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01-10 20:13王玉朋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构建高中语文

王玉朋

摘 要: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体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基于此合理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其今后学习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教学做合一需要积极落实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上不能和学生有效的互动,这样便使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学习热情缺失,教学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提高。而合理落实教学做合一则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一)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十分被动,学习积极性严重受到打击。而在教学做合一背景下,强调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转变自身角色,体现学生主体性,放手让学生施为,自己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即可[1]。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各方面能力都很难得到锻炼,对于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而在教学做合一背景下,学生有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能够养成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综合能力也能更进一步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有着很大的意义。

(三)满足新课改要求

之前的教学基本都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组织开展,只关注到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品德素养等比较忽视。而在教学做合一背景下,则能很好转变这一教学弊端,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教学能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教学观念滞后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心基本都是放在学生应试能力培养上,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2]。在这种观念下,学生也会逐渐受到影响,觉得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考一个好成绩,盲目地死记硬背,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意义,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也极为不利。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基本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语文学科的魅力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还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阻碍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内容陈旧

在信息时代下,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而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一些新型教学资料,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依旧照本宣科,围绕着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展,这样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积极做出改变,将教学做有效的统一,并基于此进行教学组织设计,这样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此提出几点应用建议: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大目标,在教学做合一思想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应该合理进行情境的创设,然后借助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深切理解课文内容[4]。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渗透,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逐渐地提高。以《蜀道难》这一文言文教学为例,其中的内容十分丰富,不过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虽然能够快速地理解大意,不过对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却会比较浅显。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文章几条主线,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这样,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课堂主体性充足的尊重,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和他们的交流互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理解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為他们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基本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铺平道路。以《故都的秋》这一课文为例,其中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具体情境表现的内容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5]。所以在教学组织设计中,教师可以加强情境设计,并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情境中,进行课文的感知与体会。如文中说道:“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故乡常见的果树是怎样的。依托于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作者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现以读促写,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和学在做中进行统一,体现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有效的内化,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观察类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便得侧重学生对细节的观察,具体可以选择某篇经典课文为例,先带领学生分析。之后让学生自由选择某一事物进行具体的观察,学习性的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得加强指导,如在写花草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从外观着手,这样极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不是很出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进行观察,如某棵小草从石头缝里倔强地生长等。借助此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大胆地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写作技能,最终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仅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信息时代,网络教学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结合也更为紧密[6]。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得了解学生的需求,基于此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在这种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应用便显得十分有必要。这种新型方式是一种采用录制视频课件学习方式开展的,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以《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文教学为例,教师提前录制一段3~8分钟的视频课件,其中有教师的泛读,同时提供文章大意,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着课件中的问题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困惑,然后由教师针对性地解答。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实效性,体现学生主体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更进一步提高。

(五)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在传统课堂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埋头苦记,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很容易走神,课堂教学效率很不理想。同时,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对其今后学习发展极为不利。而在教学做合一理念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做出改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质疑,可以质疑教师,也可以质疑教材。以《师说》这一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便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导语:“我肯定比你们懂得多,所以你们一定得好好听我的。”然后停下来看着学生,用眼神鼓励学生起来质疑。当有一位学生带头之后,其他的学生必定也会踊跃发言。在这种热闹氛围下,教师便可以顺势引入正文,这样能够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而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长处,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待他人的优势应该秉承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使得学生在实现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六)体现做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亲自动手,通过学生自主实践获取的知识才能有着深刻影响,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具体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组织合适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还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文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分享一下自己的梦想,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教师让学生将刚刚所讲整合成一篇小作文,并在下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在好胜心驱使下,学生必定会更加地积极主动,整体效率也能更加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入教学做合一十分有必要,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还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针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一些新型教学手段,多为学生创建实践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岚.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2):84.

[2]朱玫蓉.基于“教學做合一”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三维”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76-79.

[3]杨玉洁.基于对话模式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8(11):247.

[4]王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浅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

[5]宋凯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6]马玉琴.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20(5):68-69.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构建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