地貌、地层遗迹等,丰富的地质遗迹完整且系统地记录华北地台元古代至今的底壳演化、生物进化、地理环境变迁等历程。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为明长城东部入海处,地势高峻。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由永久性河流、沼泽洼地、河口水域、浅海水域以及潮间沙石海滩等湿地类型组成,更是我国北方重要鸟类栖息地与保护区。

2.研学方案

针对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探究地质构造、地质识别、矿物与岩石鉴定、海岸地貌识别。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主要研究老龙头历史文化与长城文化、精神;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研究土壤类型之一——湿地土壤定义、湿地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如何保护湿地。

基于地理实践力研学内容:①考察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即由地理教师借助地理工具指导学生考察柳江向斜构造、断层,充分理解褶皱与断层概念并绘制构造剖面图。学生以小组形式拍摄海岸地貌图片并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海岸地貌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强化分析地理问题能力。②游览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为学生讲解老龙头历史文化并做好文字记录。攀登长城,欣赏老龙头后走访当地居民,了解长城文化,结合自身亲身体验思考传播长城文化对策。③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学生在地理教师带领下采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湿地情况和存在问题,运用相关地理工具观察湿地环境与鸟类活动,根据湿地综合治理提出有利于保护湿地的对策。

研学组织与活动形式:上述研学活动面对高一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根据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研学方案路线组织实施,由学校负责车辆安排。各个班级地理教师提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明确职责,整个研学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考察。

研学成果展示;展示研学中拍摄到的和研学路线有关的地点图片,并阐述每张图片地理现象形成原因。随即撰写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野外考察报告,其中包括野外考查地区的地理构造、地貌、岩石、考察体会等。

结束语

研学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高中生在真实情境和实际体验中能充分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提升学生地理实践水平。与此同时,开展研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人文、地理环境中切实感悟地理现象与事物,走进社会,了解大自然,在活动中将感性知识转为理性知识并内化于自身学习体系当中,大幅度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青,张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活动设计:以陕北流水地貌研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17-19.

[2]王松常.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活动设计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9):151.

[3]张超伟.优化研学旅行设计以促进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究:以北京虎峪研学旅行为例[J].地理教学,2020(8):61-64,21.

[4]谭玲,余光辉.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羊山湿地研学旅行方案设计[J].社会科学前沿,2019,8(11):6.

[5]骆海军.研学旅行中的地理课题与地理实践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2):96.

[6]张竞予.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中学地理研学实践:以“走進龙潭山,和美研行”研学旅行程为例[J].科学咨询,2020(11):59-60.

猜你喜欢
研学活动教师
“活动随手拍”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