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与对策研究

2021-01-16 03:20李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现象

李琰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大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 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1]。高等教育的课堂,本应是师生双方知识的双向交流、思维的相互碰撞的平台,但实际上却往往是教师平铺直叙、大学生缄默不言。正如张楚廷所言:“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静得令人可怕”[2]。如此现状下,大学能否提供高质量教学、能否承担起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乃至大学课堂的存在方式是否合理,都令人难以认可和信服。因此,课堂沉默是一个需要由表及里、根本解决的重大的教育问题。

1 研究性质、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性质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涉及思维、 情感和行为的复杂教育问题,必须在实践层面纠正的基础上辅以在知识、理智、思想与价值观层面的改变。前者的纠正需从实际出发,根据实证探讨对策;而后者的改变依赖的是对人们的思维起到指导意义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哲学话语体系所蕴涵和形塑的思维方式”[3]。因此该研究不仅是教育对策研究,更是涉及哲思维方式改变、意在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教育哲学研究。

1.2 研究资料

25 位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在期末考试试卷中对于“课堂沉默”现象的观点。

1.3 研究工具

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

2 研究结果

通过nvivo11.0 处理研究文本,研究对象群体认为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包括5 点内部因素 (能力不足、动机欠缺、心态消极、性格内向、学习习惯差)与4 点外部因素(教师缺乏吸引力、课程枯燥乏味、其他大学生的群体效应、教育体系衔接失当),其出现频次如表1 所示。该文将研究对象群体提及频率超过50%(13 次)的因素视为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分析。

表1 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

2.1 造成课堂沉默现象的直接原因

2.1.1 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与理念缺乏吸引力

15 名研究对象将课堂沉默归因为教师。首先,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授课艺术,缺乏在课堂内与大学生建立良性高频互动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的了解,因此无法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顺序和逻辑进行调整,大学生难以迅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最后,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课堂,并没有给大学生充足时间和机会展示自我,导致大学生对教师本身的兴趣丧失而产生课堂沉默现象。

2.1.2 课程类别不同带来不同程度的课堂漠视

13 名研究对象将课堂沉默归因为课程。课堂沉默具有程度差异性,对于切合自身专业、学分高、难度高的课程,为了紧跟教师的思路,课堂沉默现象较少;而选修课、学分少或成绩要求低的课程,是课堂沉默现象的“重灾区”。

2.1.3 其他大学生群体对个体造成负面影响

14 名研究对象将课堂沉默归因为其他大学生。本科生的混专业大班级授课的体制导致当大部分人沉默时,个体出于从众心理的不敢发言;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之间不相识,因陌生感而带来的不适感阻碍个体发言;因为人数较多,抱有不会被点名的侥幸心理逃避发言;缺乏来自群体的激励因素,缺少发言的诱因等。

2.1.4 已养成的学习习惯对课堂沉默现象习以为常

17 名研究对象将课堂沉默归因为学习习惯,这也是被提及频次最高的因素。大学本科生自初高中以来接受的被动式学习下形成的学习习惯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更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化和调节。因此一部分研究对象认为,在缺乏了初高中教师给予的严格计划与管束后,他们甚至丧失了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学习习惯属于内部因素,但大学生将学习习惯的欠缺进一步归因为初高中教育模式的欠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外部归因。

2.2 造成课堂沉默现象的根本原因

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人思想和精神逐步趋于完善的阶段[4]。作为通往成人、走向社会的阶梯,大学办学的宗旨秉持着令大学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然而,本该在其中自由地寻求价值、 实现自我的大学生,却在课堂中缄默不言、饱受桎梏。通过上文实证分析,可看出大学生更倾向于将课堂沉默现象进行外部归因,但实际上这正体现了大学生缺乏在不同关系中将自己合理定位的能力。换言之,目前大学生自身在教学关系中、课堂中、大学生群体中乃至整个大学环境中的存在方式缺乏合理性。

2.2.1 大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存在不合理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教师与大学生间的关系应该是“我”和“你”,而不能是“我”和“物”[5]。教师需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身意愿,达成两个自由个性之间的相互碰撞。实际上,在大学课堂中的教学关系一向“自由”,教师不会过分干涉大学生的意愿,甚至不苛求大学生必须听讲。而反观研究对象所代表的大学生群体,首先,大学生潜意识中倾向于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失当归因为教师,忽略了教与学的双向性,也就不存在对教师的自由意志的尊重,因此也就没意识到营造良性互动的教学关系也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其次,在合理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与大学生本就相互信任、相互影响,具体提出对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和理念方面的建议在大学中也是被允许甚至鼓励的,但却鲜有大学生利用这一权利。总之,大学生在未能拥有良好的教学体验时,更倾向于避重就轻地外部归因,而非积极地争取自身在教学关系中的合理存在方式。

2.2.2 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不合理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事物的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先于本质[6]。事物的特质可以被预先得知,因此才有了设计和改变事物的方式。而人的存在却表现为种种难以预知的可能性,人不可能局限为任何人设想的人,人只有先存在了,才能给自己下定义,人的存在只能由人自我设计、自我行动并自我造就,不存在预先定义可言。而实际上,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却往往被课堂本身所束缚。有多名研究对象认为,大学生在必修课与专业课中更倾向于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在选修课等不重要的课堂中更倾向于沉默,这已成为一种毋庸置疑的常态。换言之,在大学生本身存在于课堂中之前,便在潜意识中认定自己不会积极发言,这无疑是一种以固定的人性存在断言自身发展可能性的行为。

2.2.3 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不合理

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之一是坚持“人的绝对自由”,强调个体的主观性、独特性和个人选择,并认为正是人的存在赋予了其他一切事物意义。这样的哲学揭示了一个现代人存在的“两难处境”,它表现为:在从哲学本体论高度阐述自由的同时,又从生命展开的过程中展示人不可避免的沉沦处境[7]。从人与群体的关系视角解读这种处境即,越强调人在群体中的自由和独立,就会越有陷入孤立和焦虑的风险。这种“两难处境”可有效解释被研究者将课堂沉默归因为其他大学生群体影响时的心理状态。无论归因为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陌生感还是缺乏鼓励,打破课堂沉默这一行为,本质上都是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令个体做出不符合群体状态的行为。这一行为在存在主义哲学角度,无疑极大增加了个体的自由性和独特性,但同时个体也同时背负着失去群体的特征、从而被群体排斥和孤立的风险,这种风险令他们心生恐慌。因此,课堂沉默现象本质上是个体不敢在群体中明确自己的存在,只能“模糊”地“顺从”集体的特征的行为。

2.2.4 大学生找寻不到具有独特性的存在方式

存在主义对每个人的个人存在提出本源的追问:“我是谁?我将要成为谁?意味着我将要怎么做?”[8]这同样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无数学子以大学为步入社会的最重要的一步阶梯,迫切渴望在大学中寻得人生方向,觅得人生价值,确认自己的人生的存在方式,必须承认,这一切都有赖于存在主义哲学的指导。但同时也无可否认,“该词(存在主义)没有指出任何明确的方向,是属于本体论、认识论、政治道德观、艺术哲学,还是教育文化领域”[9]。存在主义哲学也正是因其偏重人的自由感与主观选择的特质,因而也更空虚和抽象。这种空虚性显而易见,每位大学生都可宣称自己坚持信仰独立、自由、自我实现,但可能没有一个人可表述该如何将独立、自由和自我实现从理想变成现实。并且,这种空虚性随着环境的急速变迁而越发明显: 当高中的填鸭式灌输教育突然反转为主动学习,当十几年的学习习惯朝夕之间不再适用,大学生个体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无助感,倾向于将自己的不适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因此,研究对象将课堂沉默归因为学习习惯的不适应,体现出的是思维方式无法有效指导实际行动的无助感和无法证实自身存在独特性的无力感。

3 对策与建议

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本质在于不同情境中存在方式的不合理性。因此,作为课堂沉默的主体,大学生积极地从自身出发,寻求自身在不同关系中的适当的存在方式,是改变课堂沉默现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3.1 充足准备,寻求教学关系中的主动性存在

大学生积极担任教学关系中的主动性存在,在配合教师教学的同时寻找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是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大学生应当充分预习课程内容,为师生有效交流打下基础;其次,大学生应当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和提问;最后,大学生应当视提议为权力而非负担,抛却焦虑心理,认可师生关系在本质上平等。作为两种主题性存在共同构成的师生关系,不可能仅靠一方的改变消除课堂沉默,需要师生双方的主动理解与配合。

3.2 自我激励,寻求课堂中的发展性存在

大学生应当养成将课堂沉默现象归因为主观可控因素的意识。无论何种性质的课程,在实际体验课程之前就对自身作出了“难以回应”“不想回应”的限制,无疑在潜意识中阻碍了主体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对待所有课程都应一视同仁,激励自己不带偏见、态度认真地去体验,才能免于片面的外部归因而带来的逃避问题的现象,看到不足,从而获得发展。

3.3 价值澄清,寻求群体中的独特性存在

虽然“两难处境”解释了在群体中越追求独特性的个体往往越会背负被排斥和孤立的风险,但为何做出“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这种理所应当的事情,会被视作标榜个体独特性的行为? 这不得不涉及对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讨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沉默的价值比较认同,对发言的价值则认识不够[10];同时,受儒佛思想影响,他们对沉默持肯定态度,认为沉默可以代表友善、尊重、接纳、谦逊等[11]。因此,课堂沉默的打破迫切需要对“积极发言”行为的价值澄清,大学生应当认同这种打破群体惯性、追求独特性的行为并非背负着受群体排斥的风险,反而饱含着引领群体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打破课堂沉默,重构课堂价值体系的先驱行为。它并非“特立独行,哗众取宠”,而是“请自隗始,以身作则”。

3.4 转变思路,寻求大学生的能动性存在

无数的大学生追求着自由、自主和自我实现,以求寻得自身合理的存在方式,却因“存在”本身的空虚和抽象性不得其门而入,最后陷入怀疑和迷茫。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物质世界变迁飞速,似乎每时每刻都会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遭受冲击,人们更易陷入失去方向的困境,也就更需要哲学对于个体思想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实现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取向到方法论取向的转变,实现哲学对行动的引领和指导,它需要我们明晰以下几点:首先,存在主义哲学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在于在新旧交替之间,帮助主体直面传统、肯定自我,获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其次,哲学的功用在于启示而非限制,要充分发挥哲学指导实践的作用,归根结底依靠人的能动性;最后,正如存在主义在教育学中从价值取向到话语取向,再到方法取向的发展过程,大学生也需要从相对较简单的存在关系入手,以方法的改变促进自身存在方式的合理转变。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哲学现象
菱的哲学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小包哲学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残酷现实·破灭理想·无奈逃避——戏剧《愤怒的回顾》的存在主义解读
奇异现象传真